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屈家嶺文化遺址,便是位於京山市屈家嶺村,其年代約爲公元前3300-前2600年,屈家嶺遺址也是長江中游史前稻作遺存的首次發祥地,屬於我國農耕文化發祥地之一。現今大家都知道北京和南京,北京市是首都,南京市是江蘇省省會,在歷史上也曾做過都城,古稱爲金陵、建康,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也都先後在這裏建都,因此南京還有“六朝古都”之稱。

“京”的本意爲人工築成的高丘,取其高大之含義,因此將國都稱作爲“京”。在《詩經·小雅·甫田》“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中,京爲“高丘”之意;而在《詩經·大雅·文王》“殷士膚敏,祼將於京”中,京爲“國都、首都”之意。
以“京”稱都城開始於周朝,“京師”也是指首都。現今大家都知道北京和南京,北京市是首都,南京市是江蘇省省會,在歷史上也曾做過都城,古稱爲金陵、建康,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也都先後在這裏建都,因此南京還有“六朝古都”之稱。
六朝時期的南京(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首個超過百萬的城市,並且在這個時候,以南京爲中心的“海上絲綢之路東海航線”正式開闢。
而自東漢起,“京”字前便會加上方位,用以表示某重要城池的首都或陪都的地位,現今的河南洛陽,在歷史上曾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在東漢、北周、隋、唐時,洛陽又先後四次被成爲“東京”。
此外還有西安,在歷史上也曾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再次建都,古稱爲長安、鎬京,是我國史上最早被稱爲“京”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期的城市。
現如今,中國各地城市的名字中帶“京”的有三個,除了北京和南京,另外一個是誰?
它便是京山市,是湖北省直轄、荊門市代管縣級市,素有“鄂中綠寶石”之稱,因城東“京源山”而得名。
我國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屈家嶺文化遺址,便是位於京山市屈家嶺村,其年代約爲公元前3300-前2600年,屈家嶺遺址也是長江中游史前稻作遺存的首次發祥地,屬於我國農耕文化發祥地之一。
除了屈家嶺文化遺址,還有蘇家壟文化遺址,位於京山市坪壩鎮,至今已清理了墓葬106座、車馬坑2座,該處是一批曾國高等級墓葬,根據出土的文物等,考古專家認爲京山市在數千年前很可能是曾國的都城。
出土文物中有四件“曾伯桼”壺,根據年代,曾伯桼應該是曾侯乙早300年前的先祖。
此外京山橋米是京山市特產,是首箇中國馳名商標,因產於京山市孫橋鎮而得名,在明朝時被御定爲了“貢米”。
公元前770年,京山市地屬西周中心區域;發展至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廢溫州,並角陵、盤陂二縣設京山縣;唐武德四年重置溫州,州治設京山城區。
上世紀九十年代,荊州地區與沙市合併爲荊沙市,縣屬荊沙市。2018年,設立了縣級京山市。
京山市境內岩溶水儲量豐富,泉水出露較多,古時有“七十二名泉”之說,根據省水文地質大隊資料,市境有大小泉眼239處,其中溢出水量36立方米以上有55處。
中國帶“京”的3個城市,除北京和南京,另一個是誰?有你家鄉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