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如剛記得給師傅侯寶林捧哏時很緊張,“師傅說不要有思想負擔,大膽地說,隨便往裏邊插話,你可別不說話,說啥都沒關係,你跑多遠我都能給你拽回來,你放心。”近日,相聲表演藝術家李如剛做客燕趙曲藝網絡TV,通過直播的形式與觀衆互動交流,回顧從藝經歷、分享對相聲創作和表演的感悟,暢談相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我今年83歲,這是第一次以直播的形式與朋友們見面。”近日,相聲表演藝術家李如剛做客燕趙曲藝網絡TV,通過直播的形式與觀衆互動交流,回顧從藝經歷、分享對相聲創作和表演的感悟,暢談相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李老思路敏捷、風趣幽默,話語中不乏流行詞彙,直播中的歡樂氛圍溢出屏外。

從小喜歡曲藝 快板聽兩三遍就能記下來


李如剛出生於天津,工作在河北,現居石家莊。他師承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與搭檔康達夫說過很多膾炙人口的相聲名段,也曾與侯寶林合作捧哏。他的代表作有《樂逍遙》《醉酒》《雜學唱》《學方言》《五紅圖》等。

在直播中,李如剛透露自己畢業於河北工學院(現河北工業大學),後來從藝可謂“又改行又穿越”。他說相聲離不開愛好,“我從小愛好廣泛,喜歡運動,對曲藝有濃厚的興趣,十三四歲就經常參加演出,演個快板,說個相聲,還有數來寶、活報劇等。當時身邊愛好曲藝的人很多,也受環境的影響。”李如剛說,當時在沒有錄音和文本的情況下,一段快板他常常聽兩三遍就能學會、記下來。雖然愛好廣泛也沒有影響他考大學,他笑着說“關鍵是學習好”。

在他看來,說相聲首先得自己喜歡,愛好是第一位的,還要有天分和悟性,更重要的是要勤奮,“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只要你勤快,沒有什麼搞不出來,沒有(相聲)不受歡迎的。”李如剛更強調了德的重要性,“做人要本分,德藝雙馨。”

難忘恩師侯寶林諄諄教導 “大膽說 跑多遠都能給你拽回來”


1984年,李如剛與搭檔康達夫拜侯寶林爲師。這其中也有馬季的功勞。“我與馬季是莫逆之交、好哥們,也是良師益友,兩人無話不說,情誼深厚。我先是學習並演出了馬季的許多作品,起初想拜馬季爲師,馬季說別,這樣就生分了,還是引薦拜侯老爲師吧,兩人成了師兄弟。”

回憶拜師的場景,師傅侯寶林的叮囑,李如剛一直銘記於心,“在拜師的時候,侯老就囑咐我們要紮根河北,別翅膀硬了就飛了,河北人民需要你,要守好河北這塊相聲陣地。”後來,雖然收到不少外地院團的邀請,李如剛始終紮根河北,爲河北人民帶來不少歡笑。

李如剛和師傅侯寶林合作了不少作品,說起跟師傅合作的經歷,李如剛感慨受益匪淺。“我拜師比較晚,但是侯老對我很特殊,外出演講、上課、演出都會帶上我,在老師身邊學到了很多知識。”李如剛記得給師傅侯寶林捧哏時很緊張,“師傅說不要有思想負擔,大膽地說,隨便往裏邊插話,你可別不說話,說啥都沒關係,你跑多遠我都能給你拽回來,你放心。”

李如剛說,無論是業務上還是做人上,師傅都教導以誠相待,寬以待人,嚴於律己,他對師傅的諄諄教導終身難忘。

寄語年輕人:學習經典 不要急躁


直播中,李如剛還談到,他在相聲名家馮鞏組織的中央戲劇學院相聲大專班任教期間,賈玲、王彤、潘斌龍、賈旭明、艾莉等都是班上的學生,如今均已成爲喜劇界的佼佼者。

直播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網友觀看,有的是曲藝界人士,也有喜歡聽李如剛相聲的觀衆。網友紛紛向李如剛請教關於相聲表演方面的問題,李如剛耐心解答,並笑言“這是在給學生們上網課啊。”他分享了自己對相聲的理解,“說相聲抖包袱要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沒有文化的包袱不是包袱,有內涵的包袱纔是幽默,幽默相聲人人愛,貧嘴滑舌討人嫌。包袱要贏得尊重,不要以掌聲、叫聲爲目的。”正如師傅侯寶林曾說的,藝術要“恰到好處,留有餘地,寧可不到,不要過頭。”

李如剛言語之間充滿着對河北的熱愛,對河北相聲的發展充滿信心。他說,河北也是曲藝之鄉,好多曲藝名家出自河北,河北也是相聲藝術的搖籃。他寄語青年相聲演員,“要學習經典,選擇適合自己的作品演出,不要急躁,執着、不懈努力,做人本分,就一定能成功。”

(燕都融媒體記者康瑞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