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董宣的表现,让刘秀大惊失色,赶紧令卫士把董宣扶住,然后说:" 我不杀你了,但你必须给公主磕头谢罪。董宣到任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难题,就是处理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行凶杀人的案件。

刘秀,即汉光武帝,后汉开国皇帝,史上著名的中兴之主,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先生评价其:" 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西汉高帝刘邦)而尤难矣!自三代(夏、商、周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皇家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更始三年(25 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国号" 汉" ,史称" 后汉" 或" 东汉" 。经过十余年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消灭了更始、赤眉和关东、陇、蜀等诸多割据势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分崩战乱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使后汉成为" 风化最美、儒学最盛" 的时代。

可皇帝也是人,刘秀也是极其爱面子的人,但对于自己的" 面子" ,刘秀有时也敢于不要了。

据《后汉书·酷吏传》记载,光武帝时,京都洛阳是全国最难治理的地方。聚居在城内的皇亲国戚、功臣显贵常常纵容自家的子弟和奴仆横行街市,无恶不作。

朝廷虽然接连换了几任洛阳令,但还是控制不住局面。最后,刘秀决定任命年已69 岁的董宣做洛阳令。

董宣到任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难题,就是处理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行凶杀人的案件。

湖阳公主公主仗着自己和皇帝的姐弟关系,豢养着一帮凶狠的家奴,在京城里作威作福,为非作歹,横行无忌。

她的一个家奴在街上杀了人之后,就躲进了湖阳公主的府第里。而地方官是不能到公主府抓捕凶犯的,急得董宣寝食不安。

没有别的好办法,董宣就派人监视湖阳公主的住宅,下令只要那个杀人犯一出来,就设法抓住他。

过了几天,湖阳公主以为新来的洛阳令只不过是故作姿态,虚张声势而已。

于是,湖阳公主就带着这个杀人的家奴出行,在大街上被董宣派出去的人发现了。派出去的小吏立即回来向董宣做了报告。

董宣立即带人赶到城内的夏兰亭,拦住了公主的车马。湖阳公主坐在车上,看到这个拦路的白胡子老头如此无礼,便傲慢地问道:" 你是什么人?敢带人拦住我的车驾?"

董宣上前施礼说:" 我是洛阳令董宣,请公主交出杀人犯!"

那个杀人的家奴在马队里看到形势不妙,就赶紧爬进了公主的车子里,躲在公主的身后。湖阳公主一听董宣向她要人,仰起脸,满不在乎地说:" 你有几个脑袋,敢拦住我的车马抓人?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董宣义正词严地说:" 王子犯法,也得与老百姓一样治罪,何况是你的一个家奴呢?我身为洛阳令,就要为洛阳的众百姓作主,决不允许任何罪犯逍遥法外!"

董宣一声喝令,洛阳府的吏卒一拥而上,就把那个作恶多端、杀害无辜的凶犯从公主车上拖了下来,并且就地砍了脑袋。

湖阳公主感到自己蒙受了奇耻大辱,丢了个奴仆,她倒并不十分痛心,可是在这洛阳城的大街上丢了这么大的面子,她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她顾不得和董宣争执,掉转车头,便直奔皇宫而去。

湖阳公主一见到刘秀,又是哭,又是闹,非让刘秀杀了董宣替她出这口恶气不可。

刘秀听了姐姐的一番哭诉,也感觉自己很没面子,他感到董宣如此蔑视公主,这不就等于也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

于是,"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乱棍打死)之。"

董宣被带上殿后,他对光武帝叩头说:" 请允许我先说一句话,然后再处死我吧!"

光武帝十分恼怒:" 你死到临头了,还有什么话说!"

董宣十分严肃地说:"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董宣的意思,本来以为你是明君,既然如此,也不麻烦你" 箠杀" 我了,我还自己了断了吧!

董宣话一说完,便一头向旁边的殿柱上撞去,碰得满头满脸都是血。

董宣的表现,让刘秀大惊失色,赶紧令卫士把董宣扶住,然后说:" 我不杀你了,但你必须给公主磕头谢罪!"

可董宣却不买刘秀的帐,拒绝给公主下跪谢罪。

无奈之下,刘秀就让两个太监强按下董宣让董宣给公主磕头谢罪。

可是,这位年近七十的董宣却用两只胳膊支撑着地,硬着脖子,就是不肯磕头认罪。

湖阳公主于是挖苦刘秀说:" 文叔(光武帝的字)当老百姓的时候,常常在家里窝藏逃亡的罪犯,根本就不把官府放在眼里。现在当了皇帝,怎么反而连个小小的洛阳令也不敢驾驭了呢?我真替你脸红!"

刘秀听出了姐姐的挖苦,但立刻说出了一句流传后世的千古佳话:" 天子不与白衣同!"

意思是说,正因为我当了一国之君,才应该律己从严,严格执法,而不能像过去做平民时那样办事了。

但刘秀也想给自己一点面子,于是转过脸又对董宣说:" 你这个强项令,脖子可真够硬的,还不快点退下去!"

令刘秀意料不到的是,从此之后,洛阳的那些皇亲国戚、还有那些土豪劣绅们,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洛阳城从此也平静了下来。

刘秀在关键时刻,不要了自己的" 面子" ,结果后人给了他一个更大的面子,连毛主席都称其为" 三好" 皇帝: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好皇帝。

牛恒刚:2012年2月28日于新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