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根据国民党的法律,不满18岁是不能判死刑的,但是敌人为了杀害袁咨桐,竟卑鄙地在判决书上将袁咨桐的年龄改为18岁,牺牲时他年仅16岁。袁咨桐看到悔过书上都是误信共产主义的话语,他当即拿过来撕成粉碎。

大家好,我们的大柱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16岁还是未成年人的年龄,但是雨花英烈中年龄最小的就是16岁,在敌人的屠刀面前,他仰天大笑,英勇就义。
他就是雨花英烈袁咨桐,贵州赤水人,1914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15岁那年,他来到了南京晓庄师范读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并积极投身其中。
他创作剧本了《玫瑰花》,向人们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平等。这个剧本由“晓庄剧社”演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16岁那年,袁咨桐跟石俊、叶刚等人组织了下关和记工厂工人反帝斗争示威游行,他在散发传单的时候被抓捕。
首都卫戍司令谷正伦的老婆陈谨认识袁咨桐,先后两次找他谈话,企图动摇袁咨桐的思想。但是得到的回答都是: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后来袁咨桐当国民党军官的哥哥亲自出面,才将他保释出去。出狱后的袁咨桐并没有停止活动,而是继续坚持斗争。
几个月后,袁咨桐再次被捕。这一次敌人并没有手下留情,对他用尽了酷刑,迫使他屈服。但是他坚贞不屈,誓死不降,敌人恼羞成怒,决定判处死刑。
袁咨桐的恩师立刻找到了谷正伦,希望他能够出面,放袁咨桐一马。谷正伦也答应了,但是袁咨桐必须写悔过书,并登报认错。
袁咨桐绝对不可能写悔过书的,于是谷正伦写好一份送了过去,只要他签字就行了。袁咨桐看到悔过书上都是误信共产主义的话语,他当即拿过来撕成粉碎。
并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不是误信,我是相信,坚定地相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
残忍的敌人动用各种酷刑,撬断了袁咨桐的双脚,吊起脱臼的双臂,把袁咨桐全身打得皮开肉绽,但袁咨桐始终坚强不屈、视死如归。
袁咨桐在狱中曾给国军中当团长的二哥写了一封信:“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
敌人无奈,只好判他死刑。但是根据国民党的法律,不满18岁是不能判死刑的,但是敌人为了杀害袁咨桐,竟卑鄙地在判决书上将袁咨桐的年龄改为18岁,牺牲时他年仅16岁。
16岁少年袁咨桐信仰至上、视死如归,是雨花英烈精神的一个缩影。最后向袁咨桐烈士致敬!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