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立升主任介紹,除了手術風險比較大的患者能夠使用微創射頻治療外,其他突出不太重無明確手術指徵,但疼痛症狀較重,物理及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多節段頸腰椎間盤突出的頸肩腰腿痛患者,我們可採用神經根阻滯技術、椎間盤造影術等診斷性治療技術以確定“責任間盤”後,然後採用微創射頻治療術或椎間孔鏡等微創手術,達到徹底治癒疼痛的目的。梁立升主任介紹,他常常接收一些老年癌症晚期患者,由於不能夠再進行手術治療,減輕患者痛苦的重任就壓在了疼痛科醫師的肩膀上。

梁立升(右二)團隊業務學科

膠東在線5月13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身體某個部位疼痛怎麼辦?相信大多數患者都會去相應的科室掛號:頸肩腰腿疼去骨科,頭痛去神經科,帶狀皰疹去皮膚科……不過,有的患者挨個診室轉了一圈,全身的檢查也做了一遍,依然查不出病因,或者病因明確但就是無法止痛。有這種情況的患者,恐怕不在少數。其實,醫院裏有個科室可以解決絕大多數患者的疼痛問題,那就是疼痛科,科室能從頭到腳地幫患者“止疼”。

梁立升(右二)爲患者做檢查

三叉神經痛20年,微創介入手術1小時治癒了

“我患這三叉神經痛都20多年了,每次犯病的時候那種刀割般撕心裂肺的疼痛折磨得我喫不了飯、刷不了牙、睡不好覺。”今年58歲的芝罘區患者李大媽一想到那種揪心的疼痛折磨就心有餘悸,她說剛開始爲了方便,自己買點止疼藥喫點就硬挺過去了,但是隨着時間的延長,疼痛的次數越來越多,疼痛的程度也越來越劇烈,實在忍受不了了。她決定到正規大醫院去治療,於是李大媽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疼痛科看看。“結合我說的症狀,醫生一檢查就說我這就是三叉神經痛,這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很少能通過拍片檢查出來,可以手術治療。”李大媽說,“本來以爲得動大手術,正在猶豫要不要做,醫生說可以做微創介入手術,手術恢復快、不留疤痕,沒想到困擾我20多年的疼痛頑疾在1小時不到的微創手術治療後就完全治癒了,真是太先進了。”毓璜頂醫院疼痛科梁立升主任介紹,像李大媽一樣的被慢性疼痛折磨的患者不在少數,只是很多人都沒把這個疼痛當做病來治療,多年一直忍受劇烈疼痛的煎熬。“急性疼痛是疾病的一種症狀,慢性疼痛卻是一種疾病。”疼痛分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一般是由創傷或原發病引起,是提醒身體出現問題的信號,原發病治癒後疼痛自然就會消失,但慢性疼痛通常在原發病治癒後,疼痛仍然持續存在數年甚至終生,如三叉神經痛,在醫學上描述爲針扎樣、刀割樣、電擊樣的疼痛,這對患者是極大的折磨,三叉神經痛的微創手術治療與傳統開顱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少,痛苦少,術後恢復快,併發症少,且經濟費用低的優點。因此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規範的藥物治療後疼痛不能緩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對治療藥物產生明顯不良反應的,年老體弱不能耐受及不願接受開顱手術的,開顱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後復發的,伽瑪刀治療效果不理想、疼痛未消除者,都可選擇三叉神經微創介入手術。

梁立升(右三)爲患者做檢查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射頻療法還自由

除了這些慢性神經痛疾病外,疼痛科還接收一些不能耐受或無明顯開放手術指徵或開放手術風險高的頸肩腰腿痛的患者,來幫助患者減輕疼痛。40多歲的患者高大山就是這類患者之一,年輕當兵出身的他身體一向結實,但是20多歲時在一次工作中出了一次車禍,年輕體壯的高大山並未感覺車禍中受多大傷,沒有幾天便感覺身體恢復了,也就立即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本以爲從此平安無事,卻不想10多年後高大山漸漸感覺肩部、上臂常常產生麻疼感。2014年,高大山忍耐不了疼痛到醫院檢查發現,可能是當年的那場車禍導致頸椎損傷,如今頸椎已經不堪重負。

“隨後,我立即在當地醫院做了內固定手術,但是最近頸椎卻時常疼得睡不着覺,得天天打止痛針。”高大山說,實在沒法忍受疼痛的他再次到醫院檢查,一查發現十年前手術固定的幾個椎體的相鄰椎體、間盤發生退變,椎間盤開始突出,並壓迫了相應臂叢神經根,從而導致上臂出現痠麻疼痛,但是此時的高大山若再次進行手術風險極大,療效也不確切,爲了幫助他減輕疼痛,疼痛科醫生爲其進行了頸椎間盤靶點射頻治療,這項微創手術減輕了神經根壓迫,降低疼痛程度,高大山能睡着了、能工作了,也找回了“自由”。梁立升主任介紹,除了手術風險比較大的患者能夠使用微創射頻治療外,其他突出不太重無明確手術指徵,但疼痛症狀較重,物理及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多節段頸腰椎間盤突出的頸肩腰腿痛患者,我們可採用神經根阻滯技術、椎間盤造影術等診斷性治療技術以確定“責任間盤”後,然後採用微創射頻治療術或椎間孔鏡等微創手術,達到徹底治癒疼痛的目的。

煙臺毓璜頂醫院疼痛科主任梁立升

76歲肺癌患者得上胰腺炎止疼泵“智能”注藥減痛苦

相比慢性神經痛、手術風險大的疼痛患者,癌症晚期的患者對減輕疼痛折磨、平靜度過人生最後階段的需求更加迫切。梁立升主任介紹,他常常接收一些老年癌症晚期患者,由於不能夠再進行手術治療,減輕患者痛苦的重任就壓在了疼痛科醫師的肩膀上。

“前幾天還有一個肺癌晚期的老年患者,老爺子已經76歲了,肺癌廣泛轉移,合併胰管結石,引發慢性胰腺炎。”梁立升主任說,晚期癌痛合併慢性胰腺炎患者,往往會引發劇烈的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飲食和睡眠,身強體壯的人都沒法忍耐,別說一個七旬老人了,實在讓人不忍心看他如此痛苦,只有減輕痛苦,才能提高他的生活質量。如果大量服用止疼藥物,會產生一系列的藥物毒副作用,例如精神萎靡不振,噁心、嘔吐,食慾減退,全身瘙癢等。”梁立升說,如果這樣下去,老人的生活質量可想而知,家人的負擔也與日俱增,因此我們爲他進行了鎮痛泵體內植入術,即在腰椎穿刺後蛛網膜下腔內植入一根很細的管道,通過止痛泵把藥物輸入到中樞神經周圍,這樣就達到了用藥量少,併發症少,鎮痛效果好的目的,且患者能夠根據疼痛的程度,自行調節止痛泵的給藥量及給藥速度,而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患者生活質量得以明顯提高,減輕家人的照料負擔。據梁立升介紹,煙臺毓璜頂醫院疼痛科是以診療慢性疼痛性疾病爲主的專業臨牀科室,是我市大型綜合性醫院中開展疼痛診療業務最早、規模最大的特色專科。除了先進的鞘內輸注系統外,科室還擁有先進的加拿大Baylis雙極射頻疼痛治療儀,德國佐斯曼醫用臭氧治療儀、銀質毫針導熱治療系統、日本柯尼卡超聲系統、神經肌電刺激儀及衝擊波疼痛治療系統等先進的疼痛治療設備。先後開展了多種在國內領先的疼痛診療技術,尤具特色的是影像引導下的微創治療技術,如鞘內輸注系統置入術、脊髓及周圍神經電刺激術,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熱凝術、三叉神經半月神經節球囊壓迫術,腰椎間盤靶點射頻熱凝術及化學融盤術、軟組織鬆解術等微創手術治療各類頑固性疼痛、癌性疼痛、頸腰椎間盤突出症、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糖尿病周圍神經痛、三叉神經痛及各類骨關節、全身性疼痛等疾病治療各種急、慢性疼痛及晚期癌症疼痛。一貫堅持安全、有效、微創、經濟的治療原則,爲疼痛患者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

【專家介紹】:梁立升,煙臺毓璜頂醫院疼痛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碩士。中華中醫藥學會疼痛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疼痛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煙臺市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疼痛醫學會頸肩腰腿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疼痛醫學會神經病理性疼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疼痛醫學會神經損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疼痛學專業委員會神經病理性疼痛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疼痛學醫師分會疼痛專科醫師培訓專家委員會委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