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界中拍到的球状闪电。自然界中拍到的球状闪电。

闪电是大自然中的一种“放电”现象,它大多发生在雷雨天气,我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一般的只要我们注意躲避,是不会被闪电击中的,但是有一种闪电名叫球状闪电,它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闪电,这种闪电神出鬼没,而且危险系数极高,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大自然中闪电图片

球状闪电直径从15~40厘米不等,但也有人称曾见过直径1~2厘米和5~10米大小的球状闪电。

大部分报道为球形或卵形,还有扁长方形、立方体、圆环状、哑铃形、云雾形、圆柱形、子弹形、雪茄形、锥形、透镜形、盾形和螺旋形等。球状闪电能以固定的频率改变其直径大小,可逐渐衰弱变小,爆炸可使其体积增加并使其终结。并且,能靠分解或重组改变大小。

球状闪电模拟图

通常在雷暴时发生,为圆球形状的闪电。这是一种真实的物理现象。它十分亮,近圆球形,直径约15至40厘米不等。通常仅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1至2分钟的记录。颜色除常见的橙色和红色外,还有黄色、紫色、蓝色、亮白色、幽绿色的光环,呈多种多样的色彩。

球状闪电模拟图

最早的记载,见中国宋朝科学家沈括(1031—1095)所著的《梦溪笔谈》卷二十神奇:

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镕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镕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水而炽,人火得水而灾”,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区区世智情识,穷测至理,不其难哉!

自然界中拍到的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并不常见,它行踪不定、色彩外形多变,还具有巨大的瞬间破坏力。

它大多发生在雷暴天气,比较的少见,但是却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闪电。球状闪电它最长可以维持了1至2分钟,要知道一般的闪电顶多几秒钟的就没了,而更为可怕的是它可以随气流起伏在近地空中自在飘飞或逆风而行。有的时会通过开着的门窗进入室内,常见的是穿过烟囱后进入建筑物。威胁室内人员的安全,它甚至可以在导线上滑动。有时会悬停,有时会无声消失,有时又会因为碰到障碍物爆炸。所以说,它的危险系数要比一般闪电高很多。

自然界中拍到的球状闪电

2014年8月5日9时左右,山西运城新绛县水利水保局一座4层楼高的办公室里上班的闫勤学,听到窗外有雨声,就准备走出办公室将楼道里的窗户关上。站在3层的窗户旁边,闫勤学看到天空中有闪电,并伴有雷声,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刹那间,一道亮光闪进楼道,闫勤学回忆,“一个巨大的火球,带着夕阳红的色彩,从没有防护栏、打开着的塑钢窗户里闯进来,速度特别快,瞬间发生爆炸,然后就消失了。”这一个“火球”直径约40厘米,瞬间发生爆炸,响声很大,造成5台计算机损坏 [7] 。新绛县气象局气象防雷工程师杨英分析,这个火球即是并不常见的“球状闪电”。当天,受副热带高压东退影响,新绛普降雷阵雨,电闪雷鸣中,降水持续了1个小时左右。

自然界中拍到的球状闪电

一直以来,球状闪电形成的原因尚未有确切的解释。

球状闪电通常都在雷暴之下发生。通常它只会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1~2分钟的记录。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气中独立而缓慢地移动。由于球状闪电出现的频率很低,科学家难以做系统的观测。2012年6月,甘肃省兰州市的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青海省一个雷暴天气中绘制辐射地图时,意外记录下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发光球。光球从地面升起,变成一道闪电,在地上穿行15米,然后消失。研究人员说,它的直径约5米,只出现了不到2秒钟。这场发生在2012年的风暴的视频和光谱,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自然界球状闪电的首次科学记录。

自然界中拍到的球状闪电

有人认为球形闪电的形成是灼热的空气团或汽化了的元素,例如碳、钠或铜。虽然这个理论可以解释球状闪电的部分特性,却不能说明为什么它可以在飞机舱内形成。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等离子体、离子、带电尘埃、有外层电子壳的水等,但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完满地解释这个科学悬案。

自然界中拍到的球状闪电

直到现在,球状闪电仍是人们不能解释的奇怪自然现象。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球状闪电基本上发生在雷暴天气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