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连续四年亏损

撰文 | 海星

出品 | 大摩财经

清华系校企紫光集团5月11日披露了最新业绩,紫光董事会也同时进行了大幅换血。

紫光集团2019年债券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公司营收769.38亿元,同比降3.8%;归母净利扭亏为盈达到14.3亿元,同比增326.68%。利润大增主要是投资收益增加及金融资产价值上升所致。

不过,扣除政府补助及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后,紫光集团的主营业务仍然亏损,亏损额高达144.96亿,亏损同比扩大100.7%。至此,紫光集团已连续四年主营亏损。

清华控股持有紫光集团51%股权,为控股股东。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的北京健坤投资持有另外49%股权。

紫光集团董事会在这次年报发布之际也发生重大变动。公告显示,紫光集团董事、总经理张亚东卸任,赵伟国兼任总经理。

紫光集团董事会共有七席,此次有张亚东、李艳和、李中祥三位董事退出。清华控股推荐原董事范新任紫光集团副董事长、推荐郑成新、孙娟为新董事,北京健坤投资推荐刁石京为新董事。此外,赵燕来卸任监事会主席,改由李艳和担任。

新董事会成员中,郑成新、孙娟均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在清华控股任职。刁石京也是清华大学校友,曾任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等职,现为紫光集团联席总裁、紫光国微董事长、紫光展锐执行董事长。

2018年下半年,校企纷纷进行体制改革,清华大学旗下清华控股曾一度计划转让紫光集团控制权。2018年9月,清华控股计划将持有的紫光集团32%股权转让至苏州国资旗下的高铁新城,6%股权转让至海南国资,同时三方签署了共同控制协议,以达成对紫光集团的共同控制。

但是到了2018年10月,转让计划生变,清华控股又计划将紫光集团总计36%的股权转让至深圳国资旗下的深投控,同时双方达成一致安排,以让深投控实现对紫光集团的实际控制;结果,2019年8月转让计划再次生变,清华控股与深投控的交易因“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而终止。

紫光集团近两年在“从芯到云”的战略布局下,主营半导体芯片业务和云网业务。其中,云网业务主体为上市公司紫光股份(000938.SZ),芯片业务分散在紫光展锐、紫光国微(002049.SZ)、长江存储和法国立联信(Linxens)等公司。

此外,紫光集团旗下还拥有芯成科技(0365.HK)、中芯国际(0981.HK)、文一科技(600520.SH)、紫光学大(000526.SZ)等上市公司。

2019年,紫光集团IT设备及服务板块实现收入537.02亿元,同比增15.4%,占总收入比为70%;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增32%,收入占比为21%。

紫光集团的其他业务还包括能源环境、科技园区产业(酒店行业收入)、租赁和教育培训等,去年能源环境收入为35.75亿、教育培训业务收入为29.53亿。

半导体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紫光集团近几年资金压力较大。2017年至2019年末,紫光集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09%、73.42%和73.46%,负债率较高。

截至2019年底,紫光集团总资产约3000亿,有息负债高达1693.23亿。

紫光集团的现金流压力较大,一年期有息负债为851.3亿,去年末账面货币资金仅为571.4亿。

随着有息负债规模增加,紫光集团2019年财务费用增长41.62%至92.36亿元。

今年3月及4月,紫光集团发行的“19紫光01”、“19紫光02”两只债券,一度由于投资者对其债务情况担忧而大跌。

为缓解资金压力,紫光集团一方面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借新还旧,另一方面通过转让股权、增资、定增等方式引入外部资本。

紫光集团在年报中披露,2020年5月,紫光展锐以500亿估值与22家投资者达成转让协议,紫光集团将转让紫光展锐13.39%股权,回流资金73.66亿元。同时,紫光展锐获得几家机构50亿元的增资。

紫光展锐重组后,清华控股仍持股38.56%为公司控股股东,国家集团电路基金持股15.278%为第二大股东,芯片巨头英特尔(中国)公司持股12.987%为第三大股东,大基金二期与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均持股4.091%。目前紫光展锐正冲刺在科创版上市。

今年4月,紫光集团计划转让旗下紫光股份17%的股份(转让后紫光集团仍持股34.7%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同时,紫光股份还抛出了120亿元的定增计划。

假设紫光股份股权转让和定增计划在今年顺利完成,加上紫光展锐股权转让和增资已完成,预计将增厚紫光集团300亿净资产,从而降低集团的负债率,减轻债务压力。

•END•

大摩财经正在招聘主编/财经编辑/商务运营,坐标北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