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山海關,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山海關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天下第一雄關,屬於中原王朝的重要屏障之一。目前,山海關隸屬於河北省的秦皇島市,由秦皇島市進行管理。但是在歷史上,山海關地區曾經前後5次改變了自己的歸屬地,到底屬於河北省,還是屬於遼寧省的問題,山海關一直左右徘徊。那麼,爲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我國古代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政權之間的關係。早在夏商周時期,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政權的較量就開始了,而且雙方反覆拉鋸。北方遊牧政權擁有騎兵的機動性,通常能夠出其不意,搞得中原王朝防不勝防。爲了抵禦遊牧政權南下,中原王朝往往利用山川、河流進行層層阻擊。
在秦始皇統一東方六國以後,修建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從東北的遼東地區,一直延伸到了西北的甘肅地區。在秦朝之後,幾乎歷朝歷代都會加固、修建萬里長城,從而鞏固華北以南地區的安全。13世紀,北方的元朝崛起,並且先後消滅了西夏國、大金國、西遼國、大理國、吐蕃政權、南宋等一系列政權,建立了一個不可一世的大帝國。但元朝的統治基礎很薄弱,僅僅持續了90多年。明朝建立以後,通過不斷的北伐,把元朝勢力重新趕回了北方草原,被稱爲北元政權。北元政權一直不甘心失敗,不斷組織力量發動反撲,與明朝展開了長期的拉鋸戰。在這一階段,明朝進一步完善了萬里長城。

與此同時,設立了著名的九邊重鎮,例如遼東鎮、甘肅省、大同鎮等等。在至關重要的通道上,建設了一系列的關口,例如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等等。其實,山海關是明朝連接東北地區的咽喉要道。明朝的行政區劃劃分爲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山海關起初隸屬於北直隸地區管理,北直隸就是河北省的前身。後來,鑑於山海關的地位重要,東北地區的局勢不斷變化,山海關又劃入了遼東地區管理。在明朝統治的末期,後金政權逐步崛起,並且幾乎控制了整個東北地區,明朝在山海關外的地盤,幾乎喪失殆盡。
後金政權就是清朝的前身,公元1644年,在山海關地區,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代表了三大集團的力量,上演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這次大戰至關重要,決定了未來的歷史發展。最終,清朝和吳三桂聯合擊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軍,清朝八旗入關。在10多年的時間裏,清朝逐步確立了自己對中原各地的統治。清朝入關以後,南京的地位下降,南直隸改名爲江南省。後來,又拆分成了江蘇省和安徽省。

至於北直隸,則改名爲直隸省。當時,山海關地區隸屬於直隸省管理。由於清朝把東北地區視爲自己的老根據地,嚴禁中原百姓進入東北地區。因此,山海關地區成爲了直隸省、盛京地區之間的分界線。出了山海關,就進入了盛京將軍的管轄區。這樣的模式一直持續到了清朝滅亡,1912年,已經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當時,山海關內屬於直係軍閥的控制區,山海關外則是奉系軍閥的地盤。1931年,日本軍隊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並且在半年時間裏,控制了東北三省。
1932年,日本軍隊又開始染指熱河省等地。1933年,日本軍隊佔領了山海關。日本軍隊當時已經扶持了僞政權管理東北地區,山海關自然隸屬於僞政權管理。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1945年,也就是日本戰敗投降之後。1945年,山海關被又一次劃給了河北省,成爲了華北與東北地區之間的分界線。一轉眼到了40年代末期,東野70多萬大軍從山海關一線入關,加入了華北戰場。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戰爭的進展。

當時,鑑於城市管理的需要,山海關地區專門成立了山海關市,不過這個市的管轄區並不大。出於管理上的需要,山海關市被劃入了遼西省管理。遼西省和遼東省都是1949年建立的新省份,當時,遼寧省被分成了兩個省。這樣的行政區劃屬於臨時性的劃分方式,在50年代初期,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例如四川省被劃分爲川北、川南、川東、川西4個行署區,安徽省、江蘇省都是被分爲了兩個部分。
進入50年代前期,隨着戰爭的徹底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恢復和發展經濟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過分複雜的行政區劃,反而不利於經濟發展。1952年,我國的行政區劃進行了一輪調整。就是在這一輪行政調整中,山海關市又一次還給了河北省,並且保留了下來。後來,鑑於山海關市太小,撤銷了山海關市,併入了秦皇島市,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在歷史上,山海關地區,來來回回劃分了5次,最終還是隸屬於河北省。雖然曾經劃入遼寧省管理,但基本上都屬於臨時性的行政區劃。

在建國的初期,臨時性的區劃模式很多。例如河南省最東部的永城市,曾經被安徽省管理了1年多時間。山海關雖然面積不大,但地理位置至關重要。再加上時代和局勢的影響,在河北省、遼寧省之間反覆劃分。目前,山海關地區隸屬於河北省秦皇島市管理,屬於著名的旅遊地。畢竟在古代歷史上,圍繞山海關的歸屬,曾經上演了一輪又一輪的戰爭。關於我國行政區劃調整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