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開心又一次相遇!科技一直是重中之重,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現代更是顯現出科技發展的重要。科學的普及,是現代的發展、子孫後代進步的基礎。那麼讓我們來看看科技的魅力吧!

一、太陽系中最劇烈的風暴

1、地球最劇烈的風暴

剛過去的颱風利奇馬讓大家心有餘悸,而事實上利奇馬的威力確實不小,它應該是2019年第一個被取消冠名的颱風,未來將會有一個新的名字代替它!但他並不是史上最強颱風,史上最強的颱風非官方記錄是1961年的颱風南希,非正式記錄最高風速是360千米/小時,也就是100米/秒!而官方最高紀錄的颱風是1979年的泰培,風速305千米/小時!中心氣壓870百帕!直徑達到2220千米,成爲官方記錄以來規模最大,近中心風力最高的颱風!

颱風泰培的行進路線,從臺灣東邊的太平洋上拐到日本去了!

颱風泰陪的的大型暴風圈覆蓋面極大,日本最主要的四個大島都納入它的超級暴風圈內,在紀伊半島記錄到超過900毫米的雨量紀錄!

2、行星上最大的風暴

其實八大行星中最大的風暴和最強的風暴是兩個不同的行星,當然最大的風暴大家應該都知道是木星的大紅斑,自1664年被發現以來,到今天爲止已經過去了355年,儘管有些縮小,但它仍將存在數百年!

這就是木星大紅斑的比例,在2017年4月3日測量時,大紅斑直徑達到了16350公里,略小於地球直徑的1.3倍!

而風速最高的風暴,要算是海王星上的和地球直徑差不多的大黑斑了,經過觀測得知它的速度高達2400千米/小時!大約是音速的2倍以上!

3、太陽上的風暴

當然比起太陽上時刻發生的風暴來,行星上的巨型風暴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因爲太陽佔據了整個太陽系99.86%以上的質量,接近140萬年千米的直徑的一個等離子球體,自內外自轉速度不一致的情況下形成了極其扭曲的磁場,而因此帶電的等離子體在複雜的磁場條件下形成了難以想象的暴風!

內外層不同步自轉開始形成扭曲磁場

逐漸形成了混亂不堪的磁場,甚至在太陽表面相距並不是特別遠的兩個位置上就存在N和S極,而帶點的等離子體會在這磁極上建立其橫跨數萬千米甚至數十萬千米的“日餌橋”如果它短路破裂了,那麼已經在距離數百萬千米距離的日餌頂端大量物質就會磁場動力作用下從太陽逃逸,進入太陽系星際空間成爲太陽風中的風暴來源!

日餌的形狀就是太陽上磁極的磁力線軌跡

巨大的日餌短路破裂,上億噸物質向太陽系內的星際空間拋射,假如地球位於這個破裂日餌的前進方向那麼就要開始倒黴了!而NASA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SDO)在2010年12月6日拍攝到了正在爆發中的太陽南半球日餌圖像,根據觀測顯示,此次日餌爆發長度爲70萬千米,差不多就是地月最近距離的2倍!

當然地球的磁場早就爲我們準備好了盾牌,只不過這個盾牌並不能100%防禦住太陽高能粒子的攻擊!我們下文繼續瞭解。

二、小行星簡介

1、小行星帶與柯伊伯帶

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有兩個,一個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還有一個是太陽系邊陲的柯伊伯帶,形成原因各不相同,據稱火星與木星之間是因爲木星強大的引力擾動導致小行星帶的天體無法成型,而柯伊伯帶則是形成太陽系剩下的邊角料,兩者的組成也大有區別,因爲小行星帶在太陽系“雪線”以內,因此小行星帶不會形成彗星,而柯伊伯帶的天體則大都是彗星類,因爲其極低溫,有很多小型天體保存了大量的揮發物質!在進入太陽系內行星軌道時,揮發物質形成彗星!

圖爲海爾波普彗星

2、闖入太陽的彗星和小行星

太陽系所有天體都在以太陽爲中心的軌道上運行,他們大都是偏心率比較小的橢圓軌道,但受到引力擾動進入太陽系內行星軌道的彗星的軌道偏心率極高,簡單的說這些彗星將會從近日點非常靠近太陽的距離上經過,這可是火中取栗哦,一不留神就灰飛煙滅了!

一顆逃離了太陽引力魔掌的彗星,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它從另一側出來了!

被NASASDO拍攝到撞入太陽的彗星

三、小行星引發的太陽耀斑爆發

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入一個等離子體的球,這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上圖比較有意思,在2011年10月,SOHO衛星觀測到一次彗星撞擊太陽後引發的耀斑爆發事件,當然我們並不能確定此次事件是否彗星100%引起還是誘發,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定有影響!而此次引起的耀斑爆發達到了X級爆發,對衛星通訊有一定影響!

C級以下的耀斑均爲小耀斑;

M級耀斑爲中等耀斑;

X級耀斑則爲大耀斑。

2003年11月4日爆發的X28級耀斑是GOES衛星觀測到有記錄以來的最大的耀斑。

2、耀斑爆發的危害

太陽高能粒子是無形的,但它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以2003年那場X28級耀斑爲例,它的影響有如下幾個:

1、低緯度能看到極光,比如2003年那次美國加州中部出現了罕見的極光

2、全球範圍內無線電通訊受到極大干擾

3、海事衛星通訊中斷,結果是珠峯探險隊無法聯繫

4、全球定位系統精度急劇下降,甚至到了50米!

5、高緯度航班受到嚴重影響,必須改變航線。

6、美國宇航局半數衛星出現故障

7、日本氣象局一顆衛星失去聯繫

8、國際空間站機械臂操作被禁止,兩名宇航員緊急轉移到防護更好的艙室!

當然說起太陽耀斑爆發的危害來,那就不得不提1989年3月13日的魁北克大停電事故,因爲太陽超強耀斑的爆發引發了地球磁場的答覆振盪,在電網上產生的感應電流導致變壓器燒燬或者大規模保護性跳閘,瞬間魁北克電網癱瘓,直接導致600萬人在無電的狀態下熬過了9個小時!

當然上圖有些誇張,因爲燒燬並不是供電線路而是變壓器!

GIC電流會在兩個輸電線路的接地與架空線路之間構成一個迴路,它的變化頻率一般爲0.0001-0.1Hz,幾乎就是準直流電,它可以通過高壓電網的變壓繞組的鐵芯中產生偏置磁通,最終變壓器中半波飽和,繼而勵磁電流增大,諧波電流增加,電壓波動!而結果就是觸發保護和無功補償跳閘!如果範圍廣的話那麼將直接導致電網癱瘓......

耀斑爆發中燒燬的變壓器繞組

人類現在在生物、化學等自然學科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給原本好奇心強烈的人們帶去了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人類在探索與發明的同時給自我價值以肯定,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福祉的同時也收穫了快樂。以上就是本期關於科學探索的事情了,大家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小編一起討論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