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最近强调,减负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不是简单地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味地”、“一刀切”减负,减负不是没有学习负担,减负要减得是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
减负一直是教育的关键话题,已经被拿出来讨论了很久了,这几年也开始慢慢落实。小学阶段是实施的最多的,很多地区的小学,都已经取消了月考和期中考试,放学也不再布置过多的作业,期末考试之后也不再公布相应的分数成绩,也不允许按成绩分班,更不允许搞什么多余的补课。
按理说孩子的负担减轻了,没有了考试、排名和补课,孩子们开心了,家长们的负担也减轻了。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可事情的发展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家长对减负都不买单。
比如南京的一位家长,也是笔者的朋友,孩子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南京的减负执行得很坚决。他被这个搞得身心俱疲,现在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他说:“如果到了初中还是这样,就只能把孩子的户口迁回安徽老家,这么折腾下去,中考和高考怎么办?”
像这位家长的经历,也不是少数,中高考的存在,实在让人无法掉以轻心。给孩子“快乐教育”,到了将来中考和高考的时候怎么办?要知道多数地区的中考录取率都在50%左右,而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像深圳高中录取率还不到50%,一旦考不上高中,就只能去职业学校了。
职业中专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重点高中与名校,它们之间的差距大到不能想。很多名校只要能考进去,可以做到保底都是一本,而普通高中努力三年,全校也才几十个一本,是他们不够努力吗?实在是资源上差太多了。
教师水平、学生素质带来的差距,有时候就像天堑一样,连最优秀的学生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又该怎么努力呢?
衡水中学被称为“航空母舰”,升学率受全国高中的瞩目,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抱着极大的期望,来衡水中学取经,人数多到需要提前预约。可衡水中学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与素质教育的方针相背离的。
衡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打造了一套培养标准,从学生的字体到知识,再到学生的生活,都有一套详细的规定。不管学生是怎么样,按我这套标准来压榨潜力,只要能做到最高等级,就能考上名校。衡中15年的文科状元刘嘉森,为了能迎头赶上,一个寒假没有回家都住在酒店,复习到脚都肿了。
按理说这样的学校不应该存在才对,可它不仅存在了,而且发展壮大到成为河北最好的学校,并且也是中国最好的高中之一,是全国普通高中仰望的对象,无数人都想把孩子送进去,无数校长都想学到衡中成功的秘密。
为什么会这样?只要高考还存在一天,这样的中学就会继续存在下去,没有衡水还会有别的中学,减负也就不可能为家长们接受。家长只会把孩子送到课外培训班去,把孩子更多地送到类似于“衡水中学”的学校。不是让孩子受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高考对普通人有多重要。
减负当然要推行下去,不能搞“一刀切”式的减负,并且应试教育的模式不改变,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减负。高考改革持续进行中,未来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之后,或许学生也就不必再进入“衡水”这样的学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