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车驶入深澳古镇的区域,主路旁边有一片开得正旺的油菜花田,附近有不少新房子,这显然不是我们要找的真正古村,想要看到原始的老房子必须一探到底。徐畈村属于深澳古镇下面的古村之一,最早形成于南宋时期,由于古村内街巷交错纵横,游客如果贸然在村子里行走,极有迷路的可能。

“慢生活”对于大多数城市人来说是个伪概念,尤其是对我们自驾游江南的行程来说更是如此,一路紧张的行程根本没办法让人在一个地方老老实实享受几天。离开南浔古镇,越过“天堂”杭州,与龙门古镇“擦肩而过”,大致沿着富春江南下直奔桐庐县。

江南自驾游行走路线示意图

阳春三月,草木吐新,和风轻舞,公路旁的富春江显得十分平静,缓缓东去,最终汇入钱塘江。汽车驶过杭州富阳区的地界再往前一点,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民营快递之乡”——桐庐,我们所熟悉的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圆通快递和韵达快递,全部起源于这座富春江边的小县城。

凭借“三通一达”早期创业打下的坚实基础,如今的桐庐县内大大大小小的城镇或多或少都因它而富裕起来了,从这一路上看过的洋气村镇可见一斑。

我们在桐庐县的主要探访计划就是要去一处原汁原味的江南古村落,它的位置大致就在距离桐庐县城(以北)16公里处,名叫深澳古镇。实际上,这座“深澳古镇”并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行政区划概念,而是由深澳、徐畈、环溪、荻浦、青源等几座相邻的古村共同使用的宣传名称(Tips:以上古村均不收门票以及停车费)。

据说,这些古村有的在南宋时期便已形成,至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传说还保留着大约200多处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另有17口年代久远的坎井古迹。汽车驶入深澳古镇的区域,主路旁边有一片开得正旺的油菜花田,附近有不少新房子,这显然不是我们要找的真正古村,想要看到原始的老房子必须一探到底。

继续驱车前行,越往里开,看到的房屋越显古旧。停车随便走进一条胡同,发现房子的门牌大多写着:徐畈村XX号。徐畈村属于深澳古镇下面的古村之一,最早形成于南宋时期,由于古村内街巷交错纵横,游客如果贸然在村子里行走,极有迷路的可能。

过去的深澳、荻蒲两村被统称为深浦村,村里的大姓是徐和申屠,而相隔不远的环溪村则多为周姓。这些古村大姓,多是在宋、明时期随家族南迁而来,之后便在此地落地生根,通婚联姻,并传承至今。古村徐畈沿丘陵而建,在村口地势平缓处设有池塘,供村民洗菜浣衣之用。村里的小路全是鹅卵石铺就,路虽不宽却很干净,两侧全是年代久远的老房子。

我发现这片古村落的名字多与水有关,例如环溪村因两溪环村所以叫“环溪”,深澳村因筑有引泉暗渠而得名。据说,早先申屠氏先民迁来此地时,对于村落的规划和排水系统有过缜密设计,所以如今村里的水系仍然延续着溪流、暗渠、明沟、坎井和水塘的立体交叉网络,既可调控地上、地下的水资源,又能将饮用水、生活水和污水分开处理,顺带还处理了夏季的洪水隐患。

此时虽然已是上午十点多,但古村根本看不到几个人影。我们见一户人家的木门半掩着,便轻轻走了进去。入户沿窄小的过道进入内堂,瞬间被眼前的情景惊呆——在昏暗的光线下,天井四周是陈旧的木建筑,深棕色的木门板上烙下深深的纹路,二楼高高地悬着风干腊肉。整个小院一尘不染,角落里有几口大水缸,木凳、扫把、吊杆、干柴,收拾得整整齐齐,敞轩的梁上悬挂着长辈的黑白照相,下面停着喜羊羊童车和摩托。

门拱、房檐处有精致的木雕,檐角的木头狮子、梅花鹿,雕工精致。一位自称朱姓的老人从内堂走出来笑呵呵地看着我们。听明我们的来意,彼此聊了起来。老人说,村边的新房子是村里年轻人住的,老人们更愿意住在这些比自己岁数还大的旧房子里,这会让老人感觉更舒服一些。

告别老人我们返回村口。发现附近有座古老的祠堂,门楣高悬“徐氏宗祠”字样。祠堂的规模不小,有几进院落,里面挂着宫灯、匾额、诏书、宋明两代乡里徐姓名人的画像。在这片如同迷宫一样的古村里,我们始终也没有找到深澳村的具体位置,所以只得悻悻离开。

驾车重新沿着富春江畔的公路缓缓南行,我们很快抵达了桐庐县城的下榻宾馆。四外走走看看,发现这座有着“中国快递之乡”荣誉称号的小县城规模其实并不算大,但到处却非常干净整洁,主路两侧造型时尚的摩天大楼,或许正是“三通一达”快递业腾飞之后所建。

停好了车,我们来到富春江边散步。边走边感叹富春江的名气之大,一定少不了黄公望的功劳(元代著名画家,绘有传世画作《富春山居图》。现前后两个半卷,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隔江眺望远方,连绵远山一重又一重,沿江面铺展开来,想来当年的黄公望能把富春江景画成七米长卷,可能也是参透了此地山水神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