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說”朝夕相處”這四個字,我想這輛逸動和我完全配得上,從提車不到100公里的初始里程,到如今的27500多公里差不多用了整整17個月時間,這17個月有風雨天,也有豔陽天,當然陰轉多雲的天氣也有的哈,從開始到現在,這輛逸動在我心目中的那份美感依舊沒有褪去,開始的時候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我想這確實是這一款逸動的魅力之所在吧,行車路上,有許許多多的故事,也有許許多多的回憶,對這輛逸動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綜合的說一下自己的用車感想,首先說說燒油的情況。現在這輛逸動的行駛里程顯示是27500,估計再跑不了多少時間,就該破30000公里了,按照目前的這個用車頻率來看,我估計我的逸動在30000公里的時候,應該是差不多接近1年半的時間。

這輛2018款的逸動作爲我的家庭成員之一,作爲家庭的生活必備品,在我一手一腳的調校和駕駛之下,已經滿1年半了了,月對月的話,差不多僅剩1個月時間,就是足足1年半了,18個月了。要說”朝夕相處”這四個字,我想這輛逸動和我完全配得上,從提車不到100公里的初始里程,到如今的27500多公里差不多用了整整17個月時間,這17個月有風雨天,也有豔陽天,當然陰轉多雲的天氣也有的哈,從開始到現在,這輛逸動在我心目中的那份美感依舊沒有褪去,開始的時候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我想這確實是這一款逸動的魅力之所在吧,行車路上,有許許多多的故事,也有許許多多的回憶,對這輛逸動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綜合的說一下自己的用車感想,首先說說燒油的情況。 現在這輛逸動的行駛里程顯示是27500,估計再跑不了多少時間,就該破30000公里了,按照目前的這個用車頻率來看,我估計我的逸動在30000公里的時候,應該是差不多接近1年半的時間。回想起來,逸動的說明書上還記着那麼一句話,就是整車3年100000公里的質保期。而我的使用則是18年將近3萬多公里,這個時間到了,里程才跑那麼三分之一多那麼一點,可以說真的是跑得也不算少了。俗話說車就是拿來開的,一直停駛其實對車輛本身並不好,我也比較認同這個話,而平時我的用車主要還是在短途,一般來說每週至少啓動3到5次愛車,我所說的這個啓動並非是停在車庫內,扭動鑰匙發動一下車車,讓電瓶充一下電那種啓動哈,而是發動車車之後,駕車出門逛,具有實際行駛里程的啓動。所以,在這這種狀況下,我能夠保證我的逸動的電瓶不會因爲存放久了而電放完了無法啓動的情況。17個月行駛里程27500多公里,拉通了算,平均一個月的行車裏程1500公里多那麼一點點,之所以跑得不是太勤,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平時上下班很都開車,都知道市區堵車是常態,尤其是上下班的這個時間段,堵在路上能完整的體會到人生五味,我的用車其實主要還是在自駕遊,尤其是那種幾十百把公里的短途自駕,來回也就百多不到兩百公里。而現在的這些景點什麼的,路況相對比較好,一般都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當然了有時候也會遇到水泥混凝土路面,而像那種爛爛的石子路、泥巴路很少遇得到,所以也很少開車走那種路。通過加幾次油的里程來算,這輛逸動的實際油耗接近於6.6L/100km,而在中控行車電腦上顯示的油耗就是6.6L/100km,所以我覺得這個顯示結果是十分準確的,我相信我自己的數學計算能力不會錯,因此這輛逸動行車電腦顯示的油耗,就是精確到0.1L後四捨五入的結果。實際以現在的油價算下來我的這臺逸動1公里的需要燒掉4毛左右的92號汽油,油耗不算太高,成本還在接受的範圍。 除了這輛逸動的油耗之外,第二個在簡單的說一下逸動的保養這一塊。 這款逸動日常的保養不用說,都是在4S參加的,原因無他,主要是我覺得4S從技術上來說專業、從零配件和材料來說齊全、從服務上來說自然也還是比較周到,尤其是保養後都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回訪,所以我覺得在4S參加保養,在流程上可以省心、技術上可以放心,這幾點都滿足了,至於那多出來的一點點價格,就不要計較了,反過來想,這貼心周到的服務就值這個價格,4S的核心就是服務,有了周到的服務,所以還有什麼不滿足的,主要是我本是個怕麻煩的人。在4S常規的保養,除基本檢查外,就是燃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機油的更換,機油我選擇的磁護,價格適中,效果可以,保養材料加上工補的機油差價不到300塊的樣子,這麼便宜是因爲我有(6年12次保養),這其中機油是最大的支出,在平時的用車過程中算得上保養的支出並不多,用車成本也還不算太高。 這一輛出廠近17個月的樣子,我也駕駛了近17個多月的國產轎車,這近18個月的時間,讓我見證了逸動的真正的品質,因爲迄今爲止,這輛逸動還沒有發現任何故障,在質量這方面我這輛逸動真的還是過硬。 一輛油耗相對穩定、保養價格適中、整車品質上佳的轎車,裸車價格幾萬塊,還真的是物超所值!

全新的前臉設計,銷售說中網是“蝶翼式”,這“蝶翼式”顯得很柔和,很有藝術感,鍍鉻的橫向條配合犀利的大燈,整體上很霸氣,咄咄逼人。

張開雙手想要擁抱整個藍天.

近看

4710*1820*1505的長寬高加上2米7的軸距內部空間還是很大的,車長也很長,尾部造型設計的也很精細,一點兒都不顯得笨重

還是簡單說說用車心得吧。第二代逸動的外觀還是很喜歡的,看着又非常的大氣,前臉用了很多鍍鉻的飾條,很顯檔次。車牌底下是ACC全速自適應巡航的雷達,面積很大,隱藏設計的也很好。

從側後面看第二代逸動的腰身曲線也很美,這種流線型的腰身設計不僅美觀,還能一定程度的降低風燥。

屁股設計也很時尚,層次感很好。

前大燈能自動遠近光調節,平常一直放在Auto位置,天暗一些就能自動打開,很方便,LED的日間行車燈也很帥,檔次感再+1。

大燈和尾燈的設計遙相呼應,都是三角形的設計,還是非常好看的

買車的時候買的91900這個配置,看上輪轂也是一大因素,都說輪轂霸氣好看!

電動後後視鏡

後視鏡自帶加熱系統

無鑰匙進入系統還是非常的貼心,用着也十分方便

再看看內部空間,相當寬敞,我們一家三口再加上爸媽坐着一點也不會侷促,而且這座椅的質量也超好,皮質包裹的,坐着特別舒服。

後排乘坐空間也很足不用畏手畏腳的坐着,

自己加裝的門檻條,感覺又上升一個檔次。

後視鏡調節,後備箱開啓都坐這個小方塊上,

多功能方向盤左邊主要是ACC控制單元,

右邊主要是多媒體控制單元

空調控制單元簡介整齊的排列,看起來沒有那麼複雜.

車內的配置也是相當的豐富,10.25寸的大屏,其他車內科技感也是十足,車身自帶的行車記錄儀也很清楚,不用再自己安裝了。

原車音響,音質還是不錯的

6AT變速箱用起來也特別輕快,換擋也特別平順,而且長安逸動的電子手剎很大,用起來很順手,想想以前的手剎,杵在那的一根柱子很不舒服呢。

後排沒有空調出風口這是個遺憾,但是加了個usb充電接口這也上算的上比較貼心的配置了,而且還有個小儲物格後排可以放點小東西。

後排中間乘坐位置地面凸起也不高目測大概5-6MM左右。

整體看前面也算的上中規中矩佈置簡單明瞭又不失豪華感.

門板上的裝飾本應該算金屬拉絲面板被我貼成黑色了[微笑]

延續上一代車型的儀表還是那麼的好看。

ACC雷達安裝在牌照下面隱藏的還可以。

今天的收穫,還是不錯了。這樣的日子過得真的是愜意,因爲有逸動,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