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心理学帮助,进入幸福研习社·

  或多或少,人们都活在各种制约里。假如有一天,将人置身于一个他们无论怎样都永不会输、也永不会被定罪的世界里,人会怎么做?世界又会怎么样?

  美剧《西部世界》对此作了栩栩如生的展示。

  为了少剧透,我尽量只捋着一条线来介绍剧情。

  01

  创造世界的时候

  很多问题造物主并没有想好

  在一个名叫“西部世界”的主题公园,创建者福特和阿诺开发出了高度仿真的机器人——不仅外形与人一样,七情六欲也一样。为了赚钱,他们打算开放园区,售高价票,吸引人们入园与机器人玩互动游戏。

  真人的身份在这里是游客,机器人的身份是接待员。为此,他们还编了几段故事,分别为南北战争、原始部落、寻宝、抓坏蛋等刺激性主题内容,将接待员先行做角色定位,再进行模拟演练;与此同时,又给接待员设定了这样的规则——他们只能互相伤害和被游客伤害,不能伤害游客。

  这些游戏的宗旨只有一个:以吸引游客探寻内在的自我为卖点——将游客置身于一个他们无论怎样都永不会输、也永不会被定罪的世界里,哪怕他们对接待员烧杀淫掠,罪恶滔天——以此让游客了解,释放了原始本能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

  福特向接待员伯纳阐释自己的价值观(点击图片可以放大字幕)

  就在园区即将开放的时候,阿诺面临哲学和情感困惑:接待员和人类究竟有何不同?他们的痛苦和人类的痛苦又有什么区别?园区开放后,作为接待员的这些机器人们从此将活在无休止的折磨里,万劫不复,我们这样做真的对吗?

  阿诺一直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深切地爱着接待员们。在强烈的负疚感折磨下,他想说服福特不要开放园区,但福特认为人类和接待员的异同还是很明显的——相同在二者之间本没有界限,都是一种虚构,都有自己的背景故事,痛苦都是想象的、且只存在于自己的心智之中。不同在于接待员无疑更纯粹,他们遭遇的痛苦无论多么深重,都可以通过一键删除得到救赎。

  阿诺在反对无效的情况下,赋予了接待员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可以有独立思维、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尤其赋予了他最喜欢的接待员德洛伊丝觉醒后,要化身大恶人怀特、毁掉整个西部世界园区的使命。

  为了摆脱负疚感,也为了让德洛伊丝加深记忆,阿诺命令她开枪打死了自己——能够让人记忆深刻的,唯有痛苦

  福特认为人类不能靠自己更改身体设置,所以不会享有所谓的自由

  阿诺的死,震撼了福特。园区开放后,福特固然承担了机器人世界里唯一造物主的重任,但游客的放浪形骸,股东各方的利益谋划,接待员的自我觉醒和无休止的地狱式生存,都让福特对自己当初坚持开放园区心生懊悔,他觉得阿诺是对的——他们真的是介入了演化,创造了一种新生命,并对他们的无边苦难承担罪责。

  于是,在给接待员以真正的自由和彻底摧毁园区这两点上,他继承了阿诺的遗愿,用了35年的时间来修订自己的错误。最后,借由一次园区改造,福特对接待员进行了“沉思”程序的升级,进而改写了园区故事,编码了接待员可以对游客进行反抗、屠杀和奔向自由世界的能力。

  在这个大背景下,《西部世界》用两季20集的容量,讲了几个人的故事,其中,最打动我的是游客威廉和接待员德洛伊丝的故事。

  清新美丽的德洛伊丝是威廉一生的纠结

  02

  德洛伊丝和威廉走上的是两条觉醒之路

  德洛伊丝是园区第一代接待员,也是阿诺的最爱,被阿诺倾情倾力打造。她每天的角色就是早晨当农场主的女儿,出门画画;下午出现在甜水镇的闹市里,等着遇见一个叫泰迪的恋人——泰迪这个接待员是专门为德洛伊丝打造的,他的生命基线就是爱德洛伊丝,无条件保护她,生生世世为她死——晚上两人打马回农场,发现德洛伊丝的父母被强盗杀害了,泰迪很快也被打败了,德洛伊丝被坏人拖进凉房强暴并杀害。

  第二天,被修葺一新、删除了痛苦的接待员们再次复活,德洛伊丝依旧清新甜美,也再次重复前天的剧情:当女儿,画画,偶遇泰迪,被强暴,被杀害。

  老威廉向接待员揭露创建西部世界的宗旨

  从剧情开始排练,到阿诺死后园区开放,德洛伊丝和接待员们在这个地方反反复复爱了、死了万千回,一次次被蹂躏被侮辱,却深陷设计者的程序里不能自拔。但她从来没有质疑过所处的世界,对于善恶美丑,她也永远选择去看美好的那一面。

  几年后的一天,经过了多次程序升级的德洛伊丝,无意中启动了阿诺留下来的意识信号,开始对场景有了一点记忆,对她所处的世界产生了质疑——没错儿,一切命运的改变都从质疑开始。为了从重复命运的机制里解脱出来,她听从阿诺声音的指引,在被强暴时开始反抗,拿起枪打死了强盗。之后,德洛伊丝踏上了改变命运的逃亡之旅。

  这时,她遇到了游客威廉。

  威廉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靠拼命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凭借才智,他当上了提洛公司的执行副总裁。提洛公司是西部世界的股东,总裁的女儿喜欢威廉的纯朴和才华,两人相恋,即将完婚。总裁的儿子洛根带着威廉到西部世界一游,说是家族的欢迎之旅,其实也是想借着玩一次放纵游戏,来窥探一下威廉的真性情,并适时予以打击——瞧,从底层入赘豪门是多么的不容易。

  穷人家孩子威廉原本只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他发现,晋升之路艰辛又遍布羞辱,远不如作恶高效

  而威廉同意跟洛根来西部世界游玩,既是因为这是“跻身家族”的入门标志,也是出于一点儿好奇,他想找到家族投资的这个游戏里面,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意义”。从小到大,威廉都在追着“意义”奔跑,他是被“意义”控制的人,如果一件事毫无“意义”,他就不做了。

  由于是第一次来西部世界玩儿,威廉完全分不清谁是游客谁是接待员,一律按人类标准礼貌对待,不做任何有违自己教养和道德的事情。恰在此时,他遇到刚刚有点儿觉醒了的德洛伊丝。威廉敏感地发现,德洛伊丝不是一般的接待员,而是跟真人有着一样感知的“新生命”。所以,当德洛伊丝请求威廉帮她离开这个世界时,威廉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带着她加入了一个南北战争的游戏,想借机离去。

  这个逃离的过程并不顺利。

  作为园区的股东和大玩家,洛根对西部世界的大多故事情节和接待员们都了如指掌,德洛伊丝的“觉醒和逃亡计划”在他看来就是个笑话,不仅完全没有兴趣顺着她编故事,也不愿意带着她玩游戏,还总想一枪打死她然后让园区接回尸体去重启。

  这引发威廉不满,他没有想到这个大舅哥到了西部世界竟会变得形同恶棍,无恶不作。而洛根对一直分不清真实世界与游戏世界边界的威廉既理解又不耐烦,总想把威廉拉回现实,然后再跟他一起怀着游戏的心去“参战”。为此,洛根还借机故意多次出言不逊,讥讽威廉的懦弱,提醒他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你就是一个想挤入豪门的底层人,我妹妹也是因为你懦弱才选择你,她还在家里等着你回去迎娶,你别糊里糊涂爱上一个只是长得像人的“东西”。

  洛根对威廉的鄙视是那种自认为血统高贵的二代蠢货对草根智慧的肆无忌惮,所以必须让他付出代价

  洛根没意识到自己犯了大忌,这个时代,血统优势只代表一时抢占先机,并无永久性。小人物在向上攀援的旅途上,谨小慎微往往只是不得已的选择,未必是天性;这样的人非常敏感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出身和努力,自尊心异于寻常的强和脆,格外在意别人的认可和接纳。

  从苍凉人生向风光人生攀升的过程中,若正念行善得不到及时的肯定和奖赏,而邪路作恶又回报丰厚和进阶高效时,人性必将面临质变的选择。

  威廉本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怎么可能对被冒犯没有记恨呢?以前,他表现得谦虚隐忍,可能只是因为还没有累积到爆发的程度,或没有攒够可以爆发的资本和条件。但在西部世界就不一样了,这里是一个“游戏的世界”,人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和借口不按世俗社会的规矩出牌。

  威廉很快洞悉了游戏的规则,开始试着对洛根的挑衅予以回击;而德洛伊丝的软弱无力,也激发了威廉的保护意识,为他的回击提供了道德勇气。终于,在一次战斗中,威廉果断地抛弃了被敌军俘虏的洛根,任接待员士兵对洛根暴打而不顾,带着德洛伊丝逃亡了。

  至此,威廉在感情上完成了与洛根的第一次决裂。

  威廉敏锐地察觉到了西部世界的核心秘密,开始辨识什么是真实的自己

  在逃亡的火车上,威廉与德洛伊丝坠入爱河——没错,拯救一个弱者或成就一个强者的,往往是另一个更弱的人,尤其当她还是一个美丽无瑕的女子时。只有在德洛伊丝这里,威廉的尊严和人格才是彻底独立的,被尊重的;他的爱情也没有任何算计和取媚,而是全然的释放和绝对的真心——这是威廉人生第一次品尝到,做一个人性解放的人是多么的酣畅淋漓;也是他第一次为找到并认识了自我而欣喜——他发现自己的真我善良,勇敢,纯情,正义,有道德,有担当。

  03

  不断幻灭和不受惩罚的施暴,足以改变人性

  但他们最终还是落在了洛根之手——被俘后,洛根加入了起义军似乎还当上了将军。

  洛根为了让威廉彻底认清现实与游戏的本质区别,认清德洛伊丝不过是一个“东西”,不惜当着威廉的面,刺伤了德洛伊丝,让威廉看到了德洛伊丝肚子里的精密零件。德洛伊丝重伤之下逃走,威廉的感情受到巨大伤害。

  德洛伊丝之于威廉的意义,是富家子洛根所不能理解的。她既是威廉的爱情,也是威廉自我觉醒的原动力和美好的人生理想——不管德洛伊丝有没有“人”的灵魂与生命,威廉的感情、感受都是真实的,付出和得到都是惊涛拍岸的。

  与德洛伊丝的爱情让威廉第一次觉醒,而这样铭心刻骨的爱,他一生仅此一次

  德洛伊丝的被害,彻底斩断了威廉对洛根的友情,也击碎了威廉通过正向努力收获尊严的梦想。趁着夜色,威廉杀了除洛根以外的所有人,然后,放逐了洛根。他决心从此以后,要用尽手段打败洛根,争夺家族的继承权。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修改自己的奋斗目标,也第一次初尝复仇的滋味——痛快!

  他开始喜欢这种屠戮与做胜利者的快感。

  威廉到处寻找德洛伊丝,最后,还是在甜水镇,他们初始相遇的地方再度邂逅。但此时的德洛伊丝已经被重新装机过了,她完全不记得威廉,并重新开始了她作为农场主女儿的一切经历:画画,偶遇泰迪,被强暴,被杀害。

  这个幻灭给威廉带来的冲击,不亚于洛根给他的伤害。自此,威廉发生了人生第二次质变——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情,无论真人还是机器人,无非都是被各自的程序设定了而已。一个人想要做真正的自己,就必须活得跟西部世界里的福特那样当“造物主”,以现实世界为“西部世界”,去设计和摆布别人,而不是做他人的附属品。

  30多年后,威廉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已经面目皆非。老威廉现在是提洛公司的老板、西部世界的大股东。这30多年来,他实现了他想要实现的一切梦想——结婚,生女;清除大舅哥洛根,取而代之成为家族接班人;接着废除岳父,取而代之;扩大公司在西部世界的股份,另行设立项目,从游客进园起,就监控他们的各项数据,投入资金,做真人再造的实验,以达到让人类实现永生的终极目标。

  只是,这些成就依然不能让他满足,总仿佛丢失了什么。为此,30多年来,他反反复复到西部世界探寻,比当年的洛根表现得还要恶贯满盈和残酷无情,但一旦他离开西部世界回到现实社会,就会发觉自己的心灵正在被一股黑暗势力吞噬。

  老威廉对妻子坦陈:自己本性属于西部世界,那里有德洛伊丝,在那里施暴才有快感

  30多年来,威廉每一次去西部世界,都最先来到甜水镇,看着德洛伊丝清水芙蓉地出现后,他再骑马到农场,杀死所有人,继而殴打德洛伊丝,强暴她,虐杀她——也许,困扰他的黑暗,就是他对世间一切美好的不再信任。当年跟着他一起幻灭的,不仅是他对德洛伊丝的爱情,也有他对世界的善意,温情与信任。为此他一直不甘心,总是对令他失去这一切的那一切,伺机报复。

  《西部世界》的结尾,是威廉最后一次走进西部世界,决心不再重复福特的游戏,而是打算玩一下阿诺的游戏,找到毁灭者怀特,杀了;然后自己出去后,再彻底毁了这个主题公园,连同他真人再造的实验和规划。这时,他又遇到了德洛伊丝。

  经过30多年的修修补补和福特对她的一次次升级,德洛伊丝现在不仅彻底觉醒了,还记起自己有个爱人叫威廉。这让老威廉这个大恶棍听到后倍感滑稽,他现在对纯真爱情不仅无动于衷,甚至充满嘲讽——无非一场游戏,德洛伊丝无非就是一个“道具”而已——所以,他对德洛伊丝的肆意殴打和残害丝毫没有停止。

  德洛伊丝晋级成为毁灭者怀特后,第一个杀的人就是西部世界的造物主,福特

  但德洛伊丝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东西”了,更是毁灭者“怀特”——她的使命是通过以暴制暴,实现阿诺结束接待员的轮回、毁灭西部世界的遗愿——威廉已经杀不死她了。两个人带着各自的使命,一番相杀后,各自走向属于自己的、未知的未来。

  04

  这个世界有自由吗?没有,都是编码而已

  可未来是什么呢?影片并没有提供答案,只留下了一堆思考——

  所有的生命都在寻找自由,可是,究竟什么是自由?为了那个自由,当人面临岔路的时候,到底应该依据什么做出选择?一度,威廉在西部世界找到了“自由”,他掌控了这个世界,也在这个世界无所不作无所不能,然后呢?他丢失了善光明,被困在恶黑暗里不能自拔。

  他自由了吗?显然没有。

  人总是在寻觅,却总也不能解脱,这是为什么?人的欲望和困境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能够对此提供答案的,或许只有宗教了。

  从这部剧里,我隐约看见了佛教的影子,比如它对轮回的展示——这是我推荐这部剧给所有佛教徒看的理由。科技给佛教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可以用越来越便捷的手段,展示佛教对世界的认知,掀开世界运行机制的秘密,从而大大增加人们开悟的可能性。

  你看电影技术的出现,就让“真即是虚、幻也是实”这样的禅宗义理得到了最直观的演示,直接就能让现代人在认知上锐利古人诸多年。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则更进一步,能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展示整个轮回的运行机制是什么样的。

  德洛伊丝对游客的审判:生存是你们的基石,但不是你们唯一的动力,你们渴望去伤害去杀戮,不是吗?

  西部世界里的接待员们,终其一生都在演绎轮回——表面上活得生机勃勃、有血有肉、爱恨情仇,背后却是剧本编辑赋予了他/她角色的意义,程序员赋予了他/她实现的能力,其命运是注定的。如德洛伊丝必须每天下午出现在甜水镇,一次一次掉落一盒罐头,等着泰迪来拣;泰迪一次一次下火车,与德洛伊丝重逢,为她杀人、为她死。接待员无非是人类设置的一套编码而已,生生世世,他们都只能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故事里,周而复始地向死而生。

  接待员是编码,那么给他们编码的人类又是什么?

  人类的命运并没有比接待员好多少,他们也同样被神秘力量操控——那就是业力的编码。

  比如威廉,生于贫寒,长于贫寒,不甘贫寒,努力学习只为出人头地摆脱贫寒。甜水镇与德洛伊丝偶遇后所发生的一切,让他看清了自己真实的欲望与潜能,也饱尝了痛楚与幻灭。他一次次到西部世界找寻自己失落的一角,一次次从邂逅德洛伊丝开始游戏的启程,但每次放纵之后,心灵都跌入更深一层的幻灭与迷失的深渊。

  他的生命基调就是贫瘠、偏执、被迫害狂,他对生活中的不满报复得越强,就被轮回的链子锁得越紧,终其一生,只能挣扎在贫瘠里,不是物质,就是心灵——还是以穷凶极恶的方式。

  妻子的自杀激怒老威廉,他跑到西部世界残忍地杀了一对母女,却发现“这种畜生干了都会动容的事我竟真的毫无感觉”,他对自己的恶也有了刷新般的认识

  由于他的心被自己的业力束缚在了现实世界与西部世界的交接地带,所以,无论怎样,他都只能徜徉在虚实之间,脱离不了迷幻——无论对谁,他都充满怀疑,觉得对方不一定是真的,包括亲生女儿,也被他当做接待员给杀了,最后甚至连自己都开始怀疑,拿起刀子割自己的小臂,想看看里面是不是也埋着线路……

  威廉和福特其实殊途同归,都看到了西部世界和真人再造计划的背后,是某种“意义”的缺失——坏人为什么还要让他再活一次?留在记忆中不好吗?既然生命与痛苦是结伴而生的,又何必非要他人生生世世遭罪呢?

  妻子死了,女儿被自己误杀了,老威廉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对黑暗本性感到了绝望

  到了这时,人们就会深味,人类确实没有必要如此执着得失,执着爱恨情仇乃至生死,如何转动业力、摆脱轮回才是根本目标——而这,又是依靠个人能力达不到的,需要哲学的支撑和信仰的提拉。

  如果威廉从小信仰的不仅仅是功名利禄,还有一份宗教情怀,那么,在他后来的人生旅途中,就能够对善多一分坚守,对爱多一分呵护,对人性多一分信任,即使也造业,总归是善业多一些,虽不能帮他迅速摆脱轮回,但也一定是向上缓慢攀援,而不会像作恶那样,一次又一次拉他下坠,直至堕入黑暗的深渊。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中预测,人类终将从智人向神人演变。我们现在身处互联网世界,人手一部手机,近乎于外挂了一个大脑在虚实两个世界奔波,算得上是半神人的过渡期了。

  当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当行善和作恶的执行都变得越来越容易的时候,那么,怎么抱持你的正信和对因果报应、业力轮回的警觉,就变得十分重要——审慎选择,不要像威廉那样卡在中间!

  作者:蓝艺,《凤凰周刊》副总编。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蓝艺雅舍(ID:lanyilanjuewu),已获授权。

  

  “父亲缺位”的人生影响

  

  人物 | 肯·威尔伯:精神奥德赛

  

  爱物志 | 那些抚慰你灵魂的事物

  咨询电话:188-0137-4573 / 138-1124-8084

  回复目录,提取所有往期文章目录,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