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落葵薯並非我國本土植物,而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和印度的一種野生植物,最早於1976年從印度引進,在廣西、廣東、貴州、重慶、四川、雲南、湖北、湖南等地種植後,逃逸爲野生,現如今多生長於我國南方農村地區的溝谷邊、河岸岩石上、村旁牆垣、荒地或灌叢中。然而這落葵薯在國外雖不受人待見,但引進我國後卻收到了人們的喜愛,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被農村窮苦人們作爲充飢野菜來食用,而如今更是成爲了大衆喜愛的一種“高鈣菜”,市場價一般在5到8元一斤,爲啥說是高鈣菜。

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十分的豐富,然而即便是如此,我國也需要從國外引進一些物種,畢竟這些物種在我國沒有。而提到引進的外來物種,大部分人都對它們抱有敵意,因爲雖然這些外來物種有着不低的價值,但是在我國幾乎是沒有天敵,因此往往會對我國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
比較有名的就有互花米草、水葫蘆、牛蛙、小龍蝦的外來引進物種,曾經就對我國本地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但是由於我國飲食習慣的問題,一些外來物種雖然在初期造成了嚴重後果,但如今卻被廣大的喫貨,喫到要靠人工種植或人工養殖纔夠喫的地步。
小龍蝦和牛蛙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們如今在國外許多國家依舊氾濫成災,在我國就成了養殖品。
此外,我國還有一種比較獨特的飲食文化,這個飲食文化是國外少有的,那就是喜歡喫野菜,因此在國外許多國家沒人要的野菜,在我國就成了寶貝,其中就有一種叫做“落葵薯”的野菜。
北方的朋友可能沒聽過落葵薯,但是南方的朋友,尤其是廣西、廣東、雲南一帶的朋友,肯定聽過落葵薯。
落葵薯並非我國本土植物,而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和印度的一種野生植物,最早於1976年從印度引進,在廣西、廣東、貴州、重慶、四川、雲南、湖北、湖南等地種植後,逃逸爲野生,現如今多生長於我國南方農村地區的溝谷邊、河岸岩石上、村旁牆垣、荒地或灌叢中。
落葵薯因其果實酷似中藥材三七,故而在民間落葵薯又被人們稱爲“藤三七”,當然,落葵薯雖有三七之名,卻沒有三七的那些用處,所以大家可別把它當成三七來使用了。
這落葵薯雖然是印度的一種野生植物,但是在印度當地卻並不受待見,因爲落葵薯是一種纏繞藤本植物,其繁殖力又非常強,它的塊根、珠芽、斷枝都能進行無性繁殖,其塊莖存活能力極強,藤蔓生長很快,一週最快能長1米,一個生長季節能長3到6米。
所以稍不注意就爬滿了整個房屋,而印度又沒有喫野菜的習慣,故而這落葵薯常常因沒人喫氾濫成災。不僅印度如此,在國外大部分國家都如此,故而落葵薯在國外就成了一大“害草”。
然而這落葵薯在國外雖不受人待見,但引進我國後卻收到了人們的喜愛,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被農村窮苦人們作爲充飢野菜來食用,而如今更是成爲了大衆喜愛的一種“高鈣菜”,市場價一般在5到8元一斤,爲啥說是高鈣菜?
因爲落葵薯雖然是一種野菜,但是其營養價值卻非常的高,比菠菜還高要。據相關資料記載,落葵薯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胡蘿蔔素、鈣、鐵、鋅等營養物質,尤以胡蘿蔔素和鈣含量較高,故而在民間稱被成爲了“高鈣菜”。
落葵薯不僅營養好,其味道也是相當的好,而且落葵薯的嫩葉、果實均可食用,可炒食、可涼拌、可做湯、可燉,在我國南方民間就有落葵薯燉雞、涼拌落葵薯等喫法。
而由於以上落葵薯的這些優點,南方不少農民朋友都開始大量種植落葵薯了。前面筆者也說了,落葵薯的繁殖力強、生長快,這就使得落葵薯的產品相當高。據瞭解,落葵薯幾乎四季可以採摘嫩葉,種植的好的話,年產量可達75000公斤/公頃,比大多數蔬菜產量還要高呢。
各位朋友,你們喫過落葵薯嗎?你覺得它的味道如何?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