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商隱的無題詩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爲題材,意境宛轉,情意綿延,用詞華麗,而大多數時候在詩中讀者很難揣摩到其真正的意圖,可是卻不影響他的這些詩給人帶來的蕩氣迴腸之感。其實,所謂的無題詩不是沒有題目,而是詩人在作詩的時候來不及或者不想讓所謂的題目來打亂整首詩的節奏與內涵,而以“無題”爲名,不僅給全詩蒙上了一側朦朧的色調,而且也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詩人隱藏在詩中的種種情感都被寄託在了這兩個字中。

瞭解唐詩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有一個題目或者詩體是在唐詩中是非常常見的——《無題》。其實,所謂的無題詩不是沒有題目,而是詩人在作詩的時候來不及或者不想讓所謂的題目來打亂整首詩的節奏與內涵,而以“無題”爲名,不僅給全詩蒙上了一側朦朧的色調,而且也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詩人隱藏在詩中的種種情感都被寄託在了這兩個字中。
古詩詞中作無題詩最有名的就是晚唐詩人李商隱。
李商隱出現在經過初唐強盛以及中唐的喧囂後而顯得有些落寂的晚唐時期。
當時,李商隱的生活並不如意,他甚至覺得自己憋屈,常常用詩歌排解自己的苦悶,幾首膾炙人口的無題詩也就隨之出現了。李商隱的無題詩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爲題材,意境宛轉,情意綿延,用詞華麗,而大多數時候在詩中讀者很難揣摩到其真正的意圖,可是卻不影響他的這些詩給人帶來的蕩氣迴腸之感。

李商隱就寫過10首《無題》詩,其中大都是寫的男女情愛,纏綿悱惻,其中不乏傳世經典名句: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當然不是每一首《無題》都會留下曠世絕句,比如今天要爲大家介紹的這首《無題》。

這首《無題》相比其他九首而言比較冷門,其中也缺乏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句,可是這些都無法掩蓋這首詩在寫作上堪稱絕妙的藝術手法:
鳳尾香羅薄幾重, 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 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 何處西南待好風?
這首《無題》是李商隱站在一位情場失意的女子的角度,寫出了這位女子的失去愛情首的幽怨、苦悶、無奈之情。鳳尾香羅薄幾重, 碧文圓頂夜深縫。
本句其實並沒有說明詩中的主人公究竟是何人,是男是女,而是通過一系列的動作向作者交代出來,這也是李商隱最擅長的寫作手法。我們通過“鳳尾香羅”、“碧文圓頂”的字面和“夜深縫”的行動,推測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幽居獨處的閨中女子。
在一個孤獨寂寞的深夜,女子在燭光下慢慢地縫製着羅帳(古代常用來代表男女好合),羅帳上還繡着青碧花紋,她大概事在追憶往事吧。

首句交代了時間與主人公的身份,此時頷聯便開始寫女子究竟在追憶何事。
那時自己與情郎初次相遇,因爲含羞還用團扇半遮半掩着,可誰知讓自己含羞的那位男子卻急匆匆駕車從我身邊飛馳而過,雖然相見了卻沒能停留駐足片刻交換彼此的情話。曾是寂寥金燼暗, 斷無消息石榴紅
自最後一次匆匆相見,男子就杳無音訊,而自己卻每天只能在這殘燈下度過一個個的不眠之夜。如今今又是一個石榴花紅的季節,一天天的時光流逝,一轉眼又一個春天又逝去了!
正所謂“蠟炬成灰淚始幹”,“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殘燈,不只是渲染了長夜寂寥的氣氛,而且它本身就彷彿是女主人公對情郎一天天的盼歸最後卻無望之感的外化表現與象徵。本句也正是解釋了頷聯中女子爲何每晚苦苦追憶往事的原因,因爲那次匆匆一見卻是二人最後一次相見。可見女子此刻心中惋惜、悵惘的情態和回味的複雜心理。
回憶無用,還是回到現實吧。頸聯在隻言片語間說明了這樣的深夜密密縫的寂寥和追憶與男子相見未語的惆悵已經成了很長一段時間內女子的常態。
“金燼暗”、“石榴紅”,彷彿是不經意地點染景物,卻寓含了豐富的感情內涵。
把象徵暗示的表現手法運用得如此自然而不留一絲痕跡,在藝術上絕對可以稱得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即便盼歸無望,那麼我只能盼望着能不能有一陣好風,將自己吹送到對方身邊呢?

一句“斑騅只系垂楊岸, 何處西南待好風”包含了多少個相思之夜,承受着多少的相思之苦和幻想過多少次重逢畫面!
李商隱的這首詩雖然冷門,也沒有流傳千古的名句。尤其是對象徵暗示的寫作手法精妙絕倫,爐火純青,使得此詩每讀一次都有新的回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