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導致起義失敗的原因很多,有一個雖不是最主要的,卻是不能被忽視的,那就是沒有對參加起義的舊式部隊進行改造,導致很多部隊剛起義不久就叛變,最明顯的就是蔡廷鍇的第十師,另外還有湯坑之戰中的慘敗,當時兩軍苦戰數日,在僵持的關鍵時刻,時任71團團長的歐震臨陣倒戈,導致起義軍大敗,損失慘重。抗戰爆發後,歐震率軍先後參加淞滬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以及常德會戰,帶領部下與日寇廝殺,爲保家衛國征戰南北,多次立戰功後,他的職位也升得很快,在收復常德城後,他已是第27集團軍的副司令員。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的槍聲揭開了我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南昌起義的意義是偉大的,不過結果卻是令人沉痛的,因爲起義最終失敗了。

起義剛開始時,有轟轟烈烈的兩萬多人蔘加戰鬥,但最終只有朱老總和陳老總率領的八百多人堅持了下來,纔有了後來著名的井岡山會師。
導致起義失敗的原因很多,有一個雖不是最主要的,卻是不能被忽視的,那就是沒有對參加起義的舊式部隊進行改造,導致很多部隊剛起義不久就叛變,最明顯的就是蔡廷鍇的第十師,另外還有湯坑之戰中的慘敗,當時兩軍苦戰數日,在僵持的關鍵時刻,時任71團團長的歐震臨陣倒戈,導致起義軍大敗,損失慘重。

對於歐震倒戈的原因,按自然是衆說紛紜,不過有一點要排除,那就是說歐震是因爲貪生怕死叛變的。
當年歐震受中山先生革命思想號召,棄筆從武,參加了粵軍,北伐戰爭在葉挺手下當營長,能成爲威震全軍“葉挺獨立團”的團長,想必此人必不簡單。

當年北伐的武昌戰役中,歐震主動要求擔任敢死隊隊長,他身先士卒,第一個登上城牆,在他率領下,敢死隊員很快衝上城牆,斬殺守敵,最終武昌城也被攻破了,可惜的是,這樣的猛將卻最終不爲我軍所用。
歐震加入國軍後,憑藉出色的能力,仕途倒也一帆風順,抗戰前已升爲第90師的中將師長。

抗戰爆發後,歐震率軍先後參加淞滬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以及常德會戰,帶領部下與日寇廝殺,爲保家衛國征戰南北,多次立戰功後,他的職位也升得很快,在收復常德城後,他已是第27集團軍的副司令員。

經過八年苦戰,終於等到日軍投降的那一刻,此時抗日名將歐震升爲第十集團軍的司令長官,還兼任整編39軍軍長,此時到了他軍旅生涯的巔峯。
解放戰爭爆發後,歐震調任第三兵團司令官,他這個當年震赫一時的抗日名將,卻在解放戰場上屢遭對手,有個詞“屢戰屢敗”用在他身上最合適不過了,最終在孟良崮戰役中的慘敗,讓他再也沒有勇氣與解放軍對陣,被調離戰場轉入陸軍大學進修去了。

畢業後的歐震被任命爲廣東保安司令、海南防衛副司令,不過隨着大陸與海南島的陸續解放,歐震最終跟着蔣介石去了臺灣,從後再也沒有回到大陸,不過歐震一直渴望能回家鄉看一看,可惜直到臨終也沒有實現這個心願。
1969年2月13日, 70歲的歐震在臺病逝,3月被追晉爲陸軍二級上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