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殷切期盼,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總是會花費大量的心力。可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家長就會發現,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的心血,有時候往往收效甚微。這一現象,讓很多家長大受打擊。

其實當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家長也不必灰心喪氣,找到問題的根源,纔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不然,盲目地教育孩子,反而會適得其反,例如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思維模式,因爲不同時間段,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思維變化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夠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相信很多耐心的家長都會發現,當自己的孩子還處於幼兒時期的時候,往往膽子非常大,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這時候的孩子,勇敢自信,敢於面對挑戰和各種各樣的新事物。可是當孩子稍微長大一些後,家長就發現孩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因爲越長大,有的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當面對困難的時候,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果敢了,而是地逃避。孩子的轉變,讓家長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那麼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裏呢?

有的家長,會把孩子的轉變歸根於自己錯誤的教育方式,但是這並不意味着,責任就全在家長身上。因爲根據研究表明,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轉變,可能是因爲孩子的思維模式發生了改變。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大多是成長型思維,而當孩子長大後,就轉變爲了固定型思維,思維的差異,導致了孩子行爲的變化,所以對於這一點家長要尤其注意。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是一種正向的、積極的思維,它能夠幫助孩子,以自信的態度面對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所以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往往更加容易成功。

這樣的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會選擇逃避,而是會盡自己所能去克服困難。正是如此,孩子在每一個挑戰困難的過程中,孩子的自信心、能力又得到進一步的激發,所以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很多教育學專家都看到了成長型思維,給孩子帶來的巨大益處,這也就是爲什麼,他們不遺餘力地向家長宣傳這一點的原因所在。成長型思維的另一面,就是固定型思維。

什麼是固定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簡單來說就是思維定勢。它是指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會積累一定的經驗,這些經驗原本可以幫助孩子做出更好的決策,可是它同時也會限制孩子的行爲。

因爲很多事情,孩子可能已經遇到過了,當再次遇到類似的情景時,他們就可能保持原有的行爲,這樣做,也就失去了創新。

固定型思維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當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他們一般不會迎難而上,而是會選擇放棄。這可能跟孩子以前失敗的經歷有關,正是有這些陰影的存在,讓孩子不再敢邁出挑戰的步伐。當然,固定型思維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所以家長應該注重對孩子成長型思維的培養。

父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1.父母的思維方式要及時轉變

一個人的智商雖然跟遺傳有着很大的關係,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就是固定不變的,因爲後天的努力,同樣可以使智商得到改善。可是很多父母都無法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只會把孩子的智商爲歸位天生的,這樣的思想觀念是不正確的,所以家長及時改正。

2.不給孩子貼標籤

給孩子貼標籤,無疑就是給了孩子一個心理暗示:你就是這樣的人。例如孩子成績不好,很多家長就會給孩子貼“差生”的標籤,這樣做,不僅不能夠激勵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接受這一事實,所以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結語

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思維有多遠,你能走多遠?”。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因此,爲了讓孩子成才,家長應該加大對孩子的思維訓練力度,讓孩子發展成長思維。只有當孩子有了成長的思維,當他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他纔不會退縮,他才能成爲自己生活的主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