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滿足,但是生活在明朝時期的老百姓,在過日子的時候卻特別節儉,這主要與明太祖朱元璋的統治思想息息相關。但令後世學者特別驚訝的是,生活在明朝時期的老百姓卻非常幸福。

談起古代社會相信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喫”,人生在世無論達官貴人還是老百姓,每天都離不開喫喝拉撒睡五件事。在很多現代人眼中都會認爲,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一直都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悲慘生活。

事實上古代老百姓的生活質量,與其生活的朝代息息相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如果生逢盛世,普通老百姓雖然過不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也不至於挨餓受凍。但如果不幸生活在亂世之中,別說填飽肚子就連能否活命都是未知數。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徹底打敗元朝餘孽之後,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雖然在很多史料中都曾記載,朱元璋是一個陰晴不定心、狠手辣的帝王。但令後世學者特別驚訝的是,生活在明朝時期的老百姓卻非常幸福。

如果從歷史角度去分析這個問題可以發現,這其實與朱元璋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由於朱元璋小時候一直都出於社會底層,爲了混口飽飯喫做過乞丐、和尚。所以相比較而言他更能體會民間疾苦,並從實際入手減輕賦稅、徭役。


再加上明朝建立之後社會處於穩定狀態,所以老百姓可以獲得更多休養生息的機會。一時間全國上下幹勁沖天,無論是農業生產還是商品經濟發展,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明朝大多數老百姓,已經過上了現代人渴望的小康生活。

明朝人豐富多彩的生活習俗

現在社會中的很多歷史愛好者,對於明朝與唐朝到底誰更幸福,產生了很多分歧與辯論。有人認爲唐朝的政治環境比較寬鬆,生活在社會中的老百姓可以獲得更多自由。並且唐朝時期的女性地位比較高,甚至還一度出現了比較開放的思潮。


但是對於喜歡明朝的人羣來講,他們認爲明朝不僅更具備大國基因。而且明朝老百姓的生活也非常幸福,即使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窮人,也可以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尤其是由於經濟水平相對較高,很多日常用品和糧食都已經達到了白菜價。

老百姓過日子雖然不奢求大富大貴,但是也希望能夠喫飽、穿暖。而這種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在明朝的時候不僅可以完全實現,而且老百姓也不需要爲賦稅,或者徭役等勞民傷財的事情所擔憂。

一、農耕民族的閒散生活

明朝作爲漢族人建立的大一統政權,社會經濟支柱產業依然是農業。雖然商品經濟發展也達到了一定高度,但是作爲擁有將近2億人口的超級大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老百姓的喫飯問題。所以生活在明朝時期的農民,依然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

明朝時期老百姓實行一日三餐制,而這個用餐習俗卻源於唐朝中後期。尤其是在夏季的時候各種食物都比較豐盛,老百姓的餐桌也變得特別豐富。人們不僅可以喫到各式各樣的蔬菜,而且也可以喫豬肉、牛肉、羊肉,一些富貴人家甚至還可以喫牛肉。

由於生產力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所以當時的烹飪技術也多種多樣。現代社會中比較流行的煎炒烹炸明朝時也有,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明朝時期,老百姓的生活節奏並不是太快。或者說他們的生活節奏完全,可以用“閒散”舒適來形容。

雖然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滿足,但是生活在明朝時期的老百姓,在過日子的時候卻特別節儉,這主要與明太祖朱元璋的統治思想息息相關。由於朱元璋是一個從底層,經過不斷努力和奮鬥才坐上龍椅的皇帝,所以他特別在意糧食方面的問題。

二、明朝老百姓服飾要求

古代社會中的歷朝歷代都曾經,對服飾形制和顏色做出過嚴格要求,明朝時期社會中的不同階層,都有其比較獨特的服飾品質和文化色彩。並且細緻到髮型以及衣服材質和顏色等方面。甚至女人佩戴的首飾都必須合乎相關要求。

明朝男人必須用髮簪束髮,官員在上朝時則必須要戴烏紗帽。明朝官員的官服一般都以錦繡綢緞爲材質,而且在顏色方面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老百姓則只能穿粗布麻衣,而且顏色方面也多以綠色爲主,這也體現出了“賤民”色彩。

三、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

明朝時老百姓餐桌上的主食依然是大米和白麪,根據南北口味不同也會略有差異。土豆、地瓜、番茄、辣椒;以及大蒜、南瓜、玉米等,已經在明代人餐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直到現在社會這些食物也依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食物。

據說在當時社會已經出現了番茄雞蛋湯這道名菜,雖然現代人對這道菜都不以爲然。但是在遙遠的明朝時期卻是一道,只有達官貴族和富人才能喫到的美食。事實上當時的美味佳餚還有很多,水晶鵝、炮鳳肚、糟鵝掌、酥雞、滷烤鴨等應有盡有。

據野史記載,明朝大將徐達之所以會背疽發作而亡,就是因爲明太祖朱元璋賜他一道燒鵝。徐達明知道燒鵝是發物,喫完之後就會加重病情。但在君命難爲的封建社會,“君要臣亡臣不得不亡”。這說明燒鵝在當時社會中,也應該是一道比較普遍的菜品。

筆者認爲明朝時期老百姓之所以會豐衣足食,除了與國家政策和自然環境有關係之外。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可以有更多時間專心耕地。在農業發展利益最大化的同時,老百姓的餐桌上也就出現了,能夠讓人垂涎欲滴的古代美食。

結語

明朝作爲距離現代社會最近的漢族封建王朝,不僅把握住了快速發展的生產力時機,而且也抓住了時代發展的脈搏。在國家政治開明社會穩定的前提下,老百姓才能夠安居樂業、豐衣足食。而這種良好的局面根源就在於,明朝前期與中期的奮發圖強。

【參考文獻】

陳學文《明代宮廷的飲食習俗》

劉志琴《明代飲食思想與文化思潮》

滕新才《明朝中後期飲食文化探究》

陳學文《明代中葉民情風尚習俗及一些社會意識的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