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件事情之后,父亲了解到三毛要的并非是钱,只是太爱彩色橡皮筋和画片,他意识到孩子应该有自己的零花钱了,开始给三毛固定的零花钱,并且要求三毛记账。妈妈没有去帮助孩子做出选择,而是回答:“你自己的零花钱,自己决定哦。

在任何时候,金钱都是一个敏感话题,很多父母也因此不会与孩子坦诚地谈钱。

我们让孩子接受了各种知识教育,注重孩子的爱好特长,偏偏就忽略了孩子的金钱教育。

其实“钱”也是教育的重要一环,金钱教育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课。老师今天想和爸爸妈妈们一起讨论关于“钱”这个话题。

孩子不愁吃穿,该不该给零花钱?

作家三毛曾写过一篇关于“钱”的文章,在她笔下,生动显示了一个孩子内心对金钱的挣扎。

三毛家境不差,但是父母管束很严,她经常没有零花钱。

和那个年代所有的小女孩一样,三毛热衷于收集彩色的橡皮筋和红楼梦的画片。有一次,三毛实在想买那些小玩意儿,于是偷偷拿了妈妈放在卧室的五块钱。

但是,当三毛把五块钱放到自己的口袋后,她却一整天处于担惊受怕中,对钱的渴望,同时又害怕被父母发现偷钱让自己处于尴尬境地,那一天,她备受煎熬。

她不愿意洗澡,害怕藏在裤兜里的钱被父母发现,这钱犹如烫手的山芋,让她不知藏在何处是好。

直到她把钱扔进缝隙里,假装发现了钱告诉妈妈才算从担惊受怕里解脱出来。

事实上,父母早就发现她拿了钱,只是不动声色地呵护着三毛敏感的自尊心,等待三毛自己去解决、释然。

这件事情之后,父亲了解到三毛要的并非是钱,只是太爱彩色橡皮筋和画片,他意识到孩子应该有自己的零花钱了,开始给三毛固定的零花钱,并且要求三毛记账。

三毛在作品中写道,她很感激父亲从小给予她的金钱教育,让她知足于金钱带来的享受,却并不被金钱所缚。

就如儿童理财读物小狗钱钱的舍费尔说的那样:一个人能否安排好自己的花费,是在他人生的早期就决定的。

如何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老师曾经看见过这样一幕:

一个小朋友拿着50块钱,和妈妈站在超市玲琅满目的货架前,女孩不停地问:

“妈妈,你说我应该买什么呢?”

“妈妈,这两个哪个比较好?”

妈妈没有去帮助孩子做出选择,而是回答:“你自己的零花钱,自己决定哦。”

结账结束时,小女孩把自己挑选的商品放在收银机上,高兴地说:“妈妈,总共花了49元,我没有超支!这是本月初。我得先买文具,还有一些我想买的东西。我下个月买!”

老师非常想夸夸这个女孩,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哭不闹,能够理智地做出选择;也十分钦佩这位妈妈,没有去替女孩做出决定,而是一直引导孩子自己做出合理的选择。

这位妈妈鼓励孩子自己学会取舍,分清“需要”与“想要”,学会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潜移默化的金钱观培养,正是对孩子最好的引导。

分享一些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方法

一个懂得金钱管理的孩子,他也便学会了未来成长中重要的生活技能,这也能让他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人生。

老师也整理了一些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方法,与各位爸爸妈妈们分享:

(1)记账

记账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好处是,通过数字告诉孩子:钱是会花完的。

不如偶尔把家庭记账的任务交给孩子吧,当孩子养成了记录收入和支出的习惯,能够有效避免冲动消费和乱消费的隐患。

(2)存钱

大家都不难发现,孩子们越年幼,就越容易因为得不到某个玩具而闹脾气。

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把自己的零花钱分为20%存储以及80%的消费,鼓励孩子们把钱存起来去比较贵重的玩具。

(3)游戏

孩子如果年幼,不妨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吧,假设孩子是一个玩具厂的老板,或者一个餐厅的采购员。

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他的经济头脑,相比起用语言告诉孩子,用游戏的方式更能够让年幼的孩子理解金钱分配。

(4)捐赠

让孩子能够懂得分享不可忽略,我们应该早一点就和孩子谈“公益、捐赠”等概念,因为孩子可以体会从分享中得到的快乐。

(5)工作

知道了金钱的重要,懂得了怎么花钱还不够,还得知道怎么赚钱。爸爸妈妈们可以给孩子设计一些“工作”,让孩子知道金钱是来之不易的。

最后,对于孩子的金钱教育,更重要的我想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则了,父母的消费观念对孩子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我们不要拒绝与孩子谈“金钱”,找到合适的方式帮助孩子正确地看待“金钱”,告诉我们希望他们能够秉持的价值观 —— 合理规划、懂得勤俭、慷慨而不浪费……

只要我们从小重视给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懂得引导,孩子在未来一定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