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说到苏秦成功了说服六国国君,完成了合纵的盟约,吓的秦国不敢兵出函谷关,但是苏秦仍然有所忌惮,生怕自己的合纵计谋不能长久,因此他派人暗示张仪,说你的老同学现在已经飞黄腾达,你为什么不去找他求个功名呢。再次说回苏秦,苏秦本以为自己给了张仪恩惠,张仪一定会报答自己,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秦国十五年没有攻打六国,但是苏秦这一招看似聪明,实则有一个致命伤,那就是张仪作为一个天下奇才,自然是要施展自己抱负的,虽然此刻受了你的恩惠,但是自己的才华也要施展,一个有才的人是不会湮没自己的才能的。

大家好,我们的吃货新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思想大爆发的时代,那就是春秋战国,呈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盛世,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纵横家、阴阳家、名家、杂家等等都出现在这个时代,今天要说的是纵横家。
说起纵横家,就不得不提到这两个人,分别是苏秦和张仪,这两人可以说是纵横家的代表,一个代表纵,一个代表横。
说起苏秦,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和他有关,那就是头悬梁锥刺股中的锥刺股。早年间的苏秦一身才气,读了很多书,便想着出去求一个功名,但是当时天下的诸侯以及已经没落的周天子没人采用他的学说,花光了钱的苏秦狼狈的回到家。
可见在苏秦还没有发达之前,不仅郁郁不得志,还要承担着家人对他的轻蔑和不屑。
因此苏秦立志要出人头地,他找到一部叫做《阴符》的兵书,认真的读了一年,苏秦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读懂了《阴符》,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和自己的才学,一定能谋求一个官位。
此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经成为当时天下的第一大国,这时候秦孝公刚去世,秦惠文君继位,刚刚继位秦惠文君车裂了商鞅,而苏秦来的第一个国家还是秦国,这一次苏秦依旧碰壁,原因在于秦惠文君刚刚杀了商鞅,最烦有说客,而苏秦正是一个靠舌头的说客,苏秦见到秦惠文君的第一句就是劝诫其称帝,要知道刚刚继位的秦惠文君还只是君,连王都算不上,秦惠文王也只是后期的叫法,因此秦惠文君便婉拒了苏秦。
求官第一站苏秦便遭遇当头喝棒,但是苏秦并不气馁,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凭借自己的舌头为君王服务,以谋求自己的荣华富贵,他的下一站跑到了燕国。
见到燕国国君之后,先是夸赞了燕国的富庶,再夸赞了燕国的军队,其实在战国时期,燕国一直都是一个弱国,苏秦也只是想要逢迎燕国国君而已。
接下来苏秦给燕国国君晓以利害:燕国之所以太平,那是因为有赵国阻挡住了秦国,这才使得燕国没有直接暴露在秦国的军队之下,因此一定要和赵国搞好关系。苏秦主张燕国必须要和赵国联合抗秦,燕国的国君听进去了苏秦的话,便重金资助了苏秦,让苏秦出使赵国。
苏秦对赵王说赵国最大的任务是“安民无事”,因此选择朋友很重要,西边是强大的秦国,东边是强大的齐国,都不能选,秦国最担心赵国,那是因为周围有韩国和魏国,三晋本是一体,以一敌三,秦国自然有所忌惮,因此赵国和韩国以及魏国搞好关系很重要。赵王也听进去了,又重金资助苏秦。
就这样苏秦一一说服了韩国、魏国、楚国、齐国,除了秦国之外,这六国纷纷拜苏秦为相,一时之间,那个曾经落魄的苏秦摇身一变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这一次回到家,家里人对待苏秦的态度也是大不相同。
意思就是说苏秦回到家以后,家里人打扫干净房间,三十里外迎接苏秦,他的嫂子显得很害怕,苏秦就问为什么你之前对我很轻蔑,现在却对我很恭敬,嫂子的回答也很直白,那是因为你钱多。苏秦听完之后感慨:人穷了,连父母都不认儿子;富贵了,家人就开始巴结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对权势富贵怎么能不重视呢!
接着说回来,当苏秦说服了六国的国君,苏秦佩戴六国相印,把六国合纵的盟约送给了秦国,秦国直接吓的十五年不敢兵出函谷关,可见苏秦的“合纵”成功了。
但是苏秦并不放心,这个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同学张仪,苏秦知道张仪的才能比自己高,不过就是没有一个好的机会,为了能让六国的合纵继续维持下去,苏秦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看似十分有效,但是有效期却非常的短,最终也证实苏秦这一次目光短浅,为六国埋下了祸根。
之前说到苏秦成功了说服六国国君,完成了合纵的盟约,吓的秦国不敢兵出函谷关,但是苏秦仍然有所忌惮,生怕自己的合纵计谋不能长久,因此他派人暗示张仪,说你的老同学现在已经飞黄腾达,你为什么不去找他求个功名呢?张仪听完说对啊,于是就去找苏秦,但是苏秦并不搭理他,好不容易见了张仪,却对着张仪是一顿羞辱,给下人吃的饭,张仪差点没气死。
本来这次张仪满心欢喜的来求取功名,以为苏秦会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会给自己一个功名,却不想反而被苏秦极尽侮辱,既然你苏秦已经成功说服了六国,那么我就去你没有说服的秦国,和你对着干,只有秦国才能收拾你们六国,以报自己的仇恨。
这恰恰是苏秦希望看到的结果,等到张仪一走,苏秦就对自己的门客说:我知道张仪是一个有才的人,将来也只有张仪能够掌握秦国的国政,我不希望他见小利而忘大义,因此才羞辱他,就是为了让他在秦国能有一番作为。于是给了这个门客很多金银财宝,让他假装是无意间碰到张仪,给张仪提供生活保障,平安送他去秦国。
果不其然,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有才的张仪得到了秦惠文君的赏识,很快就当了高官,然而此时这个门客却向张仪说再见,张仪很纳闷:之前我穷困潦倒,幸好有你资助我,现在我好不容易当了高官,正是我报答你的时候,你却为何要走。这个门客说:其实最了解你的是苏秦,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赵国,毁了合纵的盟约,只有你才能够取得秦君的信任,因此故意激怒你,让我暗中保护你,给你吃给你喝,安全的护送你到达秦国,现在你当了高官,我的任务也完成了,要回去交差了,这一切都是苏君的安排。
张仪听完一声感慨,自己中了苏秦的计却不知道,实在是比不上苏秦啊,自己刚刚受到秦君的信任,怎么可能再去让秦国攻打赵国呢,有苏秦在六国,自己还能有什么作为。
其实这段话张仪有点妄自菲薄了,过分的看轻了自己。
再次说回苏秦,苏秦本以为自己给了张仪恩惠,张仪一定会报答自己,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秦国十五年没有攻打六国,但是苏秦这一招看似聪明,实则有一个致命伤,那就是张仪作为一个天下奇才,自然是要施展自己抱负的,虽然此刻受了你的恩惠,但是自己的才华也要施展,一个有才的人是不会湮没自己的才能的。因此在十五年的秋毫无犯之后,张仪果断向秦惠文君提出了“连横”的策略。
雄心壮志的秦惠文君听从了张仪“连横”的策略,对六国进行各个击破和军事打击,六国联盟最终解体。曾经让秦国忌惮的六国联盟此刻也被张仪的“连横”策略搞的土崩瓦解。
回过头来再看,苏秦这一手给张仪恩惠的棋,虽然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但是目光还是太过于狭隘,不够长远,最终自己亲手送给秦国的人才,却将自己的合纵盟约撕得粉碎,从这点来看,苏秦还是不如张仪,这一招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