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在經開區(頭區)商務局(糧食局)和馬家莊子村委會的幫助下,馬哈依·艾得力的臨時菜店“搖身一變”,成爲寬敞、乾淨、整潔的蔬菜直銷點。馬哈依·艾得力是個心細的人,她發現村裏新開的農家樂常常買不到菜,便萌發開菜店的想法。

馬哈依·艾得力(左)在菜店爲顧客結賬。張華偉 攝

5月6日11時,早餐店的高峯期剛過,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兩河片區馬家莊子村村民馬哈依·艾得力便立刻“轉場”隔壁蔬菜店,開始整理一早進購的新鮮蔬菜。

2014年,馬哈依·艾得力的婆家享受到政府幫扶政策:不僅免費領取了8只羊開啓養殖業,而且還享受到富民安居工程的6萬元補貼以及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福利,家庭基本生活有了保障。2015年,在政府的幫助下還發展了養殖業、庭院經濟。丈夫加爾肯·熱布哈提也找到了工作,家裏的日子越過越好。

馬哈依·艾得力是個心細的人,她發現村裏新開的農家樂常常買不到菜,便萌發開菜店的想法。說幹就幹,2017年,菜店開張。“一開始並不順利,沒掛牌子,也沒打廣告,進來的菜一半都賣不掉。”於是,馬哈依·艾得力挨家挨戶打廣告,慢慢訂單也多了起來。

2018年,在經開區(頭區)商務局(糧食局)和馬家莊子村委會的幫助下,馬哈依·艾得力的臨時菜店“搖身一變”,成爲寬敞、乾淨、整潔的蔬菜直銷點。丈夫也辭職回到村裏,倆人一起經營。

“政府幫我們準備了貨架、冰櫃,幫我辦了執照,還免了三年租金,現在生意特別好。”馬哈依·艾得力感激地說。

今年4月,夫妻倆看到村子裏很多項目建設工地陸續開工,人多了,商機也來了,便在菜店旁開了一間早餐店,正式開啓“跨界”經營模式。馬哈依·艾得力用了4年時間,家庭年收入翻了4倍。“我自己日子過好了,也要幫幫大家。”忙碌時,馬哈依·艾得力還招了兩位村民來店裏當幫手,幫助他們就業增收。同時邀請村民們一起自制果醬在菜店出售,幫助大家一起致富。

如今的“轉場”振奮人心,馬哈依·艾得力一家已經離不開馬家莊子村。放眼這裏,村村有路燈,家家通天然氣、安裝壁掛爐,榆樹溝文旅項目及馬家莊子商業街建設項目等幾大項目同時動工……村民們還享受到了各項政府補貼、各項貼心便民服務,這都得益於政府的全方位扶持。

(杜冬玲)

編校:阿爾達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