手機圈裏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想要三星的設計,蘋果的系統,再不然,能刷成MIUI就好了。

雖然只是隨口說說的玩笑話,其實也側面揭示了MIUI在中國手機廠商中的一定地位。

小米4月底正式發佈了MIUI 12,MIUI 12內測的第一天,我們也申請了內測權限,現在體驗MIUI 12測試版的手機是小米10。

在剛開始體驗MIUI 12之後,我們被那個超炫的超級壁紙吸引了。

不過更進一步地體驗MIUI 12幾天之後,我愛上了那個保護隱私的功能。

在我看來,MIUI 12這次在動效、隱私和安全上更進一步,瞄準了Android和iOS的那些痛點。“蘋果級的動效設計”

我算了一下,在MIUI 12發佈會上,小米提到的更新大概多達幾十種,包括小米健康、美學設計、小米聞聲、控制中心和愛童話等。但其實最受到人們關注的還是超級壁紙,隱私防護以及全局自由小窗。

確實,這三個功能最具代表性,其代表的是MIUI新的美學設計/新的隱私理念和新的生產力屬性,也是用戶最先能感受到的升級點。

我們都知道,隨着OLED技術在屏幕上的運用,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把熄屏顯示當作一個主要的顯示功能點。而超級壁紙就是息屏壁紙、鎖屏與系統桌面打通的過程。

拉出了iOS 13,再感受一下超級壁紙(手頭的iPhone XS+iOS 13.4.1):

GIF對顯示效果有壓縮,主要看動效,8X慢速播放

在解鎖手機的過程中,iOS 13看起來更乾淨利索,不過也主要是因爲MIUI 12在動效設計上時間更長——從圖標飛入的流暢度上來看,和iOS 13基本接近。

8X慢速播放

PingWest品玩也嘗試打開了下同款app,可以看到兩個設計在圓角放大過渡的過程都很流暢。但稍顯遺憾的是,有些軟件因爲目前測試版適配的原因,底部的一個空白區域會有後續的填充過程。我們測試了一些其他的軟件,並非所有軟件都會有填充過程,無填充動作的軟件動畫過渡會更自然。

8X慢速播放

在打開後臺多任務窗口時,兩者動效雖然都引入了毛玻璃效果,但效果感受則完全不同。MIUI 12隱去了iOS 13的桌面圖標的毛玻璃顯示,加入了程序後臺的“發牌”動效,而iOS 13是從屏幕左側緩入程序卡片。

在很多主要特效上,兩套動效給人的感覺很相似,但在一些細節上各有一些小心思。

比如在多任務切換時,兩者操作邏輯相同,但MIUI 12切換的速度會更快,但注意看:程序背後毛玻璃隱去的效果則不同。

8X慢速播放

這看似簡單,酷炫就完事兒了的各種動效,背後最重要的其實是動效的處理和設計邏輯。

想讓系統有更多的動態效果,其實是一個將系統顯示分層的過程。其實從MIUI 9開始加入動態圖標以來,系統顯示邏輯就已經被分層,而這次MIUI 12中將應用圖標分爲5層。

顯示系統被分層細化後,整個動效設計邏輯也在發生變化。

這也意味着,在一些軟件的動態調教上有了更多的空間。

實現了一些小心思

圖標的每一層都可能更具用戶的操作(手指滑動方向、初速度與加速度等)產生的參數並進行響應。而參數不同,則呈現的效果不同。

刪除軟件會有爆炸衝擊波的效果,注意看刪除不同方向軟件,“蘇寧易購”所呈現的細節:

圖標動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這個被小米稱爲浩大的軟件工程中,小米自創物理引擎,重寫底層渲染,最後構建出了一整套技術架構,叫做米柚光錐動效架構。

屏幕旋轉連貫了不少

有了這些底層的引擎技術,就連簡單的半透明都有很多講究。Android 10裏面實現了普通的半透明,稍顯生硬。在MIUI 12裏,通過引擎的高級混色和模糊,能夠更真實的還原光影,光照實時顯示不同程度的半透明。

在真實的曲線世界裏是沒有鋸尺的,但Pixel 4上的Android 10裏還有。小米稱,MIUI 12對小米手機專門做了優化,讓MIUI 12的曲線可以完美貼合硬件邊緣。這還挺讓我們期待正式版的。讓Android的隱私更安全

如果說動效設計只是前菜,可能會有些用戶覺得要不要都可。那麼接下來隱私功能的更新可以算得上是重頭,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想象一下這個場景:搜索軟件裏剛剛搜索了今年的遊戲排行榜,短視頻裏全部都是“是兄弟就來砍/刀刀暴擊”的傳奇廣告;前腳剛在聊天軟件裏和朋友聊到想買一雙AJ,後腳購物軟件首頁全屏都是運動鞋。

隱私防護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這需要從Android系統的源頭講起。

Google連接全球信息,也想連接全球廣告。這個圖來自少數派

Android 10以前,系統允許追蹤設備唯一標識(IMEI),用戶數據綁定手機唯一標識。這也是爲什麼你在不同軟件不同賬號中的信息會被關聯在一起,甚至是不同人用你的手機都會標記爲一個ID。

而蘋果在隱私方面做得更好。蘋果iOS在2012年發佈的iOS 6上就永久設定禁止追蹤設備唯一碼和用戶個人數據。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廣告虛擬ID。這也是爲什麼蘋果iOS能更好的保護用戶個人隱私的原因。

當然後續app廠商們還是可以想方設法的利用其他設備唯一碼繼續追蹤,比如IMEI被封堵之後,部分app廠商開始追蹤mac地址,而mac地址也被蘋果在iOS7中封禁。

隱私防護確實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儘管Android 10在系統中已經對獲取設備唯一標識的行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難免無法從app源頭搞定問題。

現實中的情況是:有些應用還是會繼續獲取,不獲取不讓用。

那麼MIUI 12將提供一個空白通行證(隱匿面具),支持返回空的虛擬ID。面對那些強制讀取設備唯一碼的app,可以採用虛擬ID接入。

隱匿面具的位置藏得稍稍有些深。在MIUI 12設備-隱私-管理-特殊應用權限-虛擬身份管理可以打開虛擬身份ID,如果重置將對虛擬身份進行重新定位。

這意味着,重置虛擬ID也會同時生成一個新的用戶畫像。當你覺得你的畫像被統計得太精準時,你可以重置“換一張臉”。

實際上,空白通行證只是MIUI 12隱私防護方面的功能之一。

另一功能稱爲照明彈。簡而言之,它可以顯示每個應用的後臺調用記錄。我們查看《刺激戰場》的app自啓動,它幾乎是把手機上的騰訊系軟件嘗試啓動了一遍,測試過程中,系統會默認拒絕這些自啓動行爲。

在應用行爲記錄中,實際上每天都有不少app在偷偷自啓動。

在MIUI 12的隱私防護功能中,還有一項稍稍領先Android 10的設定。“僅本次運行中允許獲取權限”意味着系統支持將定位、拍照、錄音等5項權限設置爲本次運行允許。當應用進程被關閉後,再次啓動應用將會繼續詢問是否允許獲得相關權限。

這幾天也有媒體報導,Google也將在未來最新的Android 11中,加入“應用權限單次授權”以確保用戶的隱私不被亂用。

MIUI 12做了更多隱私防護的設計。據PingWest品玩不完全統計,MIUI 12的隱私防護設定擁有包括錄音、攝像、定位權限使用提醒,後臺隱私權限使用提醒,剪切板權限管控,電話權限管控,鏈式啓動控制等多達十種隱私防護管理。一套“精裝房”

實話說,中國手機公司很多系統設計的決策最終都沒有擺脫蘋果的影子。

但因爲Google本身被動或者主動的原因,中國的手機系統設計也算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

特色道路就是更符合國人的用機需求,很多功能會優化在Android更新之前。MIUI 12支持全局自由小窗,雖然此前也有一些手機公司開發了局部多任務小窗的功能,但小米MIUI 12這次專門針對全局小窗進行了優化。

自由小窗有兩套調用方式:比如微信突然介入,下滑即可打開全局小窗進行回覆,上滑即走。

而另外一種方式是通過後臺界面調用所有app,還可以將應用懸掛於角落進行查看,“用完即走”。

此前我們也詳細介紹過華爲那套“改造Android地基”的做法,而小米則不同,MIUI提供的從來就是一套精裝房,這是一種更貼近用戶需求的邏輯。

別忘了,是先有的MIUI,後有的小米手機。從第一代MIUI誕生伊始,MIUI的功能就是從用戶的需求中來。

這種讓用戶提出需求,並感受軟件設計過程的參與感,是MIUI能夠快速實現軟件迭代和快速成長的原因。

用戶這幾年在系統動畫的呼聲很高,所以纔有了在MIUI 12在動效以及效率上的進一步延伸。

可能有人會說,系統動畫到底有什麼用?

世界上最著名的產品經理喬布斯也曾說過,蘋果是一家軟件公司,而iPhone是一個包在漂亮硬件外殼裏的軟件。軟件是手機的靈魂,某種程度上是比硬件更重要的存在,因爲在當今這個時代,可能硬件你能夠領先幾個月,而軟件可能差距會長達幾年之久。

中國手機廠商從來不缺旗艦的硬件,但世界上也只有那麼一家公司設計出了iOS。在軟件上沒有替代方案的現在,一套優秀的用戶界面就會決定用戶在這套生態中用得爽不爽。

我們都說硬件和軟件是相輔相成的,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很難。比如MIUI 12新的動效架構,實際上更像是手機圈提倡高刷屏的現在,預先去做的融合硬件顯示方面的軟件工程。

技術永遠要先前一步。這也是爲什麼蘋果在軟硬件體驗上只會教育用戶,而不從用戶角度去考慮問題的一個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