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是我國現役最先進的戰機,隱身性能非常優秀,綜合戰鬥力可以媲美F-22。而如此先進的戰機,讓我國空軍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自殲20服役以來,不但頻繁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甚至還有各種角度的高清視頻和照片公開曝光,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比如央視的《軍事報道》節目,就多次拍攝了殲20最爲核心的座艙,今天小編就收集了一系列無碼畫面,讓我們用殲20飛行員的視角,一睹我國最先進四代機的風采。

殲20開放尺度非常大,這纔是自信的表現

殲20自面世以來,其實一直在不斷改進當中,比如它的2001和2002號驗證機,採用的是類似F-22的整體開啓式無隔框氣泡形座艙,但是到了原型機階段,則改爲類似F-35的座艙設計,在前風擋和座艙蓋中間,增加了一條加強筋。值得一提的是,這條加強筋是設置在座艙內部的,金屬部分並沒有像蘇57和三代機一樣露出艙蓋表面,這樣既增加了艙蓋的堅固程度,減小了玻璃的厚度和重量,同時又保持了隱身性能,可謂是一個天才設計。

殲20座艙外部左側視角

殲20座艙外部右側視角

相比隨處可見的座艙外部畫面,殲20的座艙內部,尤其是飛行員正前方的液晶顯示器佈局,顯得更爲神祕,然而在央視的《軍事報道》節目中,也露出了不少鏡頭。比如殲20飛行員頭盔的面罩,有很強的反光性能,曾經有畫面倒影出座艙前方的控制面板,可以看到,除了土豪金顏色的大尺寸平視顯示器之外,殲20也採用了F-35一樣的單一大尺寸液晶顯示屏,在飛行員兩腿之間還有一個備份顯示器。

仔細看殲20飛行頭盔面罩的反光

實際上,近些年來,類似F-35的單一大尺寸液晶顯示屏,已經成爲許多戰機的標配,不僅是類似殲20這樣的四代機五代機,就是F-15和F/A-18這樣的三代機,也早已摒棄了傳統的一平三下玻璃座艙設計,向F-35靠攏,而我國的殲16多用途戰鬥機,據說也採用了類似的設計。

F/A-18E/F第三批次的座艙

不過,殲20的座艙設計並不少完美的,細看之下,還是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它的風擋左右兩個角落,分別有一個面積非常大的後視鏡。現代戰機配備後視鏡無可厚非,F22和F35也有類似的設計,但殲20的問題是後視鏡面積太大了,可能會遮擋飛行員的視線,就像我們開車A柱盲區太大一樣,對於視野非常不利,在激烈的近距格鬥中,飛行員可能會受到影響。

殲20風擋角落的兩個後視鏡很礙事

網友根據飛行員面罩反光繪製的殲20座艙

而在另一張截圖中,可以看到殲20座艙的右側,安裝有一個把手,和艙蓋連成一體,外界認爲這可能是在機動中,爲飛行員提供輔助支撐的裝置。不過,殲20採用的是右杆設計,飛行員的右手在飛行中會一直保持操控飛機的狀態,哪會有空閒脫離操縱桿去拉這個扶手呢,所以它更可能是爲了方便飛行員上下飛機而設計的。

殲20座艙內部右側有個扶手

但是左側又沒有扶手

甚至有觀點認爲這是爲殲20將來上艦而預留的設計,在F/A-18“大黃蜂”系列戰鬥機從航母上彈射起飛的畫面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飛行員雙手離開操縱桿,用力拉住扶手的動作,直到艦載機離開航母之後,飛行員才放開扶手,重新去握住操縱桿,也許殲20飛行員將來也會有這樣的動作。不過,這個扶手的細節較爲粗糙,和殲20的檔次不太般配,也許在接下來的改進當中,這個設計會被優化。

超級大黃蜂彈射起飛的時候飛行員手把着扶手

殲20是我國現役最先進的戰機,但它並不是完美的,相信在接下來的改進當中,除了換裝渦扇15發動機,出現雙座型號甚至是戰鬥轟炸型號之外,還會對座艙進行更多的優化設計,讓它煥發出更強的戰鬥力。

殲20的座艙還會繼續改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