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內,距離桂林200公里的的地方,有一個不爲人知的世外桃源——黃姚古鎮。它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古鎮之一。與麗江、鳳凰等商業化更濃厚的古鎮相比,黃姚的景色更加的清新秀雅。

從青石板的路上踏過,從斑駁的拱橋上走過,在古稀老人的目光中微笑。情懷,就這樣,一次次,沉澱。黃姚古鎮,是一個能讓你放下心事的地方,一切不如意在這裏截至。

有人曾這樣形容:“黃姚古鎮如同一本千年的詩集,被人遺忘在圖書館僻靜的書架上,當人們不經意地走過,翻開這美麗的篇章,古樸而優雅的格調立即征服了人的心。”

初入駐足,能見的便是一個古色之鄉,幾近清一色的青磚黛瓦,飛檐畫棟,古舊的房屋,古老的榕樹和石橋,讓整個古鎮盡顯明清遺風。

4月間雨季來臨時遊古鎮,踩在停雨後溼潤泛光的青石板上,清雅靜美,也別有一番風味,特別能拍到好片。古街按九宮八卦陣勢佈局,一條主街延伸出八條彎彎曲曲的街巷,宛如一大迷宮,大街小巷均用青石板鋪砌而成,像一條起舞的青龍~

“帶龍橋”爲古黃姚八景之一,它是古鎮15座石鞏橋中最大的階梯式石橋。始建於明朝萬曆4年,清乾隆23年(1758年)重修。帶龍橋是《茶是故鄉濃》《酒是故鄉醇》等影片的外景地,更是當地孩子們玩樂的世界。

文藝青年喜歡坐在橋頭,來一張仰望天空的倩影,而身着旗袍的女士則喜歡以帶龍橋爲背景,來一張優雅的定格,而大部分人則是選擇坐遊船,去感受帶龍橋和黃姚古鎮的秀美,偶爾會看到一隻狗狗路過~

從清朝康熙到光緒年間,古鎮就出了11名舉人和貢生。這裏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構成古鎮獨特的景觀。

古鎮居民仍然崇尚吟詩作對,逢年過節,家家戶戶自書對聯,夏天的時候,村民們喜歡歇坐在室外乘涼,將自家的小板凳搬到門口,和鄰居一起嘮家常,耳畔迴響的是蟲鳴蛙叫……當太陽下山,家家戶戶的紅燈籠便亮了起來。

黃姚古鎮有龍爪榕、睡仙榕、東門榕、接龍榕等名木古樹60餘株,以樟樹、榕樹、楓香樹爲主,有的古樹跟古鎮的歷史一樣悠久,在龍門榕的旁邊有一塊天生形象石,活像一條鯉魚,故稱作“鯉魚躍龍門”。

清乾隆年間,黃姚達到鼎盛時期。黃姚盛產的黃精酒和豆豉,遠近聞名,列入廣西進貢朝廷的貢品。這裏的豆豉有着“昭平三寶”之一的美譽,選用黃姚鎮特有的黑豆、仙井泉水和土著人古老獨特的手工藝精製而成。

古鎮裏有古老的酒莊,也有現代的酒吧,但以清吧爲主,沒有嘈雜的現場,只有伸手想要抓住的歲月。若是厭倦了城市的生活,辭職去黃姚縱情山水、穿越千年街巷便是極好的。

這裏的時光很慢,你可以拋開所有的煩惱雜念,看看風景,散散步,喝喝茶,轉眼就是一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