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自主SUV的強勢,自主品牌們在轎車版塊一直髮不出多大聲音。今年7月,自主品牌轎車總銷量爲13.9萬輛,在國內轎車總銷量中只佔可憐的18%,而在17年7月,這個數據還有35%。

在過去一段時間,自主品牌轎車還是有多款月銷一萬左右的明星產品,奇瑞的艾瑞澤系、吉利的帝豪系、上汽的名爵6、榮威i5,這些車型曾一度被譽爲自主轎車的希望。可如今除了吉利帝豪外,其他幾款車型幾乎已銷聲匿跡,反而是前兩年銷量並不怎麼好的長安逸動系列崛起,衝進了國內轎車銷量排行榜的前十。

今年一月份,有位關係好到他兒子認了我當乾爹的死黨問我,有10萬塊準備買臺轎車有啥推薦沒,我想了想回答他說,如果不在意是不是國產的話,長安逸動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在意國產可以看看現代的領動。我的這位朋友已經看了卡羅拉小半年,但最後去店裏看看做試駕後,只用了3天就定了臺逸動。

這位好到能穿一條褲子的兄弟相信我,我也絕對是向他推薦我心中最好的選擇。要知道在那個時間段,長安逸動銷量並不好,12月銷量才堪堪6000出頭,還有不少唱衰的聲音出現。但在這個行業裏,自然知道按照他的要求來看除逸動無二已。

這句話並非是說其他自主品牌轎車的競爭力不強,事實上從各方面來說,逸動也不是最好的產品,設計上比不過由奧迪前設計師操刀的比亞迪秦,加速性比不過主打運動的名爵6,知名度更比不上有國產轎車頭牌之稱的吉利帝豪。

自主品牌一向缺少明星產品,客觀上這是因爲品牌影響力與造車經驗缺乏,競爭力確實不如合資,而營銷方面的力度也不如自主SUV那樣強;主觀上,則是因爲口碑積累不夠,國產轎車的不自信讓我們這些算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也不自信,聲量自然一落再落,別看天天說國產轎車已達到合資水準,可真要我們自己買,有多少人敢下手?所以,給親如一體的兄弟推薦國產轎車時,略顯中庸的逸動才成了我的最佳選擇。

逸動的綜合實力很強,設計由前馬自達設計師主持,動力也裝上了最新的藍鯨NE1.4T發動機,底盤也精心調製過,而在配置方面也秉持國產轎車輸啥都不能輸配置的一貫作風。當然,我向兄弟推薦這款車的原因還有安全性,有65%佔比的高強度鋼材。

逸動系列,主觀的評價是各方面都不怎麼拔尖,只是比較均衡。但這臺車能在突然間崛起,並不只因爲它成了國產品牌中唯二的明星產品(還有帝豪)。自2017年以來,國產品牌便面臨着合資車價格的大幅下探,像雪佛蘭、現代起亞等轎車的價格更是直接來到10以內。也正因如此,自主品牌市場被擠壓之後,只能互相搶佔對方的市場。

雖然這符合弱肉強食的市場規律,不過對於中國汽車發展來說並不好,只盯着自主市場的蛋糕誰也做不大,互相陷入價格戰,最終的結果也是將“低端貨”的標籤深深烙在自主品牌的臉上。所以逸動系列的轉變從某種程度上也是自主品牌的轉變,只是現在只有長安逸動完成了轉變,其他品牌或者其他車型仍在轉變過程中,這是逸動能崛起的第二個原因。

長安逸動的崛起還因爲合資對手們似乎在中國市場已經越發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從整體去看,德系、日系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法系車、韓系車都面臨着嚴重的產銷風險,甚至有退市的危險。但更爲重要的是,無論是大衆還是日產這些常年霸佔銷冠的企業,其品質口碑也遠不如前,反而是低調的國產品牌逐漸積累起了口碑,甚至連曾經被遺忘的觀致都重新活躍了起來。

雖然國產份額也有下降,但祛除的都是“泡沫企業”,比如18年還能完成20萬產銷目標的衆泰在今年已經可以基本宣告退市,獵豹、東南、華晨等企業也是搖搖欲墜,國產汽車中留下的唯有一二線企業。這些一二線企業在向上之路上已經開始和合資產品們拼起了刺刀。

拼刺刀當然不是在轎車版塊,國產轎車還沒那麼大的本事。自主品牌SUV的強勢是理所應當的,前幾年SUV市場增長快,蛋糕越做越大,自主品牌SUV也率先完成了從逆向仿製到自主開發再到順應市場升級的過程,哈弗H6、長安CS75PLUS、吉利博越等成爲SUV市場的頭部車型。

頭部SUV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其他車型的銷量,而這其中也就包括轎車。因而長安逸動的猛然崛起,藉助了自家SUV明星產品的東風,但這種模式並不能複製,因爲當逸動成爲長安在轎車領域的明星產品後,它的光環會給自己其他的同質化嚴重的轎車帶來陰影。因此,級別更高產品力同樣不俗的長安銳程CC就有些許尷尬了,或許短時間銷量不錯,但長期來看終還是成不了氣候。

主觀點評

長安逸動系是突破了合資包圍圈的一款優秀產品,它的崛起基於市場調整的天時,發於品牌升級的地利,但更重要的還是自身實力進步的人和。面臨合資品牌價格不斷下沉,長安給出的回擊是高質量產品,而非減配後的價格戰。但開頭我們列出的那個國產轎車佔比18%的數據,也許我們更應當看到,國產轎車還是沒能擺脫合資的圍剿,試想如果卡羅拉昂克賽拉等車型價格下降到與逸動相同,國產轎車是否還有反擊的能力?

所以,即使國產SUV佔據了銷量榜前幾名,即使轎車也有逸動和帝豪能撐起場面,但自主車企品牌與產品的升級,仍然任重而道遠。期待將來有一天,所有優秀的自主品牌都能擺脫如今尷尬的局面,真正與合資品牌們分庭抗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