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作霖的東北海軍勢力越來越大,這時候,任副總司令的沈鴻烈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光有海軍還不行,必須有船艦纔行。後來,沈鴻烈向張作霖建議,要建設一支具有高素質的海軍艦。

雖然寫過好幾篇大帥的小文,但是,鮮花在骨子裏一直認爲張大帥,就是個草莽英雄!

今天仔細閱讀大帥的簡歷,才知道大帥鮮爲人知的一面。


沈鴻烈,一個不可忽視的人

沈鴻烈,湖北天門人,從小聰明好學。18歲的時候,沈鴻烈考中了秀才,並在府學執教。

1904年,沈鴻烈加入武備學堂,接着又參加了湖北新軍。1905年的春天,沈鴻烈獲得了公費赴日本海軍學校留學的機會。

在日本,他加入了中國同盟會。1911年,學成歸國的沈鴻烈,加入國民政府海軍。

1916年3月,沈鴻烈派任赴歐洲觀戰團海軍武官,隨英國艦隊參加對德作戰。1918年10月沈鴻烈回國,兼任陸軍大學海軍教官。

1920年10月,調任吉黑江防艦隊參謀,後任參謀長。

沈鴻烈是東北軍中一位有文化教養的將領,尤其是他早年留學日本,學習了豐富的海軍培養相關知識。

沈鴻烈在業餘時間,也時刻關注着世界上興起的航母熱。

他爲張作霖創建海軍學校和打造自己的航母,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東北海軍

有人說,亂世造英雄,張作霖能夠稱霸東北,與當時的時局有很大的關係。其實,如果我們能夠完整地瞭解張作霖,也許就不會這麼認知他了。

第一次直奉戰爭後,張作霖開始狠抓教育。他說:

“寧可少養五萬陸軍,也要辦東北大學。”

1923年4月26日,張作霖創辦的東北大學正式成立。學校的教育經費,教授待遇和教授容陣遠遠超出當時的北大,清華!


後來,沈鴻烈向張作霖建議,要建設一支具有高素質的海軍艦。這種思想,與張作霖不謀而合!

多年的戰爭,張作霖用敏銳的眼光察覺到,將來的戰爭,應該不僅僅是在陸地上的!海上的爭奪,勢必無可避免。

因此,他就用心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東北海軍。

1923年春,張作霖在葫蘆島建立了海軍學校,全稱“東三省航警學校",專門培養東北的海軍人才。

東北淪陷後,學校遷移到青島,並改名爲"青島海軍學校"。這所學校的建立,給東北軍輸送了許多重要的海軍軍事人才!

這支東北海軍,曾是中國最強大的艦隊,並擁有中國第一艘環球航行的巡洋艦,成爲在東北地方一支獨樹一幟的力量!


中國第一艘航母

張作霖的東北海軍勢力越來越大,這時候,任副總司令的沈鴻烈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光有海軍還不行,必須有船艦纔行。

正如地面上的部隊,光有人,沒有槍沒有炮,也不行。如果要真正的提高東北海軍的戰鬥力,需要有自己精銳的裝備。

於是,沈鴻烈向張作霖建議,購買軍艦。

那時候,一戰剛剛結束,德國作爲戰敗國,有很多軍艦和運輸艦都被改成了商船。

由於有“華盛頓會議”條約的限制,直接購買軍艦已經不可能了。於是,沈鴻烈瞄準了各國,由軍艦改裝的商船。

最後,他們從煙臺政記輪船公司購買了,已經改名爲“祥利號”的前德國運輸船。

由於國內沒有這個條件改造,沈鴻烈把它送到了日本的海軍基地。沈鴻烈又通過各種關係,請來了世界頂級的技術人員,將“鎮海號“進行大改。

最後,改成了簡易的航母,它成了東北海軍第一艘大型軍艦。


改裝好的“鎮海號”,裝備了2門119.4毫米主炮和4門75毫米副炮。寬大的“鎮海號”還可以裝載2架水上飛機。!

所以,“鎮海號”在技術和裝備上具備了航母的基本標準,它算得上是我國的第一艘航母!

“鎮海號”的改造成功,大大增強了東北海軍的實力!張作霖東北軍的海上之路,正式打開了大門。

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後,張作霖憑藉“鎮海號”大獲全勝。後來,張作霖兼併了博海艦隊。東北海軍進入了全盛時期。

有資料顯示:

東北海軍全盛時期,擁有的大小艦隻27艘,約32200餘噸,而當時全國軍艦隻有約42000噸,東北海軍就佔了76.7%,東北海軍官兵共有3300餘人,而當時全國海軍約有5400人,東北佔了61%,足見東北海軍的實力之強。


“鎮海號”壯烈犧牲

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了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

七七事變,也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更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所以,七七事變之後,日本開始了對青島的虎視眈眈!

這時候,張作霖的東北海軍擔任了山東和河北沿海的防務。在這次抗日任務中,沈鴻烈擔任青島海陸軍總指揮。爲了阻擋日軍的進攻,他含淚下了兩條死命令:

第一:在青島附近洋麪上佈置魚雷網和水雷網,阻止敵人登陸

第二:將所有東北艦隊所屬的軍艦自沉,堵塞港口,阻止日軍。

其中,沈鴻烈親自操刀改造的“鎮海號”,也在需要自沉的名單中。

“鎮海號”,中國第一艘航母,以極其壯烈的姿態,靜靜地沉入了海底。

那一刻,東北海軍無數人的心靈,都在顫抖,都在爲之哭泣!


鮮花說:

張作霖,的確了不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