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假造车真拿地?造车“房势力”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 中国汽车报

一则离职声明激起千层浪,一句话引出一个关乎经济转型升级的讨论。

日前,恒大动力科技集团副总裁吕超宣布辞职,并说:“‘房地产造车模式’,与汽车产业发展规律多有碰撞之处,若不彻底改变行为方式、造车理念,则很难成功。”吕超为泰特机电前董事长,致力于推动轮毂电机产业化,去年因恒大并购泰特机电而进入恒大工作。

对于真正关心国民经济、制造业和汽车的人来说,人事变动所涉及的恩怨纠葛是无足轻重的“绯闻”,真正值得关注的点,是那些令人早就心存怀疑却又难以尽说的产业发展隐患。这可能也是这位资深汽车人的离职感慨,令不少车圈朋友表示“支持”、“理解”的原因,并引发了关于“房地产造车模式”到底是不是“假造车、真拿地”的讨论。

这几年,业外资本频繁入市造车,其背景是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产业,集先进科技、密集资本、密集劳动力于一身,是各路资本响应国家号召,实现转型升级的好抓手。因此,有了“IT造车”和造车“新势力”,但百年多来传承了踏实、严谨、苦干DNA的汽车圈,一直在对他们进行“灵魂的拷问”,时至今日,“新势力”们已经被行业和市场拷问到底儿掉了。

然而,另一股资本更雄厚的造车势力,却还没有受到同等规模的拷问。

这或许与他们早就担纲经济发展擎天柱多年有关,财大气粗且品牌公关能力成熟、强悍,媒体上遍布的是话术统一的宏愿与期待,而业界私下却流传了不少关于困惑和看不懂的私语。这股造车势力,就是以恒大集团为代表的房地产资本,且称他们为造车“房势力”吧。

2019年11月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现场全景 (资料图)

与“房势力”的背景相比,“新势力”显得“弱爆了”,既然我们曾经毫不留情地拷问过“新势力”,就不应该不同样拷问“房势力”的真心,否则就是“拈轻怕重”。吕超离职一事本轻,但恰如其时地出现,就成了个出口,让业界各种零散的信息、疑虑与吐槽得以汇聚到一起,千言万语一句话:“房势力”到底是不是“假造车、真拿地”?

这些疑问,关乎国家经济转型与产业健康发展。有问有答,才能越辩越明。或许,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房势力”太令人雾里看花,“信息不对称”而令人误解,滋生了“谣言”。为国家和产业计,也为自己的品牌计,建议“房势力”正面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那些以造车名义在全国各处拿的地,工业项目进展得怎样了?那些希望用配套土地优惠政策,撬动产业发展的地方政府,还满意吗?

去年,曾有人统计过,恒大汽车业务板块旗下至少有37家可以开展房地产业务的子公司,恒大的策略是在汽车板块下工业与房地产齐头并进,在每个地方都一手做汽车产业投资,一手做房地产开发。也就是说,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一起拿,无论是与国能合作的整车板块,还是包括并购了泰特机电的动力科技板块,都如法炮制。以工业投资换土地,成为恒大与地方政府谈判的筹码和套路。这篇报道内有恒大用此办法拿地的详细列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查阅,不再赘述。

据知情人士透露,2019年,恒大利用汽车基地、动力科技基地的名义,在天津、上海、广州、郑州、沈阳、南通、六安、贵阳、岳阳、新乡等地,取得用地超过8600亩。与此相关的生活配套项目上马了13个,共计4900多亩,已开盘6个。今年,恒大计划以汽车和动力科技的名义再取得近3900亩工业用地,以及5538亩生活配套用地,并还会上马12个房产项目,新开8个盘。所谓的生活配套项目,就是你所熟悉的——房地产。

目前关于南沙、上海的工业基地项目大力推进的消息较多,而其他基地的消息较少。消息人士爆料称,恒大把南沙基地当成了“样板间”给其他地方政府看,而“实际交房”难以像“样板间”那么美好,现在沈阳、新乡两地工业项目进展缓慢,住宅项目却已经开始预售,惹得地方政府不满,甚至要求恒大停止预售。吕超亦在公开报道中称:“恒大在汽车领域规划了一个庞大的投资版图,号称总投资超过3000亿,但实际上的投资也就200亿左右,十倍以上的夸大,目的就是在当地申请住宅用地资源。”

懂些经济的人都知道,房地产的本质是金融,多年来,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就是一手拿地一手拿贷,项目未开建已经在预售,老百姓的钱进了兜儿再开工,资金周转要求得特别快。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土地就是钱,国家要转型,希望让资金更多流向先进制造业,地方政府就以土地为一种杠杆撬动“房势力”的工业投资,才有了生活用地与工业用地搭配的模式。如果,“房势力”拿了住宅用地开发卖钱,而工业项目最终搁浅,这不仅没有起到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更会让房地产绑架国民经济进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

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汽车行业吃过这样的亏。之前,有车企耍小聪明,尝试过这种“土地游戏”,最后不仅没有汽车与地产双赢、地方政府与车企双赢,还分了做汽车的心,结果“多输”,汽车项目甚至停摆,企业并被地方政府起诉。事实证明,做汽车产业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否则会被反噬。这一点,不会因为“房势力”操作土地游戏更娴熟而改变!

许家印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国家和社会给的。”此言铮铮在耳,相信他不会以如上方式回报“党、国家和社会”。那么,这些工业基地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是否如人所爆料的那样,光忙着预售房子了?还有,恒大汽车和动力科技项目选择投资地点的标准,到底是以汽车工业发展规律为标准,还是以住宅好卖为标准?这些汽车人所关心的问题,请“房势力”公开回答,我们希望得到正确答案。

第二个问题,那些以造车名义大规模招来的汽车人才,现在培养、使用得怎么样了?他们有多少人在被迫卖房?他们的汽车职业履历能否因在恒大工作过而增值?

去年以来,汽车人的微信朋友圈出现一个现象,一些去恒大汽车板块工作的朋友,每天当微商卖房子,经常令人以为已经去当了房地产经纪人。“亲朋好友们,买房请找我!”这种表述是不是似曾相识?何止是当了房地产销售,更成了拉亲戚朋友上船的“传销”小能手。在知乎、微博等公开讨论平台上,能看到很多人对此的吐槽。比如,本来是被恒大汽车业务“千人招聘”的宏大愿景感召去工作的,结果入职没多久就被下发了卖房任务,不能达成考核目标就会被“谈话”。不久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汽车板块员工被大批调去恒大宝做销售,把此事推上了舆论高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汽车是高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强化人才培养才能加速汽车创新发展,除了学校培养,在企业的产业化实践中成长,是最重要一环。汽车行业有专门的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爱惜人才、培养人才是全行业共识。然而,以海量气魄办事的许家印“千人招聘”来了这么多汽车人才,就是用全员卖房来培养的吗?这真是让他们的车圈师友们,深感痛心。再好的毕业生没有好项目可做,也不会有大进步,再让他们分散精力去卖房,这对汽车人才和产业是怎样的伤害?!这样工作一两年后,他们个人履历、专业能力,会因为在恒大汽车工作过而增值吗?

对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是否在拖经济转型升级的后腿?恒大这样愿意强调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不至于如此吧?那么,“房势力”到底是怎样进行汽车人才使用和培养的?请给我们一些正面消息!

第三个问题,那些被“买合圈大好”了的合作伙伴、并购标的、供应商,都因此得到了更好的产业发展机会吗?他们是否陷入了因被恒大资金拖欠,或者“暗度陈仓”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窘境?

吕超公开表示,希望恒大能妥善解决股权款等问题,看来是存在纠纷。无独有偶,有消息称恒大并购卡耐电池这个项目,也存在付款纠纷。此外,日前还有消息爆出,恒大与国能的合作也陷入了僵局,国能被边缘化并被“肢解”,天津国能工厂已经停工。

“买合圈大好”,与房地产企业进行并购及合作的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多为倾慕房地产企业“财大气粗”。但若有多家车企遭遇“甲方”的拖欠,这些本来该及时流入制造企业的钱,不能及时支持制造业发展,很多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几乎要面临生存大考。而若合作之后反倒影响了自身发展,就让人有些遗憾了。

国家希望资金雄厚的“财主”行业能为先进制造业输血,支持其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但若真是遭遇了这些,“房势力”岂不是反倒吸了制造业的血?!以恒大对国家的责任心,应该不会愿意看到这一幕发生。

以上说的这些事,是笔者从公开报道、社交平台讨论上看到的,也有个别事来自知情人的爆料。笔者不愿意相信这些事是真的,但毕竟这些传言在行业内流传甚广,真相到底如何,希望恒大能出面澄清。

而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恒驰到底进展得如何了?何时面世?以上三个问题的真实答案,将直接决定恒驰能否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当然,未来恒驰的市场表现,也将成为恒大对以上三问的终极回答,相信大家都会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