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作霖的东北海军势力越来越大,这时候,任副总司令的沈鸿烈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光有海军还不行,必须有船舰才行。后来,沈鸿烈向张作霖建议,要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海军舰。

虽然写过好几篇大帅的小文,但是,鲜花在骨子里一直认为张大帅,就是个草莽英雄!

今天仔细阅读大帅的简历,才知道大帅鲜为人知的一面。


沈鸿烈,一个不可忽视的人

沈鸿烈,湖北天门人,从小聪明好学。18岁的时候,沈鸿烈考中了秀才,并在府学执教。

1904年,沈鸿烈加入武备学堂,接着又参加了湖北新军。1905年的春天,沈鸿烈获得了公费赴日本海军学校留学的机会。

在日本,他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11年,学成归国的沈鸿烈,加入国民政府海军。

1916年3月,沈鸿烈派任赴欧洲观战团海军武官,随英国舰队参加对德作战。1918年10月沈鸿烈回国,兼任陆军大学海军教官。

1920年10月,调任吉黑江防舰队参谋,后任参谋长。

沈鸿烈是东北军中一位有文化教养的将领,尤其是他早年留学日本,学习了丰富的海军培养相关知识。

沈鸿烈在业余时间,也时刻关注着世界上兴起的航母热。

他为张作霖创建海军学校和打造自己的航母,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东北海军

有人说,乱世造英雄,张作霖能够称霸东北,与当时的时局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完整地了解张作霖,也许就不会这么认知他了。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开始狠抓教育。他说:

“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也要办东北大学。”

1923年4月26日,张作霖创办的东北大学正式成立。学校的教育经费,教授待遇和教授容阵远远超出当时的北大,清华!


后来,沈鸿烈向张作霖建议,要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海军舰。这种思想,与张作霖不谋而合!

多年的战争,张作霖用敏锐的眼光察觉到,将来的战争,应该不仅仅是在陆地上的!海上的争夺,势必无可避免。

因此,他就用心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东北海军。

1923年春,张作霖在葫芦岛建立了海军学校,全称“东三省航警学校",专门培养东北的海军人才。

东北沦陷后,学校迁移到青岛,并改名为"青岛海军学校"。这所学校的建立,给东北军输送了许多重要的海军军事人才!

这支东北海军,曾是中国最强大的舰队,并拥有中国第一艘环球航行的巡洋舰,成为在东北地方一支独树一帜的力量!


中国第一艘航母

张作霖的东北海军势力越来越大,这时候,任副总司令的沈鸿烈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光有海军还不行,必须有船舰才行。

正如地面上的部队,光有人,没有枪没有炮,也不行。如果要真正的提高东北海军的战斗力,需要有自己精锐的装备。

于是,沈鸿烈向张作霖建议,购买军舰。

那时候,一战刚刚结束,德国作为战败国,有很多军舰和运输舰都被改成了商船。

由于有“华盛顿会议”条约的限制,直接购买军舰已经不可能了。于是,沈鸿烈瞄准了各国,由军舰改装的商船。

最后,他们从烟台政记轮船公司购买了,已经改名为“祥利号”的前德国运输船。

由于国内没有这个条件改造,沈鸿烈把它送到了日本的海军基地。沈鸿烈又通过各种关系,请来了世界顶级的技术人员,将“镇海号“进行大改。

最后,改成了简易的航母,它成了东北海军第一艘大型军舰。


改装好的“镇海号”,装备了2门119.4毫米主炮和4门75毫米副炮。宽大的“镇海号”还可以装载2架水上飞机。!

所以,“镇海号”在技术和装备上具备了航母的基本标准,它算得上是我国的第一艘航母!

“镇海号”的改造成功,大大增强了东北海军的实力!张作霖东北军的海上之路,正式打开了大门。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张作霖凭借“镇海号”大获全胜。后来,张作霖兼并了博海舰队。东北海军进入了全盛时期。

有资料显示:

东北海军全盛时期,拥有的大小舰只27艘,约32200余吨,而当时全国军舰只有约42000吨,东北海军就占了76.7%,东北海军官兵共有3300余人,而当时全国海军约有5400人,东北占了61%,足见东北海军的实力之强。


“镇海号”壮烈牺牲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了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也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更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所以,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开始了对青岛的虎视眈眈!

这时候,张作霖的东北海军担任了山东和河北沿海的防务。在这次抗日任务中,沈鸿烈担任青岛海陆军总指挥。为了阻挡日军的进攻,他含泪下了两条死命令:

第一:在青岛附近洋面上布置鱼雷网和水雷网,阻止敌人登陆

第二:将所有东北舰队所属的军舰自沉,堵塞港口,阻止日军。

其中,沈鸿烈亲自操刀改造的“镇海号”,也在需要自沉的名单中。

“镇海号”,中国第一艘航母,以极其壮烈的姿态,静静地沉入了海底。

那一刻,东北海军无数人的心灵,都在颤抖,都在为之哭泣!


鲜花说:

张作霖,的确了不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