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播前夕,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專訪了《花繁葉茂》總製片人、編劇,省文聯主席、省作協主席歐陽黔森。來源:貴州日報 作爲首部反映西南鄉村題材的電視劇,《花繁葉茂》改編自歐陽黔森創作的報告文學《花繁葉茂,傾聽花開的聲音》。

聚焦《花繁葉茂》 專訪總製片人、編劇歐陽黔森:花茂人臉上的笑意感染我打動我

來源:貴州日報 作爲首部反映西南鄉村題材的電視劇,《花繁葉茂》改編自歐陽黔森創作的報告文學《花繁葉茂,傾聽花開的聲音》。故事從花茂村的第一書記歐陽采薇與花茂村支書唐萬財的工作開展講起,通過以花茂村爲代表的楓香鎮的變化,講述了新時代幹部羣衆攜手開展精準脫貧奔小康的生動故事。
電視劇《花繁葉茂》有怎樣的亮點?開播前夕,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專訪了《花繁葉茂》總製片人、編劇,省文聯主席、省作協主席歐陽黔森。
“花茂村,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原名‘荒茅田',是一個‘出行難、飲水難、村民增收難'的典型貧困村,後更名爲花茂村,寓意便是實現‘花繁葉茂'的夢想。”從報告文學的創作到影視作品的出爐,歐陽黔森既是參與者也是謀劃者,對於劇中故事的“誕生地”花茂村,他有着特別的情懷。

歐陽黔森認爲,花茂村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鉅變,背後是各級黨委政府擔當作爲、苦幹實幹的現實寫照。在精準扶貧一系列政策幫扶下,花茂村才真正得以實現“花繁葉茂”的願景。
“在撰寫報告文學和拍攝期間,我在花茂村遇見的老百姓的臉上,都洋溢着笑意。他們的笑容是真誠、熾熱的,這樣的笑是極具魅力的,會感染別人,打動別人。”創作期間,歐陽黔森感受到了花茂村村民們發自內心的幸福。他們爲什麼笑?歐陽黔森認爲,是因爲他們得到了充分的獲得感,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羣衆的笑,便是黨和政府在脫貧攻堅戰中取得的最好成績。
《花繁葉茂》以遵義市花茂村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的故事爲背景,藝術再現了貴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偉大實踐,有力彰顯了脫貧攻堅的“貴州樣板”,培育弘揚了新時代貴州精神。談及《花繁葉茂》關於“百姓變化”的演繹,歐陽黔森說,可以用“夢想、追夢、夢想成真”幾個關鍵詞來概括,該劇講述的是從花茂村“荒茅田”到“小康村”的蝶變,“是一個有夢和追夢的過程”。

“文藝創作不是‘板着面孔介紹政策',要想讓廣大人民羣衆記得住,那就要靠劇情來 ‘助攻'。”歐陽黔森說,《花繁葉茂》用 “小人物化”的方式,把脫貧攻堅真人真事“演活”,讓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表現得更突出。“喜聞樂見的影視劇是傳達黨中央政策和思想的一種方式,《花繁葉茂》的劇組和演員們做到了這一點的。”
近年來,貴州不斷湧現紅色題材影視劇,電視劇《長征》《雄關漫道》《偉大的轉折》、電影《極度危機》等,都成爲了宣傳貴州的名片。作爲貴州的文藝工作者,歐陽黔森表示,講好貴州故事,展現新時代貴州精神,把貴山、貴水、貴州人傳播出去,是貴州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
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趙相康 向秋樾
文字編輯/陸青劍
視覺編輯/向秋樾
編審/李纓

歐陽黔森
歐陽黔森,男,1965年10月出生,湖南隆回人。1984年6月參加工作,2014年1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貴州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文學創作一級,一級編劇、貴州省核心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曾獲全國“徳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先後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長、中、短篇小說五百餘萬字。現任貴州省文聯主席、貴州省作家協會主席、貴州文學院院長,民進貴州省委副主委。
相關文章