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戡亂戰史》(以國民黨角度記錄的解放戰爭)中記載道:“當民國37年春,我吉林第60軍,以殘缺之師,轉進至長春之日,亦正××第三次展開四平街攻防戰之時東北剿總幕僚,曾向衛總司令建議:四平目前兵力不足,絕難支持×長期圍攻。衆所周知,在遼瀋戰役期間,大的戰鬥都是圍繞瀋陽、長春、錦州這三座城市展開的,而當時的東北軍政長官爲衛立煌,其坐鎮瀋陽,長春則由其心腹鄭洞國駐守,當然,當時鄭對於守衛長春是有一些不願意的,在衛立煌命令下達以後,其想法也十分複雜。

大家好,我們的飛翔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衆所周知,在遼瀋戰役期間,大的戰鬥都是圍繞瀋陽、長春、錦州這三座城市展開的,而當時的東北軍政長官爲衛立煌,其坐鎮瀋陽,長春則由其心腹鄭洞國駐守,當然,當時鄭對於守衛長春是有一些不願意的,在衛立煌命令下達以後,其想法也十分複雜。不過最後據鄭洞國回憶:我既然跟國民黨幹了幾十年,唯有儘自己力量掙扎到它垮臺爲止,這樣才能問心無愧。抱着這樣的想法,鄭洞國找到衛立煌表示願意去長春。
那麼,國軍在長春安排了多少大軍?其中最爲精銳的就是王牌新7軍,除此之外還有曾經的滇軍60軍,加起來約共6萬人,加上當時的一些保安旅等部隊,一共約有10萬人,當時的鄭洞國認爲:王牌新7軍將領,如李鴻、史說、鄧士富、龍國鈞等都是他在駐印軍時的部屬,私交甚好,60軍也與他素無矛盾,指揮比較便利,這些部隊加上地方部隊和堅固的工事是可以守一個時期的。
在孤城長春被解放軍圍困後,又爲何非要“死守”不可。其實對於困守的守軍去向問題,當時東北“剿總”曾提出過一個方案,試圖擺脫這種不利的態勢。據《戡亂戰史》(以國民黨角度記錄的解放戰爭)中記載道:“當民國37年春,我吉林第60軍,以殘缺之師,轉進至長春之日,亦正××第三次展開四平街攻防戰之時東北剿總幕僚,曾向衛總司令建議:四平目前兵力不足,絕難支持×長期圍攻;同時瀋陽亦無力出援解圍。不如趁×對長春國軍尚未完成其圍攻部署前,將長春之新7軍及第60軍,以南下解(四平)圍姿態,轉移至四平;以鐵嶺國軍,亦相機向北攻擊,接應長春南下國軍,並解四平之圍。
倘此計劃成功,不僅可使長春國軍不致長期孤懸在外,四平得以確保,且使瀋陽地區防務,亦更臻穩固。’但衛總司令認爲吉林國軍得能全師撤至長春,未蹈華北戰區石家莊國軍北撤保定、招致全軍覆沒之命運(筆者注:即指石家莊守軍第3軍北援徐水,在定縣清風店地區被我華北野戰部隊全殲的清風店戰役),已屬邀天之幸;倘若繼續南撤有所閃失,不僅影響東北全局,甚且影響全般戡亂軍事,故未予以採納。
實際上,衛立煌到東北來最擔心的是當了陳誠丟失東北的“替罪羊”,上任不久就把長春放棄,這種責任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擔得起來的。從這個角度出發,衛不可能同意這一處置。加上衛的總體思想是在東北維持現狀,以待整個戰略形勢的變化,這種方案也就不可能獲得通過。蔣介石更不願意早早就放棄長春,一旦放棄長春將使其在美國人眼中本來就被質疑的能力更顯低下,爭取美援就成了“單相思”。
如此一來,長春守軍也就只能繼續在這個“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地方、死守下去了。國軍方面對此總結說,“就在東北剿總對長春國軍之去留遲疑彷徨之際,四平旋被攻佔。自此,長春國軍南下突圍的可能性,即完全喪失”。雖說其中將責任全部推到了衛立煌的身上,但對長春守軍態勢的描寫還是準確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