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前,太陽系內有九大行星,按照對中心太陽的由近到遠的依次爲: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不過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劃爲矮行星,所以冥王星在行星中被除名,此後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而處宜居帶內的行星有三顆,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由此可以看出金星和火星都是地球的鄰居,從距離上來講,金星到地球的平均距離還要比火星近。可是爲什麼人類探索火星的次數比探索金星的次數還要多呢?

金星

由於金星的結構與地球比較相近,因此這兩個星球有着“姐妹星”之稱,由於金星在全天中是最亮的行星,因此在古希臘神話中被稱爲阿佛洛狄忒,羅馬人則稱它爲維納斯。

金星和它的名字一樣,從外觀看,大致呈現一顆金黃色的星球,這是由於其表面是由固化的玄武岩熔岩而形成的。金星的半徑大約是6073公里,比地球半徑小300公里,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則是地球的4/5,因此我們人類如果能夠成功探索金星在天文學方面將會有重要的意義。

金星距離地球更近,爲什麼全世界都去趕着探索火星呢?

對金星的探索歷史

數據顯示,從上個世紀開始,全世界共發射了將近30多艘探測器到金星上,其中包括了飛掠器、軟着陸探測器等多種探測器,而在這些探測器中,成功有22個,失敗的有11個。

在1962 年美國發射了“水手二號”金星探測器,並且得到數據顯示金星竟然是一個沒有磁場的星球,但實際上我們人類對於金星探索發射的第一個探測器是在1961 年的“金星一號”探測器,但是探測器在飛往金星的過程中失去了聯繫。

到了1965年“金星三號”探測器在金星上硬着陸,這是首個人類發射的航天探測器到達另一個地外行星地面。1970 年“金星七號”在金星上成功實現了軟着陸,並且測量出金星表面的溫度在 455℃到475 ℃之間而1972 年蘇聯發射了 “宇宙482 號”金星探測器,很遺憾的是探測器並沒有成功到達金星。

又到了1975 年,“金星九號”探測器進入金星軌道,成爲人類歷史上首顆人造金星衛星,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探測金星的里程碑,五天後“金星十號”也進入了金星軌道,這兩顆探測器測量出金星大氣雲層的厚度和高度,以及大氣的成分,同時還測量到其表面氣壓相當於地球大氣壓 90 倍,可見,金星的地表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就是地獄。

金星上的惡劣環境

別看金星和地球有着“姐妹星”之稱,其內部環境確實點都不相同。金星是一個沒有磁場的星球,衆所周知,如果一個行星沒有磁場的存在,那麼大氣層就很難存在,但令人驚奇的是金星表面卻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層.

一般來說,當我們探測一個星球的時候,如果沒有厚厚大氣層的阻礙,就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星球的大體外貌,而火星的大氣層就非常薄,所以我們就可以清楚的瞭解到火星的結構,可是由於金星的大氣層太厚了,我們發射的探測器根本無法突破這層厚厚的大氣層來看到金星表面的情況。

還有就是金星的大氣層主要成分竟然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並且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升高,最高的時候可高達98%,再加上太陽的不斷照射,導致金星表面的最高溫度能達到500攝氏度以上.

在如此高溫的天氣,金星也被稱爲煉獄星球,它表面的溫度高達460攝氏度以上,而在如此高的溫度下,探測器根本無法登陸,科學家就曾經多次試圖讓探測器登陸金星表面,但成功率都非常低,即使探測器能夠勉強登陸,高溫也使其生存不了多久。

由於金星大氣層90%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碳,同時其大氣還有一層酸雨層,經常會有酸雨降落到表面,可以說是金星上的惡劣環境使我們望而止步。

雖然金星離地球的距離比火星要近,但就是因爲其內部的環境極其惡劣,我們纔會捨近求遠的選擇火星,不過之所以火星能夠進入我們探索的視野也並不是沒有優勢的,肯定也是有特殊優勢的。

火星

在西方,火星就被認爲是戰神瑪爾斯的化身,而在中國,火星由於行蹤不定而被稱爲“熒惑”,在我們古書上也記載有“熒惑守心,天責帝君”“熒熒之火,離離亂惑”等描述,所以火星總給人神祕而又兇險的感覺。

從一些國家紛紛表示都有登陸火星計劃就可以看出,火星是一顆“網紅”星球,從外表上看大致是一顆紅褐色的星球,這主要是因爲在火星岩石中含有較多的鐵質,而當岩石在風化作用下形成沙塵時,鐵質會被氧化成氧化鐵。火星的直徑大約爲6794千米,大約爲地球的一半,體積爲1.631 8×10^11立方千米,不到地球的1/6,而火星其實對我們來說也很特殊,因爲它具有很多與地球類似的特徵。

1.火星本身的自轉週期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着的地球自轉一週,週期爲24小時,而火星的自轉週期剛好和我們的地球相差不大;

2.火星與地球一樣,有着傾斜角

火星和我們的地球一樣,有着一定的傾斜角度,學過地理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傾斜角度可以使我們的地球能夠很好的被太陽光照射到,從而產生了春夏秋冬的季節之分,而金星、月球這些星球就沒有這樣的條件;

3.地球與火星一樣都是岩石地面;

4.火星和地球一樣都有大氣;

5.與地球一樣也有由火山形成的環形山;

6.與地球一樣,擁有衛星

地球有一個衛星——月球,而火星有2個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

7.與地球一樣有風暴(不過火星上的要大)……

正是由於火星擁有很多和地球一樣的條件,這才勾起了我們科學家對火星探索的慾望。

既然火星有這麼多與地球相似的條件,那麼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

依照目前對火星的探測結果來看,火星的條件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雖然火星很多地方跟地球相似,但是火星上的條件還是不足以適合人類居住。

首先是火星上的大氣稀薄,只有地球的1%,所以大量紫外線能照到火星表面,不適宜人類居住;

其次就是由於火星大氣十分稀薄,因而根本無法保存熱量這就導致火星表面溫度極低,一般都爲零下,而且到了夜晚,最低溫度則可達到-123℉;

然後就是火星主要是由遺留下的二氧化碳95.3、氮氣2.7%、氬氣1.6和微量的氧氣0.15%和水汽0.03%組成的,由於可以發現火星上的氧氣幾乎沒有,所以不適宜人類居住;

還有水是生命生存的一個必要條件,而在火星上雖然在有些地方存在殘餘的水冰,但很難發現;

最後就是火星上沒有像地球上那樣的環境,那樣的資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