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甚至有人說林沖當衆休妻,是對妻子的羞辱,因爲古代女人被休後,是一種恥辱,不可能再嫁人了。然而,很多人因此來抹黑,說林沖是故意休妻,要把妻子獻給高衙內。

大家好,我們的小燕趣聞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因爲妻子被高衙內看上並調戲,林沖的命運從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林沖有心放過高衙內,可高俅高衙內卻不肯放過他。
高衙內兩次調戲不成,還受了驚嚇,病倒在牀,半條命沒了。高俅爲了這個乾兒子,不惜陷害林沖,幾次要把林沖置於死地。最初,高俅是騙林沖誤入白虎堂,結果林沖因此被脊杖、刺字,發配到滄州。
林沖覺得此去,既沒有了前程,性命可能也不保。想到妻子那麼年輕漂亮,他不忍心讓妻子爲自己守活寡,所以他寫了休書。
林沖的本意,是希望妻子能找個好人家嫁了。然而,很多人因此來抹黑,說林沖是故意休妻,要把妻子獻給高衙內;還有人說林沖無權休妻,因爲休妻要講究“七出三不去”;甚至有人說林沖當衆休妻,是對妻子的羞辱,因爲古代女人被休後,是一種恥辱,不可能再嫁人了。
事實上,這種說法純屬徹底,在水滸中有類似例子,足以證明休妻不是羞辱妻子,休妻後可以自由改嫁。
在水滸四大寇中,有一人是王慶,後來因爲在淮西造反稱楚王,所以也稱淮西王慶。
王慶本是東京開封府內一個副排軍,父親爲人奸詐,曾經因爲一塊風水寶地,幾乎害死了親戚。因爲從小家境不錯,父母又溺愛,所以王慶喫喝玩樂無所不爲,就是不幹正事兒。狠起來的時候,王慶連父母都罵。
後來,王慶因爲和童貫的乾女兒童嬌秀有染,而童嬌秀又許配給了蔡京的傻孫子。所以,王慶這下算是得罪了兩位大權臣。
童貫後來找了個藉口,讓知府治王慶的罪。知府就以王慶“捏造妖書,煽惑愚民,謀爲不軌”爲由,把王慶脊杖二十,刺了面頰,發配到西京管下的陝州牢城。
王慶臨走之前,老丈人牛大戶來給他送行。酒店之中,牛大戶給了王慶三十兩銀子,但是銀子不白給,有個條件。
牛大戶推着王慶的手道:“……你如今配去陝州,一千餘里,路遠山遙,知道你幾時回來?你調戲了別人家女兒,卻不耽誤了自己的妻子!老婆誰人替你養?又無一男半女,田地家產,可以守你。你須立紙休書,自你去後,任從改嫁,日後並無爭執。”——《水滸傳》
牛大戶考慮到,王慶此去不知道何時回來,家中也沒有財產,老婆怎麼辦?所以他讓王慶寫了休書。王慶沒辦法,只得寫了休書。
當時是在酒店,牛大戶也算是當衆讓王慶休了自己女兒。難不成,牛大戶也是讓王慶公然羞辱自己的女兒嗎?顯然不是。另外,王慶的老婆也沒有七出之過,按理說不能休,可王慶還是休了。
這段故事看起來其實很熟悉,沒錯,和林沖休妻的故事差不多。
事實上,聶紺弩在《水滸四議》中也說過,林沖的故事,是很多人物故事的反寫。比如林沖休妻,是王慶休妻的反寫;林沖買刀,是楊志賣刀的反寫;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是王進的反寫;林沖棒打洪教頭,是王慶棒打龔端的反寫等。
這樣的例子,水滸中還有一個。
潘金蓮對武松很有感覺,她趁着武大郎沒回家,撩撥武松,結果反而被武松一頓臭罵。後來,武松要出差,她擔心潘金蓮會出軌,所以說“籬牢犬不入”,意思是潘金蓮忠心的話,家裏就不會出事。
潘金蓮聽出了這個意思,大怒之餘,罵了武大郎好多天。潘金蓮也嚷嚷着,讓武大郎寫一紙休書,休了她。她本來就不甘心嫁給武大郎,所以想要休書,好自由改嫁。
如果女人被休,就是被羞辱了,就不能自由嫁人,難不成牛大戶是害自己的女兒?難不成潘金蓮是故意要武大郎羞辱自己嗎?根本不可能。
即便從歷史角度來說,女子被休也能自由改嫁。而且,男女正是離婚時,協議叫“放妻書”,不是叫休書,休書只是男性視角的一種稱呼,沒有貶義。
所以說,林沖休妻,根本就不是要把妻子獻給高衙內,更不是羞辱妻子,他只是考慮自己前程不保,性命難存,所以不得不這麼做。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