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到城市發展的重要週期,深圳都會與南方電網簽署一個戰略框架協議,2007年和2011年雙方都簽署過類似協議,分別解決了十一五、十二五期間,深圳的電力投資額度和雙方合作推進機制等問題。第一,這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的簽約,描繪了未來五年深圳電力水平的藍圖。

40年來,電力是深圳這個狂飆突進、迅速崛起的城市的燃油,也是她華麗的妝容,更是現代社會中定義繁華的標籤。電力和柴米油鹽一樣,都是一座城市管理者頗費心力的民生問題,更是經濟問題。

今天(5月13日),深圳與南方電網的簽約內容,透露很多重要信息,與每個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次簽約有三個看點。

第一,這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的簽約,描繪了未來五年深圳電力水平的藍圖。國家有兩大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和負責廣東等五省的南方電網公司。每到城市發展的重要週期,深圳都會與南方電網簽署一個戰略框架協議,2007年和2011年雙方都簽署過類似協議,分別解決了十一五、十二五期間,深圳的電力投資額度和雙方合作推進機制等問題。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未來就是“十四五”,更重要的是深圳獲批先行示範區,合作目標還要進一步升級。協議提出,在深圳合作建設世界一流智能電網,不僅對標巴黎、倫敦等一流城市,甚至在智能水平上可能還要有所超越。而電力環境從來都是評價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這意味着,未來深圳發展的企業和居民可以享受到更高水平的電力服務。

第二,深圳城市居民年停電時間要進一步降低。對於老百姓來說,年停電時間是感受一個城市電力水平的最直觀指標,也是官方評價電網可靠性的標準。雖然和過去相比,今天的城市停電頻率大大降低,但也不是沒有。特別是停電數據的統計口徑還有爭議,按照國家能源局的標準看,2018年全國52個主要城市年停電時間8.44小時/戶,深圳是2.97小時,排名前三,停電頻率全國最低。但如果只看城市用戶,深圳可能要往後挪個七八名。這次,南方電網管轄下的深圳供電局已經表示,“2020年中心城區戶均停電時間低於0.5小時”。他們還採用了能自動判斷線路故障的自愈運行技術,計劃今年啓動500條線路。其中單條線路的平均故障覆電時間將由此從2.5小時大幅降低到1分鐘以內。如果能實現這個目標,相信居民和企業的幸福感會提升一個層次。

第三,偏技術流的南方電網表態,要將深圳打造爲世界領先的電力科技創新中心和產業孵化基地。我國電力技術在全球已經擁有一定競爭力,在電網這個領域很有希望走在世界前列。如果這些項目實打實的落下來,發揮作用,對南方電網對深圳都是重要利好。另外,雙方在供用電法律體系、供電服務體系上還有很多深度合作。

總的來看,電力是一個前瞻性很強的工作,判斷提前量很重要,“十四五”期間深圳的電力需求仍然會很旺盛。雖然這些年深圳大力推動節能降耗,萬元GDP能耗水平全國最低。不過,以5G、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新經濟可都是“喫電”大戶,從經濟發展趨勢來看,不能不做好這方面的準備。這次簽約敲定的內容,將會爲“先行示範區”,提供安全、優質、節能、環保的發展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