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圍觀了“史上最快頒獎”的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後,有粉絲替周冬雨和易烊千璽遺憾:沒能在現場拿獎,讓影后和最佳新人的意義稍稍打折。

不過,拋開粉絲濾鏡,站在更高維度看,最遺憾的,其實是拿到最佳導演的曾國祥。

爲什麼這麼說?

因爲,這本可以是他真正接過港片血脈的高光時刻,也是香港電影的重要瞬間。

以近10年港片之式微,金像獎關注之下滑,以及本土電影人心中的孤傲,香港電影太需要自己的接班人了。

尤其是導演。

過去10屆金像獎的最佳導演,許鞍華和徐克兩位大前輩就拿了5個。其他的王家衛、莊文強,也都不是第一次拿獎。

當然也有新導演拿獎,比如《寒戰》系列的梁樂民、陸劍青,《樹大招風》的許學文、歐文傑和黃偉傑。但可惜他們都是聯合導演,且拿獎後均無亮眼表現。

從這個角度,曾國祥在20年代的開端,拿到最佳導演,既是爲過去的10年收尾,也爲接下來的10年開頭。

可轉念一想:香港電影的未來,就靠曾國祥一人了?

或許現實不至於如此之慘淡,但我們曾經熱愛的港片,到底還有多少新生代電影人可以指望呢?

01.

曾國祥向左

多數人認識曾國祥,不一定是因爲他是曾志偉的兒子,而是4年前的《七月與安生》。

電影公映前,沒有得到太多關注度,周冬雨+馬思純的雙女主,遠沒有後來的影響力。

應該說,《七月與安生》的成功——不管是獎項、票房還是口碑——雖然最後收穫掌聲最多的是兩位女主,但這的確是屬於曾國祥的成功。

再到去年那部大熱之作《少年的你》,演員大出風頭,但首功之臣,還是曾國祥。

作爲導演,曾國祥有兩個能力最爲令人刮目相看:

一是將二流小說影像化——即導演的視聽語言能力。

這一方面得益於他身邊優秀的監製和團隊,從《七月與安生》到《少年的你》,曾國祥作品的攝影、剪輯、配樂、美術設計放在華語電影中都是一流。

另一方面,是曾國祥作爲導演、爲影片注入的細膩情感,與敘事風格。

很多人看完這兩部電影,都會對其中的細節念念不忘。

比如《七月與安生》:

安生去找家明,轉過頭的壞笑瞬間;七月安生的互動,牀上談話,浴室脫衣,以及兩場對比意味明顯的火車站送別。

到《少年的你》,曾國祥的進步也看在眼裏:

旁白少了,空鏡多了,大特寫尤其增加。積水的地面,密封的試卷,成羣的學生,每個鏡頭背後都是戲。

特寫鏡頭符合電影展現青春苦痛的主題,諸如最後互相對視,直至合二爲一,堪稱去年華語電影的幾個高光時刻之一。

二是指導演員表演——即調教演員的能力。

這部分,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或許不用多說太多。

其實用對比的方式,或許會體現得更清晰:

周冬雨憑兩部作品拿到金馬、金像兩大影后,但除此之外演技獲讚的電影並不多。

如《喜歡你》《後來的我們》這些熱門電影,表演上的空間不可謂不大,但都沒有達到得獎作品的高度。

馬思純拿到金馬影后的幾年,幾部作品的表演甚至還被批評,比如去年的《大約在冬季》,挑大樑的女主戲,很多人卻說看得尷尬。

易烊千璽因爲表演樣本較少,不好妄下定論,但考慮到《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表演也被一些觀衆批評,《少年的你》亦絕對是他個人目前的表演巔峯。

簡單說,一個有能力調教演員的導演,需要明確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同時,更要有懂人的能力。

曾國祥自己說:

“因爲我當了演員,我知道演員有時候想什麼、顧慮什麼,我希望我是一個能照顧到演員的導演,這點非常重要。因爲演員必須要相信導演,他纔會把自己很內心的東西掛出來,那樣電影纔會好看。”

如果要總結曾國祥的導演方法論,其實也簡單,看清楚他跟在誰後面學習即可。

曾國祥延續的,其實是陳可辛15年經驗來在內地摸爬滾打出來的,所謂“北上合拍片方法論”。

故事和風格完全抹去港味的同時,又深諳港片那一套用情緒主導觀衆的手法,搭配精準的選角和十足的話題性,征服觀衆可謂遊刃有餘。

02.

麥浚龍向右

談及港片未來,很多人或許覺得,曾國祥、陳可辛這一掛拍合拍片的,其實離大衆印象中的港片,已經漸行漸遠了。

留守的香港導演,誰能扛起復興原汁原味港片的重任?

麥浚龍,或許可以。

麥浚龍83年生人,比曾國祥小4歲。不同於曾國祥早早進入電影行業從底層打拼的經歷,麥浚龍是以歌手身份出道的。

剛出道那幾年,走唱跳風的麥浚龍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他長得不帥,歌藝也一般,想立刻出頭,確實難度不小。

但後看轉變風格的麥浚龍,開始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線。將風格化玩到極致的他,逐漸成爲部分樂迷追捧的偶像。

音樂部分不多談,以電影論,麥浚龍做過演員,寫過劇本,不過導演作品目前能看到的只有一部,很多人應該非常熟悉:2013年的《殭屍》。

對很多影迷而言,這是一部不輸同年《一代宗師》的港片傑作。

導演麥浚龍,同樣有兩個能力讓人印象深刻:

一是將所謂“港片情懷”與時俱進的能力。

這麼多年,打着情懷旗號的港片不在少數,如王晶、劉鎮偉那樣自我消費的,幾乎沒有成功者,很多時候,一個是看創作者用不用心,用心和不用心的結果,兩部《追龍》就是最鮮明的對照。

麥浚龍的《殭屍》,好的一點就在於,致敬歸致敬,但沒有完全陷入到致敬的窠臼。

有人說,《殭屍》其實是“林正英+清水崇+王家衛”的三合一風格。細琢磨,此評價不無道理。

從紅繩糯米,到錢小豪、陳友、鍾發、樓南光,包括一閃即過的老照片,這些過去殭屍片的經典元素和演員,是《殭屍》最直觀的致敬一面。

至於女鬼的部分,明顯是監製清水崇的日式恐怖風。

而敘事上的文藝範兒,雖說不至於到王家衛,但也絕然和過去殭屍片的商業氣質區分開來。

看過影片的應該記得,真正的致敬與情懷,其實落在了結尾。

一切都是一場虛無的夢,就像曾經那些泛黃的照片,和模糊的記憶。

這個主題放在一部商業元素突出的電影中,昇華的味道,十足強烈。

二是營造視覺奇觀的能力。

華語年輕導演中,會拍文藝範兒或許不少,但真正會營造視覺奇觀的,實在少之又少。

視覺系,這或許纔是麥浚龍最大的那個標籤。

就像他的音樂作品都很追求概念化和風格化一樣,麥浚龍的電影在視覺上亦是精雕細琢和充滿想象力的。

當然,也有人說,《殭屍》的風格港不港日不日的,看不到他真正的個人風格。

這大概也解釋了,爲什麼有那麼多人期待麥浚龍的第二部導演作品《風林火山》。

電影已經是17年的項目,去年正式定剪,能否在今年公映,尤其是在內地公映,還要打個問號。

但是,看看這個陣容,很難不想看:

金城武、劉青雲、梁家輝、古天樂、高圓圓。

如果說向左的曾國祥,選擇了大勢所趨的“北上合拍”,那麼向右的麥浚龍,就是逆勢而行的“堅守本港”。

極致的風格化、極致的本土化、極致的視覺化。

如果《風林火山》能在故事層面更進一步,麥浚龍距離得到金像獎的肯定,也不遠了。

03.

本質上,他們是一類人

儘管作品風格看起來天差地別,但本質上,身爲導演的曾國祥和麥浚龍是非常像的。

他們都對創作有着極大的熱情,都很會調教演員,都堅持拍作者氣質的商業類型片,力圖將藝術和市場最大限度地囊括。

最重要的一點或許是:

他們都有着一個好導演必須具備的,審美力與執行力。

審美負責起點的高度,執行決定了結果的完成度。

這兩點上,他們兩個是當下香港年輕導演的領跑者。

當然,對熱衷八卦者,他們身上也從來不缺話題。

曾國祥是所謂的“星二代”。

父親曾志偉是著名的香港演員,同父異母的姐姐曾寶儀也圈內有名的主持人。

他曾說自己一直竭力擺脫父親的陰影,但也承認,有父親在,入行後的自己的確少捱了很多罵。

雖然出道後也演了很多類似曾志偉早年的那種好色流氓角色,但好在曾國祥一直明白自己有個導演夢要追,最終實現夢想。

之所以看好曾國祥,除了個人硬實力,還有作品的話題度。

《七月與安生》的雙女主友誼,《少年的你》從撤檔到原著融梗的各種爭議,這些都從電影之外,給電影帶來了海量的曝光與討論。

加上他擅長調教演員的名聲,未來期待跟他合作的演員,應該已經排起了長隊。

麥浚龍是“富二代”。

父親麥紹棠是香港著名商人,人稱“兇悍股王”。有父親支持,麥浚龍得以放手做自己想做的音樂。

他爲人熟知的身份,還有阿嬌前男友。

兩人07年相戀,結果次年就爆發“豔照門”事件,相傳當時麥浚龍依然對阿嬌不離不棄,只是隔年阿嬌上《志雲飯局》,坦誠陳冠希是他歷任男友中的最愛,疑似傷透心的麥浚龍最終選擇離開。

相比曾國祥,麥浚龍作品也從來不缺少話題度。

他們都喜歡用大牌明星,都喜歡拍與衆不同的故事,且都面臨到審查的相關風波。

他們很不同,他們又很像。

04.

那些曾經閃耀的接班人

但,除了他們兩個,之外呢?

事實上,如果我們回看近十年金像獎的最佳新人和最佳新晉導演,會發現後來持續有亮眼表現的,實在不多。

新演員不多說,這十年來,選出的陳奐仁、蕭敬騰、王菀之都是歌手跨界,徐家傑更是玩票拿獎。

其他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蔡瀚億,這幾年也已泯然衆人。

新導演方面,《踏血尋梅》的導演翁子光,未來有梁朝偉、郭富城坐鎮的《風再起時》,值得期待。其他值得一提的,或許只有《一念無明》的導演黃進。

若再向前搜尋,和曾國祥算是一代人的馮德倫,或許可以算上一個港片希望。

都做過演員,也都拍過不錯的作品,可惜馮德倫在兩部大製作《太極》票房不佳後,好像一下子丟掉了銳氣。

除了前幾年和劉德華拍了部口碑票房同樣不佳的《俠盜聯盟》,這幾年再無建樹。

公衆更多的焦點,也放在了他和舒淇的愛情長跑上。

如果說那一代70到80後的香港電影人,有誰是最可惜的,我想就是謝霆鋒和張柏芝這對前夫妻了。

99到2000年,兩人先後拿到金像獎最佳新人。

21世紀的頭十年,前五年屬於張柏芝,後五年就是謝霆鋒的。

想當年,2011年30屆金像獎頒獎,剛滿30歲的謝霆鋒憑《線人》拿到影帝,酷酷的他感謝老爸謝賢,妻子張柏芝在臺下早已哭成淚人。

就在前一年,謝霆鋒剛剛憑藉《十月圍城》拿到最佳男配,一切都像是安排好了,香港電影的下一任話事人,非他莫屬。

就連周潤發都在11年的頒獎禮上對他喊話:

“香港電影的未來30年,就靠你撐了。我挺你,霆鋒。”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

頒獎禮次年,謝霆鋒與張柏芝離婚,隨着14年與王菲複合,謝霆鋒基本半離開電影圈,只偶爾在爛片中出現,毫無聲量。

前妻張柏芝後來復出,也再也找不回當年的靈氣。

反倒是當年喊話霆鋒做接班人的發哥,這兩年老當益壯,屢有佳作。

一番對比,不禁唏噓。

事實上,謝霆鋒、張柏芝、馮德倫,包括也曾被寄予厚望、這兩年有所沉寂的余文樂、吳彥祖,這些曾經的港片希望,如今也都不過40歲上下。

論身材和顏值,也都不輸當年。

去年金像獎,《特警新人類》四人組20年後重聚,除了李燦森後來名氣一般,其他三人單拎出來,依然男神。

但回望這20年,尤其是最近的10年,他們沒能達到期望的高度,終歸有些遺憾。

但現實就是:

那些能在創作路上一做一輩子的,終究是少數人。

這不僅需要才華、需要天賦,更需要發自內心地熱愛,和持之以恆的堅持。

或許,說到底,謝霆鋒們的淡去,只是他們對電影、對創作,沒那麼熱愛而已。

就這麼簡單。

所以,最後的最後,港片的未來,真的就要靠曾國祥和麥浚龍了嗎?

可能陳可辛10年前這句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

“我覺得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香港電影、內地電影甚至合拍片的概念了,戲只有好看不好看,看不看得懂。你們可以把它歸結爲‘香港電影’,但對我來說,這四個字沒有必要。”

網易新聞 | 娛樂頻道 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