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儘管自唐以後,中國經濟中心在難移,南方在經濟上超過北方,南京居於全國最富庶的江南核心區。因此南京有充沛的經濟資源支撐王朝在遭受重創後修養以圖北伐。

【抗戰時期,日軍先是佔領上海,派兵切斷南京西南交通線的同時派海空軍封鎖長江,致使南京被圍成鐵桶。中華民國在保衛南京戰中失敗,1937年12月5日南京淪陷,最終發生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南京,簡稱寧。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它歷史悠久,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六朝時的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其經濟發達,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羅馬城並稱爲“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建康爲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在雨花臺下築城,史稱“越城”,這是南京正式建有城池的開始。公元229年,東吳孫權在朝野“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的呼聲中,遷都建業,開創了南京建都的歷史。

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

據統計,歷史上總共有十個之多的政權,在南京定都,所以南京還有“十朝都會”之稱。那麼爲什麼那麼多朝代,都鍾情於在南京建都呢?可是,作爲多朝古都的南京,幾乎從來沒能成爲統一政權的首都。今天,我們就從地理位置和軍事兩方面一探究竟。

---------------------------------------------------------------------------------------------------------------------------------

封建王朝爲何鍾情此地?

經濟上

,自六朝開始,北方經濟重心不斷南移,江南土地肥沃、氣候宜人,人民富庶。到唐時韓愈有言: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南宋有諺“蘇湖熟,天下足”。至於明清,江南賦稅更是甲於天下。因此南京有充沛的經濟資源支撐王朝在遭受重創後修養以圖北伐。


交通上

,南京處在長江下游,通航條件便利。南北向,距離大運河與長江交匯口不遠。南京處於江漢平原和長江中下游三角洲兩個南方重要經濟區的連接帶。這種連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地理位置,有利於定都南京的王朝迅速調集物資後開展軍事征討。

軍事上

,南京有長江這一天塹。南方政權進可渡江支持淮河,退可依長江據險而守。

此外,南京條件也優於南方其他城市。


南京城面臨哪些困難?

1北方的威脅。防禦北方,淮河爲第一道防線,長江爲第二道防線。

古代馬匹一般養在西北等內陸地區,因此南方軍隊一般長於水戰,弱於陸戰,也因此南方政權的北伐幾乎都以失敗告終,如南朝宋、梁、陳、南宋等北伐。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是唯一一次成功的。當南北均勢的時候,往往在淮河這一防線附近拉鋸。


但是如果南方政權過於弱小,難以有效抵抗北軍的時候,那麼南方政權只有最終往往會被消滅。

隋唐之後,南唐被周世宗佔領江北十四州,覆滅只是時間問題。南明的江北四鎮軍閥相互勾心鬥角,不能團結對抗清軍,導致清軍不費多大力氣破揚州,佔南京,消滅弘光政權。淮河長江,互爲表裏,自古流傳下來“守江必守淮”的古訓。


2無險可守。如果說淮河長江是南京的鋼筋鐵骨,那麼面長江上游的江漢平原它又是軟肋。江漢平原居於南京上游,長江中下游平原無險可守,來自上游的軍隊可順流而下,直搗南京。


孫權當年破壞孫劉聯盟,偷襲奪得荊州,其後甚至一度遷都武昌。可能是已經認識到湖北對於江南的拱衛作用。


南宋初年政權草定,兵權掌握在岳飛、韓世忠等四大將手中。年紀最輕、風頭最勁的岳飛平定湖南鐘相楊幺起義,長期以荊襄爲根據地,訓練士卒,誓復中原。江漢對南京巨大的地理威脅,使得急於收回軍權的宋高宗對岳飛不得不有所提防。殺害岳飛,穩固上游,震懾其他大將,才能收回軍權。


抗戰時期,日軍先是佔領上海,派兵切斷南京西南交通線的同時派海空軍封鎖長江,致使南京被圍成鐵桶。中華民國在保衛南京戰中失敗,1937年12月5日南京淪陷,最終發生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總結起來,南京雖然南北方向穩固,但是在東西方向上具有天然的劣勢,這也讓南京在地緣安全上註定無法和北京、西安、洛陽等其他古都競爭。

南京無法成爲統一政權都城

首先,儘管自唐以後,中國經濟中心在難移,南方在經濟上超過北方,南京居於全國最富庶的江南核心區。但是中國的軍事和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這是無法枉顧的事實。

唐朝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失去了對江南稅賦的控制。南方強於經濟,但是弱於軍事。歷朝歷代北伐多以失敗告終。


朱元璋北伐成功的原因在於以當時已經統一起來的南方作爲基地、大後方,而元朝政權內部各勢力分裂無法聯合力量抵抗,被朱元璋各個擊破。


明初儘管定都南京,但是全國面臨的壓力主要在長城一線,朱棣稱帝后遷都北京,以應對北方侵襲和資源調配上的極爲不便。

現在的南京作爲江蘇省省會,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正邁着穩健的步伐,向着新的發展目標前進。


---------------------------------------------------------------------------------------------------------------------------------

你一定學過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樣的金陵懷古詩是唐代詩作的一大體裁。那麼,歷經滄桑的南京,究竟給後世留下了,怎樣的獨特文化氣質?請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別忘了點贊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