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八七三期;歡迎關注。

書法結字之疏密,是指筆畫安排之寬疏與緊密,疏密相間,方爲佳作。

明趙宧光在《寒山帚談》中言:“書法昧在結構,獨體結構難在疏,合體結構難在密。疏欲不見其單弱,密欲不見其雜亂。”文中意在強調結字要做到疏密合宜,防止呆板,而縱觀《禮器碑》之結字即爲疏密有致、疏密均衡之力作。

#11

疏密相間,收放有度

◆在《禮器碑》中,“郵”“劉”二字左密右疏,此二字筆畫左多右少,但右部豎畫勁挺。“郵”字右部橫折呈方形,給以硬朗挺拔之姿,左右平衡;“劉”字右部鉤畫加粗,且豎畫拉長,筆畫強健,左右勻稱。

◆“陵”“張”二字爲左疏右密之字,左部緊縮,右部擴張,大疏大密,流暢雋秀。“陵”字左部字內空間較小,豎畫較短,給右部留出足夠空間,疏密相宜;“張”字左部緊收且向左傾斜,右部疏密有致,收放自如。

◆“樂”“瑟”二字上密下疏,“樂”字上部筆畫密且短小纖細,與下部筆畫疏且粗重形成鮮明對比;“瑟”字上部筆畫多,下部筆畫少,上部壓縮橫畫間距,下部筆畫伸展以把握重心,使其結構平穩。

◆“音”“念”二字上疏下密,“音”字上部雁尾放出,有意突出其橫畫,與下部形成明顯之疏密變化;“念”字上部筆畫流麗清秀,下部筆畫緊收,且下部與上部穿插,字勢生動有趣。

◆“以”“澍”“紀”“後”四字均爲左收右放,左右兩部之間形成對比關係,使整個字形具有收放自如之藝術效果。其中,“以”字左部緊收,右部捺畫盡力延展,筆畫厚重;“澍”字左部筆畫緊密,右部“寸”與左部拉開距離;“紀”字左部筆意內收,右部放筆伸展;“後”字左部佔位稍窄,右部佔位稍寬,舒展放縱,靈活生動。

◆“思”“勤”“季”“學”四字均爲上收下放,有獨特的變化之美,增強了結構張力和藝術情趣。“思”“勤”二字結字嚴謹,上部緊收,下部捺畫盡力伸展,且“心”臥鉤右移,使整個字形重心穩定又別有新意;“季”“學”二字充滿奇趣,上小下大,並且下部“子”豎鉤延展,疏闊而不鬆散。

清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言:“凡字無論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結之處,是爲字之中宮。”所謂“精神挽結”是指字之精神風采,而在字之靈魂深處,有收有放,收放有度,才更有生氣。

明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雲:“作書所最忌者,位置等勻,且如一字中,須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處。”

綜上可見,字之收放有度有助於加大各部件之間大小、強弱對比,使字勢兼具動態與變化,富有藝術情趣之美。(待續;解析專家爲劉瑞鵬,系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轉載請務必保留作者信息!)

【《禮器碑》公開課】

“”首發

01、《禮器碑》二玄社版全本,課程教材

02、《禮器碑》:獨特的方筆技法

03、《禮器碑》:獨特的“靈魂”筆法

04、《禮器碑》:瘦勁如鐵,剛柔並濟

05、《禮器碑》:頓切入筆,楷法萌生

06、《禮器碑》:折法繁多,虛實相映

07、《禮器碑》:撇筆多樣,鉤筆多變

08、《禮器碑》:字取橫向,體勢奔放

09、《禮器碑》:寬博端莊,靈活多變

10、《禮器碑》:因勢賦形,出奇制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