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劇中最後,南天門確實被攻克了,但殺傷日軍的主力,是漫長的炮火準備、空軍轟炸和龍文章小隊的堅守造成的,等最後虞嘯卿發起總攻的時候,剩餘日軍的彈藥和有生力量都很有限了,可以說虞嘯卿是撿漏了。在第一次跟龍文章的沙盤對攻中,很明顯,以虞嘯卿一師的兵力,想要強攻南天門,幾乎不可能,日軍堅固的堡壘串聯在一起,交叉的火力網,加上地雷,路障,碉堡羣,整個南天門,幾乎就是一個巨大的戰爭機器。

我的團長我的團,可以說是當前最優秀的中國遠征軍題材的影視作品,沒有之一。主角龍文章和他的川軍團,虞嘯卿和他的虞師,在中國的西南門戶,怒江邊,上演着跟日軍的殊死搏鬥。
劇中,真實的在線了當時中國遠征軍的英勇作戰,不畏犧牲,在艱苦的條件下,爲保家衛國而戰,爲民族尊嚴而戰,爲國家未來而戰。

前半部的高潮,是龍文章收攏一衆散兵遊勇,在南天門跟日軍打了一張短兵相接的陣地戰,異常慘烈,一千餘人,僅剩下了寥寥十二人,犧牲的,很多連名字、籍貫、部隊番號都沒留下,連墓碑都來不及樹立。但他們成功將日軍抵擋在怒江邊,爲對岸的江防佈置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可謂是可歌可泣,幾乎改變了當時的戰略態勢,否則日軍在毫無抵抗的怒江登陸了,就能長驅直入西南了,對陪都重慶和後方大本營成都都有着致命威脅。
後半部的高潮,就是備戰南天門,這也是虞嘯卿朝思暮想的一戰。虞嘯卿做夢都想要攻佔南天門,打響反攻的第一槍,成爲反攻的急先鋒。
那麼,劇中,虞師能按事先計劃,單獨攻佔南天門嗎?
虞嘯卿太急了,他對勝利的渴望讓他有些輕狂,對敵情掌握也不足,以爲憑藉美械裝備,炮火優勢和空中支援,可以輕鬆踏平南天門,可他卻太低估江對岸的竹內連山,也太低估了對方戰略佈置的強大。
龍文章經過幾次渡江偵察,對敵情有了充足的認知,爲了阻止虞嘯卿,龍文章跟虞嘯卿來了一次沙盤對戰。

在第一次跟龍文章的沙盤對攻中,很明顯,以虞嘯卿一師的兵力,想要強攻南天門,幾乎不可能,日軍堅固的堡壘串聯在一起,交叉的火力網,加上地雷,路障,碉堡羣,整個南天門,幾乎就是一個巨大的戰爭機器。
後來,根據龍文章的偵察內容,虞嘯卿和龍文章策劃了進攻方案,先用小部隊滲透都核心位置,然後固守待援,大部隊開始進攻後,中心開花。
戰術是不錯,那麼,當時,這個方案,虞嘯卿在首次進攻中,能攻下南天門嗎?
首先,劇中最後,南天門確實被攻克了,但殺傷日軍的主力,是漫長的炮火準備、空軍轟炸和龍文章小隊的堅守造成的,等最後虞嘯卿發起總攻的時候,剩餘日軍的彈藥和有生力量都很有限了,可以說虞嘯卿是撿漏了。

要知道,在虞嘯卿最後的總攻之前,龍文章小隊已經整整堅守了38天,這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日軍已經對龍文章小隊所在的樹堡圍攻了38天了,大大銼削了日軍的銳氣和精力。龍文章小隊人數雖然不對,但單兵火力遠超日軍,加上有堅固的樹堡作爲掩體,又是居高臨下,俯設戰場,應該已經消滅和殺傷大部分的日軍有生力量了,可謂是立了攻克南天門首功。
另外,這38天內,虞師的炮兵針對和航空兵,一直保持着高強度的配合作戰,雖然步兵沒有參戰,但依舊發揮了中心開花的戰術左右。日軍想要穩定南天門陣地,就要奪取制高點,一旦仰攻樹堡,除非能立刻攻陷樹堡,不然就要面對虞師炮兵陣地的炮火準備,和航空兵的轟炸,挨個點名了,38天的狂轟濫炸,不但會殺傷日軍,更是對掩體、堡壘和散兵線都照顧了一番,等虞師渡江時候,估計綜合戰力不及之前三成。
而且,從最後的兵力來看,發動總攻的,除了虞嘯卿的部隊,還有其他的部隊,是一次聯合行動,貌似行動的現場指揮是虞嘯卿,看來他用龍文章小隊的堅守和戰績,換來了一次升職加薪的機會。
因此,從上述來看,要是虞嘯卿按原本的方案,對南天門發動進攻,很可能失敗,就算勝利了,也是慘勝。
龍文章小隊雖然佔據了制高點,單兵火力也強大,但人數稀缺,不可能發動反攻,因此,日軍如果不採取主動進攻,採用圍而不攻的策略,在龍文章火力覆蓋點外設防,38式步槍射程遠,精度高,誰露頭狙殺誰,龍文章也沒什麼反制的辦法。
竹內連山大可集中剩餘的兵力火力,阻擊虞師登陸部隊,重點的火力輸出是他們的重機槍和擲彈筒。先躲在甬道里規避虞師的炮火準備,一旦虞師登陸短兵相接了,虞師的炮火優勢和航空優勢就無法發揮了,加上居高臨下,以及高昂的士氣,後果可想而知。
因此,如果按照戰前計劃,僅靠虞師一師的兵力,採用事先的中心開花戰術,也很難攻克南天門。真正攻克南天門的主力,是龍文章38天堅守對日軍的消耗,以及炮兵部隊和航空部隊的狂轟濫炸。
願在此戰犧牲的英雄能安息,因爲他們爲最後的勝利,打下了寶貴的基礎。再見了,我的兄弟,再見了我的團長,再見了我的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