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陳聰】
5月10日,適逢母親節,不少人都會在社交網絡和微信朋友圈中發文,表達自己對母親的祝福,又或者是抒發個人身爲母親的感慨。
不過,Papi醬早前的一則育兒微博卻是給她帶來了不小的爭議。
10日中午,Papi醬在微博上發文稱,自己過去覺得考驗累、拍視頻累、熬夜開會類、構思視頻累、出差累、拍戲累……現在真正做了母親之後,才發覺這是最累的事情。
由此她向天下母親送上祝福,祝福大家母親節快樂。
去年11月,Papi醬在個人視頻中公開懷孕的消息。今年3月4日,Papi醬又以“卸貨”爲調侃宣佈自己生子的喜訊。因此,今年的母親節也是Papi醬人生中的第一個母親節,不少網友都在她微博的評論區中留言,向她表達祝福。
不過,卻也有一部分網友翻看到Papi醬前幾天的一則微博,發現到一些端倪。
前幾天,Papi醬分享自己的育兒日常,其中提到自己兒子的小名叫“小小胡”。
正是這個稱呼,引起了一些極端網友的不滿。
過去,Papi醬多次在個人視頻中毫不避諱地提到自己老公老胡,因此網友們都知道Papi醬的丈夫姓胡。而這些極端網友之所以如此生氣,原因就在於,她們認爲身爲獨立女性的Papi醬怎麼可以讓渡孩子的冠姓權,讓孩子跟隨父親姓呢?
有網友表示,Papi醬在她的婚姻關係已經算是比較強勢、有自由空間的一方了,但還是要被孩子束縛,孩子的冠姓權需要讓渡,真的很讓人恐婚恐孕。
是的,在這些極端網友看來,付出母愛就是被孩子束縛。
還有網友就Papi醬曬出的育兒照評論到,照片中的Papi醬太顯疲憊和萎靡了。
更有網友直言,Papi醬獨立女性的人設已經崩塌。
據瞭解,網友之所以認爲Papi醬是一名獨立女性,源於她過去的一些公開發言。
例如,她曾在《拜託了,冰箱》節目中自述,結婚五年多來,逢年過節和丈夫都是各回各家,雙方父母也少有互動往來。而在《我家那閨女》節目中,被問及要如何給包括自己在內各種關係排序,她又說,會把自己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伴侶,然後是孩子,最後纔是父母。
這樣的婚姻觀和愛情觀受到了不少網友的追捧,“獨立女性”也因此成爲了Papi醬的標籤。
現如今Papi醬懷孕生子,似乎又要把自己的生活陷入到相夫教子的傳統模式中,自然會讓此前對其推崇備至的網友感到不滿了。
甚至還有網友用到“強奴勁驢”的詞彙來辱罵Papi醬。
不過,更多的網友則是對於這些極端網友如此侮辱Papi醬感到不解,因爲沒有人擁有“獨立女性”的定義權。
有網友是這樣說的,Papi醬從未提過自己的孩子要跟隨自己姓,難道跟隨父親姓難道就成婚奴了,就不配再被認爲是獨立女性了?
還有網友指出,難道那些極端網友追求的性別平權只是在追求形式上的平等?
此外,也有網友認爲,爲了所謂的“女性地位”去侮辱女性,這本身就失去了發聲的資格。
可以注意到,在社交網絡上,部分網友在討論到兩性和平權的話題時正愈來愈頻繁地使用到“婚驢”“X癌”“胎器”等詞彙對女性進行物化和侮辱。
這些網友對於新時代女性自有一套評判標準,如果有任何女性稍有不符合這套標準的“出格”之舉,首先就會被打入到傳統女性的羣體之中,然後她們再給這個女性貼上相對應的標籤,諷刺其向她們眼中的男權社會,或者是傳統價值觀“低頭”。
口口聲聲要打破社會對於女性既有印象、追求性別平等的這些網友,侮辱起女性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此,我們就可以明白爲什麼Papi醬僅僅因爲自己孩子隨父姓就遭遇到網絡暴力了。
或許我們都應該達成一個共識:
人和人的分類中,最重要的不是生物屬性、是男是女,而是社會屬性,包括階級、能力等等方面,脫離社會屬性而去談論兩性和平權的議題,只會是離題萬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