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號下斜式輸煤帶尾部下至頭部,然後走樓梯向下到2號帶尾部,右折再向上走就可以到達5號帶的頭部。這頭尾之間連有一座長約160米,與地面最大傾角爲16度的輸煤空中走廊。這是一截最累的巡檢路,足有300多級臺階,越往上坡度越大,常常走得人雙膝發酸,氣喘吁吁。

中煤伊犁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輸煤檢修班哈薩克族班長哈斯木別克每天都要走那段下傾上斜的巡檢路,而後還要再走兩段平直的輸煤走廊。全部巡檢完,至少需要兩個小時,常常淺灰色的工作服佈滿斑斑汗漬。

5月12日,哈斯木別克巡檢完畢回到班裏,對着鏡子洗去臉上的灰塵,發現自己的臉比以前更黑了。多年的職業環境,他的臉頰就像炭刷過一樣。可他顧不上什麼“顏值擔當”,打趣地說:“別人都叫我們‘煤黑子’,可我認爲我們都是‘煤亮子’。”

工作起來如“拼命三郎”

哈斯木別克正在檢查設備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因疫情防控,很多員工被阻隔在了外地不能回來,致使檢修人員嚴重減員。哈斯木別克響應公司黨委的號召住進廠裏。他所在的輸煤檢修班當時只有5人在崗,卻承擔了原本只有18人的工作,檢修任務相當重。

從他住廠一直到3月中旬,他和同事共消除各類設備缺陷100多項,確保了2臺發電機組持續安全穩定運行。

“他真是個‘拼命三郎’。他這樣拼命的事太多了”。輸煤檢修班員工鄭安利毫不掩飾自己的誇讚。

記得去年冬季一天凌晨4點多,正在運行的鬥輪機皮帶突然出現約30公分的縱向撕口,情況非常緊急。

因身患嚴重感冒,哈斯木別克早已進入夢鄉。一陣連續、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了他。得知險情後,他趕忙爬起牀。

到達現場,顧不上同事們的問候,他馬上進入工作。原計劃30小時的工作,只用了24小時就完成了。看着新更換的皮帶載着黑油油的煤塊兒緩緩進入煤倉,哈斯木別克紅彤彤的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

動起腦來如“智多星”

哈斯木別克和同事在檢修設備

哈斯木別克有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那是個搞“研究”的地方,有事沒事他總往那裏跑,工作室成立這幾年着實出了不少科技成果。

去年,哈斯木別克提出優化皮帶粘接,延長皮帶使用壽命的課題時,大家都半信半疑。

因爲皮帶粘接工藝複雜、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每更換一條皮帶大約需要48小時、一個接頭重接需要24小時,每粘接一次就會截掉3米皮帶,使皮帶使用壽命降低。

哈斯木別克二話不說,把大家領到工作室做實驗。應用實際後,不僅成功解決了皮帶粘接難題,還使皮帶的檢修週期延長,檢修耗時也大幅降低。

同事們對哈斯木別克欽佩有加,紛紛豎起大拇指爲他點贊,稱其爲“智多星”。

這幾年來,哈斯木別克申報了和團隊研發的5項專利技術,其中耐磨損落煤管研究、基於叉車的可移動升降平臺2項技術獲得國家實用型專利。

做起事來如“一家人”

哈斯木別克和同事巡視輸煤設備

別以爲,哈斯木別克只會幹活,他還有很多柔情的一面。

維吾爾族員工努爾買買提已經五十多歲了,檢修技術好,但識字不多。有一次,設備檢修部要搞競聘上崗,他擔心自己的理論考試過不了關,對考試有些牴觸。哈斯木別克主動找他談心,還輔導他學習漢字和專業知識。努爾買買提最終順利通過競聘上崗考試,高興地直呼:“哈斯木,亞克西!”

“來到我們輸煤檢修班,我就是你的哥哥,你就是我的弟弟了。不論今後有什麼困難,能幫的、能解決的,都會給你辦好,你安心的工作。”馬軍一直記得自己到輸煤檢修班上班時,哈斯木別克對他說的心裏話。

“我家不是很富裕,哈斯木別克把我當做他的‘親戚’,多次到我家裏瞭解情況,幫我解決困難。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哈斯木別克對我的恩情。”木合太爾眼裏淚花閃爍,緊緊握住哈斯木別克的手,心裏滿滿的感激之情。

他端出熱噴噴的奶茶,抱起心愛的冬不拉彈起民族團結的頌歌。

(蔡羅剛)

編校:阿爾達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