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臧傳義稱:“身體有肌肉的部位都有可能出現抽筋現象,但小腿抽筋更爲常見。”臧傳義表示,腿抽筋是由複雜因素導致的,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比如:控制肌肉的神經狀態如何。

當你正在下樓梯或參加接力比賽加速奔跑時,猝不及防的腿抽筋,頗令人懊惱。聽聞腿抽筋,身邊的人往往會善意提醒:這是缺鈣的表現,要補充鈣了。

事實真的如此嗎?

腿抽筋的原因不止是缺鈣

腿抽筋就是腿部肌肉不自主地長時間收縮,醫學上稱之爲“腓腸肌痙攣”。“它的主要特點是肌肉容易興奮,收縮不受控制,持續時間長,常給人帶來痛苦,讓人很不舒服。”北京老年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臧傳義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老百姓都以爲腿抽筋是因爲缺鈣。但這只是原因之一,並不是全部。”臧傳義表示,腿抽筋是由複雜因素導致的,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比如:控制肌肉的神經狀態如何?肌肉本身質量怎麼樣?肌肉所處的內、外環境如何?

腿抽筋可能與控制肌肉的中樞或外周神經出現異常有關。如果腦部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肌肉接受到異常指令,從而出現某一組肌肉的異常收縮,如帕金森病。如果外周神經出現問題,比如椎間盤突出,也可能引起相應肌肉異常收縮,發生腿抽筋。

腿部肌肉本身出現問題,也可能誘發腿抽筋。比如肌肉的炎症或疾病,肌肉缺血,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老年人尤其要警惕)。臧傳義稱:“身體有肌肉的部位都有可能出現抽筋現象,但小腿抽筋更爲常見。這是因爲小腿後部肌肉使用頻繁,需要的血量比較多,但是由於它的解剖特點,腿部供血往往相對不足,容易出現抽筋。”

此外,腿部肌肉所處的內環境也會影響到肌肉狀態。比如身體處於低鈣、高磷、低鉀、高乳酸的狀態,也容易引發腿抽筋。

“外環境如寒冷刺激,劇烈運動,過度疲勞,腿部受壓等也可能導致腿抽筋。”臧傳義表示,總而言之,以上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腿抽筋。

一些疾病也可引發血鈣濃度降低

那麼,抽筋與鈣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血鈣濃度低容易導致肌肉興奮性增高,輕微刺激就會出現肌肉痙攣。”臧傳義解釋。

儘管如此,出現抽筋不能盲目補鈣。一是因爲,如上所述,抽筋未必由缺鈣引起;二是因爲,即便抽筋與缺鈣有關,也先要搞清楚是鈣攝入不足,還是丟失過多。

臧傳義告訴記者,從內因上看,缺鈣可能是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也可能是鈣丟失過多。孕婦、青少年常表現爲生理性缺鈣,是因爲他們對鈣的需求量高,正常飲食不能滿足鈣的需要,必須補鈣;絕經後的婦女,老年人因爲鈣吸收能力降低,導致血鈣或骨鈣不足。

另外,一些疾病可能直接或間接引發血鈣濃度降低,比如甲亢、尿毒症、慢性胃腸道疾病、糖尿病、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藥物作用也會引起缺鈣現象。比如糖皮質激素、西尼替汀、他汀類藥物等會導致缺鈣。”臧傳義表示。

“可以看到,抽筋不單單是因爲鈣攝入不夠,也有可能是因爲身體本身存在的一些疾病引起鈣丟失過多而導致血鈣低。”臧傳義表示,常規補鈣沒有問題,但不能盲目補鈣。他建議,想知道缺不缺鈣,要到醫院檢查。

關鍵是做好針對性預防

如何緩解和預防腿抽筋?

“肌肉的拉伸很關鍵。”臧傳義提醒,拉伸時要往與肌肉收縮相反的方向拉伸肌肉,通過對抗制止肌肉收縮。

熱敷、按摩也有利於緩解腿抽筋。通過按壓收縮的肌肉,排出堆積的乳酸,放鬆後肌肉血供增加,可以讓肌肉得到舒緩、放鬆。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針對性預防。首先檢查自身有無原發性疾病,如果是因爲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引起的腿抽筋,往往需要針對下肢血管進行治療。其次要看有沒有喫一些容易引發鈣流失或影響鈣吸收的藥物。補鈣時常需同時補充維生素D3。”臧傳義說。

專家建議,平時多曬太陽,多喝牛奶,多喫雞蛋、瘦肉、白菜、海產品等含鈣較高的食物。“尿酸高的人不要多喫海產品,容易引起痛風。”臧傳義提醒道。

臧傳義說,有一些老年人爲了湊齊步數,每天大量走路。“這會使肌肉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對關節也不好。要知道,肌肉也需要休息。愛運動的人,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足準備活動,給肌肉熱熱身。另外,喜歡游泳的人也要先試試水溫是否合適,否則水中出現抽筋可能造成生命危險。此外,冬天鍛鍊要注意保暖。”

“一般來講,偶爾一次短暫的腿抽筋,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後果。如果反覆抽搐,持續時間過長,導致腿痠痛,很難受,就比較嚴重,自我拉伸或按摩、熱敷不能緩解,就要到醫院進行檢查。”臧傳義說。(實習記者代小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