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情況下,一線奢侈品牌沒有停止漲價的步伐。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奢侈品行業遭受的打擊正在從中國延伸至歐美等各大奢侈品市場,全球產業鏈受損,歐美奢侈品門店紛紛關閉,市場銷售急劇下滑。

5月13日,韓國首爾超過百名顧客蜂擁至香奈兒店外排起長隊。因網傳香奈兒當週即將漲價,民衆希望在此之前進行搶購。有民衆甚至排隊3小時,仍表示等待是值得的。目前,香奈兒首爾公關代表稱,2天前法國總部已經上調價格,並確認將在全球範圍內漲價。

此前報道:奢侈品漲價潮來襲:LV兩月漲兩次,香奈兒或將漲逾15%

在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情況下,一線奢侈品牌沒有停止漲價的步伐。

近日,據澎湃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LV)、Chanel(香奈兒)、Prada(普拉達)等在內的國際一線奢侈品牌都有調價行爲,幅度超過往年正常水平。

以LV爲例,5月5日其中國專櫃價格再次上調,其中一款CANNES水桶包的中國專櫃價格從17900漲價到19400元,上漲1500元,漲幅約爲8%。漲價並非只針對中國地區,該款皮包在美國官網的售價也從1890美元上漲至1980美元,漲幅約5%。

而此前在2019年9月和2020年3月4日,LV已對其全線產品進行了兩次調整。也就是說,LV品牌兩月調價兩次,半年調價三次,超過了以往一年調價一至兩次的傳統。對此,LV中國表示,公司一貫不對價格做出詮釋和回應。

此外,有銷售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Chanel也將於本週5月14日或15日在全球進行大幅調價,漲價幅度在15%至19%之間,目前Chanel官網已將產品價格撤下,只待新的價格上線。

聽到漲價風聲,上週末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Chanel門店已出現大排長龍的景象。

有奢侈品代購向記者表示,奢侈品牌每年都會有正常的調價措施,幅度在10%左右,但今年的漲幅較往年高出許多。

有代購在朋友圈曬出此輪奢侈品漲價盤點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一般來說,奢侈品行業內有跟風漲價的趨勢,當一線奢侈品牌調價後,其他品牌爲了縮短價格差距,保持品牌基調,也會進行一輪漲價。

受到疫情影響,以線下零售爲主的奢侈品業務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基本停滯,各大奢侈品集團的業績和股價也紛紛下滑。據LV母公司——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發佈的一季報顯示,排除匯率和結構性變化影響,銷售額同比下滑17%,並預計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將持續下滑。

而另一大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也呈現出同樣的跌幅,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5.4%。開雲集團表示,集團正準備迎接最艱難的一年,相關舉措包括削減旗下各品牌成本,推遲新品發佈。開雲集團旗下擁有古馳(Gucci)、聖羅蘭(Saint Laurent)、寶緹嘉(Bottega Veneta)、巴黎世家(Balenciaga)等品牌。

貝恩諮詢公司在5月8日發佈的《2020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研究報告春季版》中指出,2020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預計將縮減20%至35%,而繼今年第一季度市場銷售額下降25%後,第二季度或將加速萎縮。

就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疫情控制最穩定的中國市場已成爲奢侈品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據LV在上海某商場的店員介紹,銷售已從4月開始回暖,在五一節期間平均門店的日銷售額能達到100萬左右,較3月份月銷售額僅有三四百萬的情況已有明顯提升。

5月初,據彭博社援引不願署名的消息人士稱,過去三週內,Louis Vuitton在中國內地的門店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約50%,標誌着中國奢侈品市場在第一季度銷售額暴跌後已經開始反彈。

延伸閱讀:全球奢侈品預計損失700億歐元

近日,貝恩諮詢公司發佈報告稱,受疫情影響,2020年奢侈品市場規模將萎縮15%至35%,全年損失預計600至700億歐元。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奢侈品市場整體銷售額下降25%至30%。

另據整合傳播諮詢公司羅德近日預測,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奢侈品市場將出現25%至30%的暴跌。預計這一整年,奢侈品行業收入將損失600億至70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5200億-6100億元)。

 奢侈品行業會否加速走向線上?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奢侈品行業遭受的打擊正在從中國延伸至歐美等各大奢侈品市場,全球產業鏈受損,歐美奢侈品門店紛紛關閉,市場銷售急劇下滑。面對線下慘狀,一向對電商渠道保持謹慎態度的奢侈品牌會否加速走向線上?

在疫情期間,多家奢侈品牌上線天貓和京東平臺,開設了旗艦店。

3月5日,頂級奢侈品牌Delvaux宣佈,在京東商城開設官方旗艦店。京東商城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除了Delvaux之外,香奈爾集團旗下的珠寶工坊Goossens、羊絨工坊Barrie、英國皇室御用皮具品牌Smythson、頂尖蘇格蘭毛衣製品商Pringle of Scotland、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意大利潮牌MSGM,以及當紅時尚設計師品牌By Far、Proenza Schouler等,都在疫情期間入駐了京東。

今年3月,普拉達(Prada)、亞歷山大·王(Alexander Wang)、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等奢侈品牌也相繼在天貓開設了旗艦店。與此同時,Karl Lagerfeld(卡爾拉格斐)、凱特·絲蓓(Kate Spade)也在疫情期間上線天貓。

不過,高明表示,事實上,儘管目前奢侈品主要依靠線下渠道銷售,但近年來,大多數奢侈品牌已開始嘗試電商業務,這些在疫情期間上線的奢侈品牌應該是早有計劃,在疫情前就做好了上線準備,而並非是受疫情影響。

從2005年以來,奢侈品銷售在中國市場的年均增幅均保持在兩位數。高明認爲,目前,中國奢侈品市場處於穩定發展階段,不會出現爆發。相對而言,奢侈品電商在二三線以下市場的發展空間更大。“三線以下城市奢侈品門店很少,發展線上能夠彌補低線城市線下渠道的不足。”高明說,羅德傳播集團近期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中國奢侈品市場從一二線城市逐步下沉,三線及以下城市的花費已略高於一二線城市,未來具有更大的潛力。

來源:綜合@世面 澎湃新聞 @梨視頻 中國商報 界面

編輯:T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