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鼓勵和表揚,但孩子在做事的同時也會出現一些不完美的狀態,爸爸媽媽要及時的對孩子進行引導,幫助孩子的不穩定情緒給予安置,讓孩子認識到自己並不是因爲不會因爲其他一些主觀因素導致,孩子依然還是最棒的孩子。如果孩子表現出很嚴重的完美追求傾向,爸爸媽媽可以與孩子採取親子活動的方式讓孩子慢慢意識到完美到什麼程度都是完美的概念,比如一起畫畫,孩子畫的有些不好,爸爸媽媽不妨畫一幅更不好的畫,讓孩子進行對比,可以看到這之間的不同,幫助孩子在樹立完美概念的時候,不產生疑惑。

前幾天,我跟孩子在練習畫畫,他在畫的時候不小心點了一個點,正好擋住了一條他畫的線,就開始吭吭吭的叫喚,我問他怎麼了,他說自己不小心畫錯了一個地方,我說沒有關係啊,可以遮蓋一下,他說不行,這樣就很醜了,來回瞎塗然後就撕掉了,重新來一張。

因爲這個小問題,我後來詢問了一下幼兒園老師,老師說,他上課塗畫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情況發生,一旦出現一點點的小問題,整張就要毀掉重新來一張,後來慢慢的勸說之下好了很多,不過偶爾還會出現這種過於追求完美的情況。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完美的,因爲美好的東西會讓我們自身感到神清氣爽,不完美的一些事物會讓我們內心產生糾結與難受,但是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所有都是那麼的十全十美,總有一些不一樣的存在,干擾着我們的所作所爲。

突然間,孩子開始挑剔一些以前不在乎的小錯誤,甚至忍不住不喜歡身上有一點點髒東西。如果做得不好,孩子就會進入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孩子們用他們自己的審美觀點來判斷他們看到或經歷了什麼。他們會關心這樣的小細節,開始有自己初步的審美觀念。當父母遇到孩子近乎批判精神的完美敏感期時,他們可以做到這一點。

1.幫助孩子認識完美

完美是什麼,孩子可能不太清楚,爸爸媽媽不妨利用這個敏感期,幫助孩子先對這個情況進行認識,用孩子日常的一些表現對孩子進行講解,幫助孩子正確的認識完美,正確的認識什麼需要完美,什麼並不需要完美,什麼時候完美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精神等等。

孩子通過父母的講解,加上孩子日常的一些表現,會初步形成一些完美的概念,也會開始瞭解自己那些時候可以通過變通達到最終的完美,可以通過一些小小的手段得到最好的一個表現,這些是爸爸媽媽在提倡完美但並不強求完美的過程中,孩子慢慢學會的變通能力。

2.善於表揚、鼓勵孩子

孩子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鼓勵和表揚,但孩子在做事的同時也會出現一些不完美的狀態,爸爸媽媽要及時的對孩子進行引導,幫助孩子的不穩定情緒給予安置,讓孩子認識到自己並不是因爲不會因爲其他一些主觀因素導致,孩子依然還是最棒的孩子。

當然,爸爸媽媽在孩子遇到追求完美而鑽牛角尖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幫助孩子進行排解,不要讓孩子陷入過分的那種追求狀態,消除掉孩子的過於焦慮和擔心,大膽的表示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並且相信自己是最好的那一個。

3.完美與不完美只是參照不同

孩子只是看到了美,忘記了它的對立是醜,而評判這些的主要是因爲參照物不同而已。爸爸媽媽在日常中,對孩子引入一個參照物,幫助孩子分辨完美與不完美,這樣幫助孩子更好的端正追求完美的心思,而不至於追求到自己茫然。

如果孩子表現出很嚴重的完美追求傾向,爸爸媽媽可以與孩子採取親子活動的方式讓孩子慢慢意識到完美到什麼程度都是完美的概念,比如一起畫畫,孩子畫的有些不好,爸爸媽媽不妨畫一幅更不好的畫,讓孩子進行對比,可以看到這之間的不同,幫助孩子在樹立完美概念的時候,不產生疑惑。

完美敏感期,讓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審美,也同樣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爸爸媽媽要對孩子及時的疏導,讓孩子樹立一個合情合理的目標作爲完美目標,並且也要告訴孩子完成有的時候比完美更重要。

【小編私享會】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