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開心又一次相遇!科技一直是重中之重,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現代更是顯現出科技發展的重要。科學的普及,是現代的發展、子孫後代進步的基礎。那麼讓我們來看看科技的魅力吧!

剛過去的“利奇馬”颱風,登陸地點浙江溫嶺,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7級,近中心最大風速52米/秒,這相當於180千米/小時的速度!實在有些令人難以招架,但這並不是最強颱風,史上最強颱風是傳說中的颱風南希!

從上圖歷史記錄中可以瞭解,颱風南希於1961年9月7日生成,9月17日消散,歷時10天!這是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風速最高的熱帶超強氣旋!近中心最大風速爲345千米/小時,上圖中的100米/秒其實也相差無幾,“利奇馬”的近中心最大風速只有“南希”的一半!根據英國蒲福氏風級級別劃分,風速大於61.3米/秒的颱風被歸類爲17級以上,因爲很少會有這樣風力的颱風出現!根據美國颶風等級,也被劃分爲5級以上。

一、木星上的超級風暴是什麼概念?

上文中地球上最大的風暴速度爲100米/秒,基本上和早期飛行器的最大速度類似,那麼這和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的風暴相比如何?

這是木星上最大的風暴,猶如一隻眼睛,這從《流浪地球》中劉啓的口中說出來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在木星觀測中,大紅斑是最爲明顯的目標,只要木星自轉時大紅斑對着地球,只需一具民用折射望遠鏡,60倍左右即可看到隱約看到!當然如果用攝像頭疊加或者高倍大口徑則會更清晰!從下面這張比例圖可以看到這個大紅斑的規模!

木星的大紅斑大致位於南緯23°處,整個大紅斑放下一個地球還綽綽有餘,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觀測發現,大紅斑的規模正在逐漸縮小,未來可能會漸漸消失,但即使是縮小後的大紅斑依然可以包容整個地球!

大紅斑南北寬度:14000千米

大紅斑東西長度:20000~30000千米

颳了300多年的大紅斑下想象圖,巨大的氣旋結構覆蓋了幾乎整個天空,在恐怖暗紅色的左下側還能看到巨大的閃電,右上角還能看到“月亮”,其實這是木星的衛星!大紅斑的邊緣風速大約是120米/秒,整個氣旋規模約6天自轉一週!儘管這個數據可能與各位想象的有些許落差,但請注意這是邊緣風速。並且它已經持續了350年,而地球上持續時間最久的風暴是颶風約翰,它從生成到消失,總共持續了31天,歷經1萬3280公里,從東太平洋經中太平洋進入西太平洋,最後又回到中太平洋!

來自木星雲層以下源源不斷的能量是大紅斑經久不散的原因,和木星風暴一樣,地球上的颱風如果能一直獲得能量,那麼也可以一直持續,請注意颶風約翰的行進路線!

“颶風約翰”的線路,可以看到它基本都在寬闊的太平洋上游走,這是它持續不斷獲得能量的重要手段,而木星則根本沒有陸地,有的只是氫的海洋,而來自木星內部強大的能量補充,它未來還將存在數百年!

旅行者1號於1979年接近木星時拍攝的延時攝影圖,可以清晰看到木星條紋流動以及大紅斑的的運動方式!

二、木星大紅斑太陽系內最大的風暴了嗎?

從大的意義上來看確實是,但從風速來看,它卻要遜色於海王星的大黑斑!

大黑斑的大小黑地球相近(比木星大紅斑規模稍小),並且它是向內凹陷的,有點類似漩渦的效果!圍繞大黑斑的最大風速高達2400千米/小時!也就是666米/秒,大約是音速的2倍!這個大黑斑實在是666啊,這風速連一般的戰鬥機速度都趕不上!

大黑斑在海王星上的位置。大黑斑在1989年被海盜號發現,但在1994年哈勃空間望遠鏡再次觀測海王星時,發現其已經消失!但一個幾乎相同的斑點出現在海王星的北半球,這個新的大黑斑至少存在了數年之久!

簡單總結一下,即使地球上最強風暴,在太陽系中也是小兒科一樣的存在,太陽系中規模最大的風暴是木星的大紅斑,而風速最強的則要數海王星的大黑斑!但這些比起太陽上的磁暴規模來,簡直就是過家家,因爲這些風暴再強也只能在本行星上折騰,而太陽一個噴嚏,整個太陽系都要感冒!

有史以來最大的太陽最大的黑子,跟木星規模差不多大!

人類現在在生物、化學等自然學科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給原本好奇心強烈的人們帶去了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人類在探索與發明的同時給自我價值以肯定,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福祉的同時也收穫了快樂。以上就是本期關於科學探索的事情了,大家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小編一起討論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