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來自中國的拉麪咋就成了日本的招牌?

這是萬物的第92次揀史

日本拉麪:看似日本飲食的傳統,其實完全是個新來的。

文字版

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繫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爲“膠菜”。中國的拉麪一旦變成ラーメン(RAMEN),也要比蘭州同行貴不少錢。

食物的命運,從來都不靠個人的奮鬥,而取決於歷史的行程。

小麥雖然早在4、5世紀就在日本栽培,但一直得不到重視。相比喫麪這種腐朽的外來文化,喫米纔是大和正統,必須維護其純潔性。

所以雖然來自亞洲大陸的麪食也不斷傳入日本,什麼中華古典流派的“索餅”“湯餅”“餺飥”,日本人都見識過,但並沒有得到大範圍傳播。

到1910年,日本第一家拉麪館“來來軒”才誕生。

但即使到了20世紀,大部分日本人還是鍾愛白米飯,其他主食都是不得已的替代品。寧肯喫出腳氣病,祖宗之法不可變。

拉麪真正開始成爲日本的招牌,還是得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佔領日本之後,給李梅將軍和小男孩洗禮過的日本送來了救濟糧食。被佔領國就別挑食了,北美大平原盛產的小麥管夠。

當然美國人當時還有另一個思路,想教育日本人多喫麪包,麪包喫多了,就容易接受西方的生活和思維方式,把日本“美國化”。“美國化”顯然不太成功,但日本確實成了亞洲最喜歡喫麪包的一批人民羣衆。

援助小麥可以喫麪包呀,爲啥要選拉麪?

因爲當時日本家庭普遍沒有烤箱,所以美國援助的小麥反而爲拉麪創造了條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拉麪這種來自中國的食物開始逐漸日本化。

在豬肉產業中心福岡,人們用熬製10小時以上的豬骨湯創造了豚骨拉麪。而在北海道和本州等地,味噌和醬油開始被作爲湯底使用。

與此同時,拉麪師傅們在配料上也有了新的創意,加入了豆芽、玉米、竹筍、雪菜和⻥板等新配菜,配合上各種湯底,讓日式拉麪的種類變得更加豐富。 拉麪也逐漸發展出了三個流派:東京地區的醬油拉麪、九州地區的鹽味拉麪和北海道地區的味噌拉麪。

但這時候拉麪還只能算是在日本流行的“本土食物”。把拉麪推向全球,同時拯救了千萬暗黑料理傳承者的男人是被稱爲“速食麪之父”的安藤百福。

1958年,安藤百福發明了以油炸麪餅爲核心的調味速食麪工藝,並創立了日清食品公司。方便麪,成爲日式拉麪全球化的開路先鋒。

方便速食麪能很快被海外市場接受除了方便之外,還有因爲安藤百福的一個重要決策:選擇雞湯味作爲日清拉麪的主打口味。

至於爲什麼要選雞嘛,因爲世界各地的宗教都有不同的飲⻝習慣。印度教徒不喫牛肉,穆斯林禁⻝豬肉,只有雞才能風靡世界。 《如何做一隻風靡世界的雞》 (萬物之前的這期視頻,供參考閱讀)

在口味日本化的同時,在宣傳上也不能落下。在包裝上,日清產品用上了“ラーメ ン”,一看就是純血的made in Japan.

1964年,安藤中止了對速食麪的專利壟斷,設立日本拉麪工業協會並公開了專利技術,吸引了三洋,丸太和藤原等企業開始進入速食麪行業,加速了日本拉麪的全球化。

1976年,美國第一家拉麪店“こう楽” 在洛杉磯開業。之後的三十年中,隨着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日式飲食走向全世界。不但美國本土的拉麪店日漸增多,一風堂、博多一幸舍、 E.A.K等日本連鎖品牌也紛紛進入美國及歐洲市場。

在進軍國外的過程中,日式拉麪也一直對工藝和⻛格上的調整,爲拉麪貼上“日本”標籤的同時,營造符合海外顧客習慣的用餐氛圍。

在日本,拉麪是一種簡餐,人們的用餐時間多數都在20分鐘以內。而在歐美,⻝客們往往會配着炸食甚至是清酒在店裏坐上將近一個小時。

拉麪師傅們因此改良了麪條的配方,使面在湯水中⻓時間浸泡後依然能保持口感。他們還利用日式拉麪店多采用開放式廚房的特點,把拉麪的製作過程變成了一場表演。

在店鋪裝修上搭配極具日本文化色彩的櫻花、富士山和浮世繪等元素。搭配上和風音樂,聽覺、視覺、味覺多重元素的刺激,營造出用力過猛但富有沉浸感的日本氛圍。

在全球化的同時,拉麪原本底層的身份也在逐漸提高。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許多拉麪師傅的形象已經變成穿禪宗工作服、嚴守戒律、偶爾還會寫書寫詩的某種知識分子階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拉麪已經和日本的“工匠精神”聯繫在一起。加上在漫畫、日劇頻繁出鏡,拉麪被徹底的日本化,成爲日本的文化標籤之一。

烹飪風格和文化內涵的日本化,讓舶來的拉麪最終成爲日本的文化符號。拉麪的工業化,針對海外市場的本土化調整,加上日本式的感官包裝,讓拉麪在全球成爲了日本的招牌,而這塊招牌的歷史,撐死了也就一百年而已。

那麼日本拉麪從來不拉,爲什麼叫拉麪呢?

是因爲漢語把RAMEN翻譯成拉麪,但據一些專家推測,RAMEN並不是從漢語“拉麪”翻譯過去的,而可能是“撈麪”。食物流動的歷史啊, 那就是一個套娃接着又一個套娃,哪有什麼純潔正統可言啊。

[1]Barak Kushner, Slurp! a social and culinary history of ramen. Global Oriental, 2012.

[2]Ramen | Wikipedia

[3]周琦, 淺談日本拉麪文化——由日本拉麪的起

源發展與分類製作等來看日本外來文化. 金田, 2013

[4]Momofuku Ando | Wikipedia

[5]茶烏⻰, 知日·好喫不過拉麪, 中信出版社, 2018

[6]安藤百福, 『魔法のラーメン発明物語』. 日本経済新聞出版社, 2008

[7]石神秀幸, 『ラーメンの真髄』. KKベストセ ラーズ, 2007年

THE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