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4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許小燕 文/圖)“中梅還要一週左右才熟透,現在我們已經接到上千件的預售訂單,同比去年增加了30%左右。”5月13日,在漳州開發區的楊梅園裏,陳旺鑫帶着朋友在自家楊梅園裏採摘,他笑着介紹,今年自家35畝楊梅樹掛果,能摘下近20萬斤楊梅,預計銷售額可達400萬元左右。

陳旺鑫帶着朋友在楊梅園裏體驗採摘樂

26歲的陳旺鑫是一名“90後”梅農。大學畢業後,他放棄穩定的工作回到家鄉當起了果農,得益於漳州開發區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他種植的早梅、軟絲、大葉、白梅、東魁等楊梅品種色豔香濃,受到了市場的青睞。接手家中楊梅基地後,陳旺鑫嘗試改變傳統楊梅經銷商包售的形式,結合電商平臺、定點自提、楊梅採摘樂、楊梅酒楊梅乾加工等多種方式爲自家果園創收。

受疫情影響,今年楊梅的傳統渠道銷售會受到衝擊,大夥兒一度擔心今年楊梅市場會出現質優價廉的現象。爲拓寬楊梅銷路,漳州開發區將舉辦第10屆楊梅文化節,通過線上平臺大力對外宣傳推廣漳州港楊梅品牌,並藉助芯雲谷在科技、互聯網領域的優勢,藉助新電商、網紅直播力量,開拓新的銷售渠道。

漳州開發區生態楊梅

“今年楊梅的銷售重心主要在線上電商,從四月份起,我們便開始在快手、抖音、微信等平臺投放廣告,與淘寶、京東、拼多多、微商等電商平臺開展合作,預計在楊梅成熟後,每天的訂單量將保持在800-1000件左右,日銷楊梅將超4000斤。”陳旺鑫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雖然線下銷售模式受到影響,但我們相信通過電商,全國各地的客戶都能品嚐到漳州港優質生態楊梅。”

“酸酸甜甜、生津止渴,一如既往的好喫。”來自廣東省佛山市的黃先生,2016年來到漳州港旅遊,偶然邂逅漳州港楊梅後便一直念念不忘,每年楊梅季都會陸續訂購二三十件楊梅,除了自己品嚐還會贈與親朋好友。“我最愛的是漳州港大如雞蛋的東魁楊梅,我已經搶先預定了十件,就等着楊梅熟透第一時間品嚐美味。”

梅農正在根據客戶信息打出快遞單號

爲了將最新鮮的楊梅送到客戶手中,漳州開發區的梅農根據每天的訂單量即時採摘,當天配送。“每天早上採摘的楊梅經過人工仔細挑揀,在冷庫降溫鎖鮮3小時後,採用真空封口,冰袋、泡沫箱包裝,全程冷鏈物流保證48小時配貨到客戶手上。”梅農鄭藝紅對今年的楊梅銷售很有信心,“昨天剛剛在招商局·芯雲谷舉辦了楊梅電商培訓班,我們也會嘗試通過直播銷售楊梅。”

據瞭解,漳州是全國主要的楊梅產區之一,楊梅果大味甜,風味獨特,每年吸引無數遊客慕名前來品嚐。目前,漳州開發區全區約有楊梅種植基地1.7萬畝,年產“無公害”生態楊梅5000噸以上。爲減輕疫情對楊梅成熟季的影響,漳州開發區積極在廈漳泉地區通過線上線下聯動開展宣傳營銷,併爲農戶嫁接廈門等城市的區域電商資源,開通直銷渠道,努力解決產供銷問題。責任編輯:李曉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