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上,有一個老人的頭像,這個老人不是別人,正是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從民國二十一年(西曆1932年)開始,到民國三十二年爲止,這期間,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一直是林森。
相信很多朋友的印象中,國民黨時代中華民國的元首是蔣介石,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
那麼,林森這個元首,在國民政府裏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整個民國曆史,可以用“亂”這個字來形容。不論是北洋軍閥政府還是國民黨政府都是如此。
北洋軍閥政府時期,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主體上是“大總統”,有時候則是以“執政”這類稱號出現,而國民黨政權時期,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稱謂則較爲固定——在民國三十七年,蔣介石擔任“總統”之前,其元首一直是“國民政府主席”。
林森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十餘年,在這段時間裏,林森始終以“虛位元首”的身份而存在。
所謂“虛位元首”,在當代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比如澳大利亞、德國、新加坡和印度,這些國家的國家元首——總統,其存在感很差,其主要原因在於,根據該國的憲法性法律,這些國家的元首僅僅是一個榮譽性的職務,並不具備任何實際權力。

林森的這個“國民政府主席”,其實際權限也是如此:林森的主要工作,是宣告國民政府的政令,至於這些政令的產生,並不由林森來決定。林森地位
比起蔣介石、汪精衛這些風雲人物,林森在歷史上的存在感和知名度無疑很低。不過,在當時,林森的威望很高。
在國民黨政權裏,決定其政治地位高低的主要因素在於軍權的掌控。諸如閻錫山等人能和蔣介石分庭抗禮,其主要原因在於這些實力派人物有自己的軍隊和地盤。起初在國民黨內部,汪精衛的地位遠高於蔣介石——畢竟,孫中山反清期間,汪精衛就是孫中山的追隨者,而蔣介石的資歷則太過淺薄。並且孫中山去世後,汪精衛一度成爲國民黨事實上的領導人物。但最終,蔣介石還是成爲了國民黨實際上的最高領導者,歸根結底,國民黨政權本質上依舊是一個軍閥政權,有槍才能保證有權。

林森算是國民黨的元老,威望高,因此林森在擔任國民政府主席期間,是受到蔣介石等人的尊重的。甚至汪精衛的僞政府開張後,汪精衛的政權依舊遙尊林森爲元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