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建写唐朝的婚俗,写新嫁娘在婆家小心翼翼,写女子的智慧,通篇没有一个字说新嫁娘如何难,也没有一个夸她聪明的词,但他写新嫁娘为了处理好夫家关系,机智地想到了迂回办法请小姑子帮自己渡过难关。其次,王建写人物,就要把人物的个性、形象都刻画得生动,但又不能流于俗套,因为诗要有新意才能脱颖而出。

“口角噙香对月吟”出自《红楼梦》,但用来形容后人读到唐诗的感受却恰到好处。唐诗的妙处在于,唐人的笔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心里想的,嘴里说的,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事都能被添上诗意,读来口角噙香余韵悠长。

诗本来属于民间文学,《跋百之诗画》形象描述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好诗与劣诗的区别在哪?好诗能把俗物写得古典雅致,劣诗能把雅物写得俗不可耐。今天要介绍的这首诗,明明写的内容很“俗”,却收获无数赞誉,甚至被誉“一字难改”。

王建(768年—835年)的名字在唐朝众多诗人里并不起眼,虽然有才,却一生穷困。他出生于盛产名士的颍川,这一带的名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韩非子、徐庶、荀彧、司马徽、郭嘉、吴道子……

至于王建本人,他和张籍是好朋友,在乐府诗这块与张籍齐名。张籍又和韩愈有所往来,韩愈还写过《早春呈水部张员外》,上过学的人基本都背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朋友圈这么厉害,可想而知王建的水平也不会低,看看他写的《新嫁娘词》: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首诗其实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内容“俗”得不能再俗,只有短短20字,很容易背诵。但它能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收获无数名家点赞,自然有其妙处。如果你恰好读过现代“名家”写的《将进茶》,再反过来读这首,就会发现今人大篇洋洋洒洒,不如古人懂白水真味。

诗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一个新娘子刚进门,三天后按照婚俗应该要下厨给公婆做一顿美食证明自己贤惠了。可她不了解婆婆的口味是爱甜还是爱咸,就先请小姑子过来,让她尝尝这些菜味道如何。

这首诗的妙处有二。首先,好诗不能是堆砌辞藻,一股脑儿把心里想的全说出来,或者长篇大论赞美这个人如何好,那个景色多么美,这件事情多么神奇。以精简的字写出要表述的情况,留下空间给读者去品味深意,这在中国式审美中称为“留白”。

王建写唐朝的婚俗,写新嫁娘在婆家小心翼翼,写女子的智慧,通篇没有一个字说新嫁娘如何难,也没有一个夸她聪明的词,但他写新嫁娘为了处理好夫家关系,机智地想到了迂回办法请小姑子帮自己渡过难关。她想的办法才是重点,即使不夸她聪明,她的聪明也跃然纸上。

于细微处见精神,这是诗的妙处。其次,王建写人物,就要把人物的个性、形象都刻画得生动,但又不能流于俗套,因为诗要有新意才能脱颖而出。打个比方,你也说昭君苦,我也说昭君苦,这样的悲叹诗写多了就没什么新意了,前人写尽了,你再跟风,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所以王建不像其他人写闺怨一样直接用“愁”、“蹙眉”之类的字眼,而是通过一件不容易被注意的日常小事,把新嫁娘要面对的考验写出来,试想,一件做饭的家常小事,新嫁娘都如此重视,不敢丝毫马虎,婆家其他事情她又怎么敢马虎呢?

先留白,给人思考;后以小见大,增添无数想象空间。王建此诗教会了后人如何将诗的真意展现出来,没有一个字多余,所以后世无一人能挑战改动此诗,正如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所说:“诗至真处,一字不可移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