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法、筆法、墨法是書法的三要素。一幅好的書法作品三者缺一不可,筆法、墨法先不做論述。在這裏重點說一下章法的“精髓”主要體現在哪裏?

章法原是指文章結構之法,現把章法引進到書法中,主要是指對於整幅作品中有關佈置安排,以及行與行、字與字之間的映帶、呼應、承接等關係的處理方法。

書法作品需要有字的大小,線條的粗細,字行的正斜疏密等等。都是需要和諧的呼應,達到我們審美的條件。

米芾《珊瑚帖》章法特徵:

他的章法主要以欹正爲基調,強調對比。在不失平衡前提下,變化方法多。有活力,有節律感。

王羲之如下書法的章法特點:

字的大小、疏密、連貫,非常協調,一氣呵成。

蘇東坡的《黃州寒食詩帖》章法特點:

章法趨勢比較橫勢,行間距比較開朗,但是左右呼應,疏密有致,不失鬆散。

以上名家作品都是在章法上有着豐富的內涵,那麼我們對美的審視基礎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根深蒂固的儒道哲學思想。都以一種天人合一,物化自然,尊卑和諧的萬物一體爲審美基礎。

人有老尊幼卑,事有輕重緩急,樹有歪斜纏繞,月有陰晴圓缺,日有東昇西落等等,都是我們的審美思想在對書法提出的法度要求,也就是章法。

書法章法裏體現出來的精髓:是人對美的審視,是辯證的審美要求,是在審美基礎上升華的人生哲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