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我市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市民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甘德尔山、龙游湾湿地等处的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多,岩羊这类警惕性很高的动物,也逐渐变得“愿意与人亲近”。现在的甘德尔山,满目皆绿,还种了岩羊喜食的苜蓿、沙打旺,它们也乐得多多下山来,觅食游戏的同时,给摄影爱好者、游客们展现它矫健的身姿。

  ●日前,一段“岩羊成群下山,在甘德尔山脚下自在觅食,与游人近距离接触”的视频火遍乌海市民的朋友圈。

  网友a

  1分钟前

  米粒,小米,木子,众镇,鱼小鱼,卷卷羊,月亮,星星,小六,小小米等1000+点了赞

  小七:原来甘德尔山上的岩羊长得这么萌啊!

  鱼小鱼: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岩羊呢!

  丫蛋儿:乌海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连岩羊都下山玩儿了

  ……

  初夏时节的甘德尔山,

  远处波光粼粼的湖,

  身畔郁郁葱葱的树,

  山水绿植交相呼应,

  眼中满是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11日上午,市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一行人又一次上山巡查,一只岩羊突然从路边跳跃而出,穿过上山的旅游公路,“一步三回头”发钻进茂密的树丛里。

  随着我市生态环境的逐年转好,

  “岩羊下山”也不再是什么稀罕事儿。

  就如同网传视频中展示的那样:鸟语花香、青青芳草中,即便是人来人往的公路边,近二十只岩羊也“毫无压力”,悠闲自在地张望,不紧不慢地散步,一脸“我从山中来,为吃兰花草,游人我不怕,只因景色好”的呆萌模样,绘制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过去,岩羊多在山顶活动,下山觅食饮水也是在清晨或傍晚,白天下山的场景较为罕见。现在的甘德尔山,满目皆绿,还种了岩羊喜食的苜蓿、沙打旺,它们也乐得多多下山来,觅食游戏的同时,给摄影爱好者、游客们展现它矫健的身姿。”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宗丽琴表示,通过禁猎禁牧等措施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近年来我市未发生过一起偷猎岩羊案件,常年可观测到的岩羊种群超过50只。

  岩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主要生活在海拔2000米至60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具有极高的攀岩技术,可以在绝壁、高山峭壁上自由跳跃,移动速度极快,加之其警觉性非常高,难以接近,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如今,我市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市民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甘德尔山、龙游湾湿地等处的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多,岩羊这类警惕性很高的动物,也逐渐变得“愿意与人亲近”。

  市治沙站林业队长董研生告诉记者,甘德尔山绿化之初,岩羊可见数量稀少,偶尔一次看到不过三五只,且一旦发现人类活动,隔着三四百米的距离便消失无踪。“现在我每次上山都能看到成群的岩羊,一次最多见过十五只,就与我们间隔着十多米的距离,也不像从前那样着急逃离了,说明人和动物本就能和谐共处。”

  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绿色福利”不仅造福了百姓,更滋养出一方野生精灵繁衍生息的福地。

  仰望着纯净的蓝天

  置身于一望无际的碧绿

  看远处乌海湖碧波荡漾、

  山间岩羊自在嬉戏、

  水鸟舞动双翅纵情舞蹈

  ……

  一切都那么美妙

  闪烁着生命的光彩

  来源:乌海日报

  编辑:朱珊

  审核:李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