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到了垓下之围后的乌江边,项羽已经不是籍籍无名的小子,而是威震天下多年的西楚霸王,这样一个骄傲的骨子里的霸王,不允许自己失败,如果失败了那就用自己的死亡来结束这一切。第三个原因,项羽了解刘邦的为人。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的神勇,被称作千古无二。最值得称道的当是巨鹿之战是,项羽破釜沉舟,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实现了起义军与秦军形式的逆转。
巨鹿之战时,项羽面对十倍与自己的秦军,决定拼死一战。率军渡过漳水后,下令把船只全部凿沉,把做饭的器具全部销毁,断了自己的所有退路,只带着三日口粮与秦军作战。项羽军因此以必死之心奋勇向前,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个个以一当十,最终,楚军杀得秦军丢盔弃甲,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在之后,项羽逢战必胜,一路高歌,最后杀入咸阳,火烧咸阳宫,覆灭了大秦帝国,成就了项羽的西楚霸王。
毫无疑问,项羽是个英雄。但无论是司马迁的正史《史记》中的记载,还是历朝历代的戏剧传奇中刻画,项羽都是一个十足的悲剧形象。
项羽前半生功绩成就辉煌,就反衬出结局的悲凉。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那么说,为什么神勇无比的西楚霸王,当初敢破釜沉舟拼死一战,兵败乌江边却自刎,不敢渡江卷土从来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项羽深入骨髓的骄傲。
秦朝的灭亡,项羽可居首功,但不是全功。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若是没有各地农民起义军与各国诸侯的牵制,面对完整实力的秦军,项羽毫无胜算。但是项羽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所有的功劳都是他的,他是天下第一,因此他直接以下犯上,逼迫楚王同意自立为霸王,并且分封天下十八个诸侯。
当初巨鹿之战前,项羽的领路人叔父项梁战死,项羽初生牛犊不怕虎,又挟哀兵之势,所以项羽才能做出破釜沉舟的惊人之举,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一死。而到了垓下之围后的乌江边,项羽已经不是籍籍无名的小子,而是威震天下多年的西楚霸王,这样一个骄傲的骨子里的霸王,不允许自己失败,如果失败了那就用自己的死亡来结束这一切。
第二个原因,亚父爱人相继离去的打击。
如果说项羽的前半生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除了自己的勇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范增的运筹帷幄。就连刘邦也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但是由于项羽性格上的缺陷,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致使君臣离心。范增的的告老还乡和病死归途,在打胜仗的时候还好,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项羽的心中一定是充满了悔恨了。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虞姬和项羽的相识过程没有记载,但一直到垓下之围,项羽都把虞姬带在身边,说明用情之深。当时楚军兵少粮尽,大势已去,曾经叱咤风云的霸王也英雄气短,露出儿女情长作《垓下歌》,而虞姬拔剑起舞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霸王意气尽,贱妾和聊生。”然后自尽。亚父和挚爱的相继离去,更是增加了项羽内心的悲痛。
所以,漳水边是一无所有,因此敢打敢拼无所畏惧。而到了乌江边,是曾经拥有过江山,挚友,美人,转眼间又失去了一切,多重打击下不愿苟活。
第三个原因,项羽了解刘邦的为人。
自举兵反秦以来,项羽大大小小经历了七十多次战斗。刘邦曾经是项羽强有力的队友,最后却成了最强大的对手,在经历了鸿门宴,烹煮刘太公分一碗羹等等事情之后,项羽已经很了解刘邦的为人了。只要项羽一日不死,刘邦一定寝食难安。莫说是渡江回到江东,就算是逃到天涯海角,刘邦也一定会赶尽杀绝。
而当时的项羽很清楚,敌我双方的实力过于悬殊。虽然耻于汉王刘邦的为人,却也承认他的实力,项羽实力完整鼎盛的时候都没有消灭刘邦,更何况是现在。
从局势上来讲,韩信已经横扫了黄河以北,中原地区基本都落入刘邦之手,项羽想要卷土重来联合各王与诸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再加上江东不过千里之地,人口几十万,怎么可能敌得过刘邦手下几十万大军呢?既然注定了失败,何必再把战火蔓延到家乡?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当初漳水边的神勇少年,面对十倍己军的秦军,毅然决然破釜沉舟一战,兵败乌江边上却选择自刎。不是因为西楚霸王不负当年之勇,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知难而退。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